《方圓》「重置」對談四:我們回不去了
《方圓》編按:文學及文化季刊《方圓》,每期都邀請各領域的創作人、評論人就文化主題對談。「重置」一期請來四位香港作家、文化人交流生活體悟與創作靈感。以下節選部分內容,原文約一萬五千字。
時間:2021年5月24日
地點:艺鵠ACO
主持:
鄧小樺(作家,香港文學館總策展人,《方圓》總編輯。以下簡稱「樺」。)
與談人:
紅眼(專欄作家,影評人。《藝文青》總編輯。以下簡稱「紅」。)
朗天(作家、評論人、文化策劃及論述推廣者。以下簡稱「朗」。)
陳燕遐(獨立學者,一直從事大學語文及文化教育,研究動物文學及自然寫作。以下簡稱「遐」。)
鄧烱榕(前《號外》主編,現兼職編劇。以下簡稱「榕」。)
樺:黃色經濟圈的文化現在看來是會持續下去的。當然不是說它不會腐化,但它對人群的劃分似乎是不會回頭的了。有人可能覺得黃色經濟圈很無力,達成不了很多東西,但這種消費模式也不純粹是港豬式的。
遐:這個劃分是存在的。我以前也會覺得要和人講理,以此改變對方的立場,但現在會接受有些東西是改變不了的,寧願讓整件事情推倒重來。我覺得黃色經濟圈是有帶來改變的,香港自19年後是有很大改變的。有些人不捨得放棄某些生活方式,貪圖方便,但同時有些人是有很大決心的,例如願意排黃店排兩個小時,這我自問做不到。的確有些人是有這種覺悟、決心的。
樺:從生態角度,黃不黃是沒有分別的,總之都是消費、破壞(笑),但從經濟角度看,就有很大分別了。從政治角度看的話,黃色經濟圈是有力量的,但始終有限,因為無論如何消費,也很難影響上面的政治決定。我不想太吹噓黃色經濟圈,但也唯有如此,如果連這都沒有的話,大家就會徹底絕望了。像獄中人的Patreon,或者失去工作後如何轉行,這些事可能都很需要黃圈的支撐。所以它是有用的,是實際層面上的用處,而非達到很高的政治理想。
遐:說到改變,我們未必能夠在社會的制度上看到即時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意識上的轉變,這些火苗保存下來的話,將來或許可以發圍。過去兩年人們做的事,或者疫情,即使並未直接帶來甚麼新的希望,但我們仍是燃燒中的階段,未成灰燼,仍要等待浴火重生的時機。決心是重要的。
朗:但現狀就是不夠決心,死不斷氣,資本家、政府不想真正攬炒。以COVID-19為例,疫苗其實是未研發成功的,為何會情願犧牲很多人的性命,這麼急就推出呢?一般疫苗的研發至少需要多半年的,但現在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推出來,很多人中招死去,導致現在的荒謬是打疫苗比不打更危險。正正因為資本主義全球化,謀求儘快復甦經濟生產,於是不得不配合政府,大力宣傳疫苗。這些都是錯的,甚至不義的。當你參與其中時,也會令更多人經歷無必要的生命危險,以及鞏固了整個資本主義的復甦工程。
如果說現在是還未成灰的階段,那是因為社會中很多人其實都不想成灰,又談何reboot呢?整個社會不敢確認事情已經無法回頭,經常還想用舊方式loop回頭。我們身處這種龐大的倦怠中,無法真正改變。Ruptures是已經存在的,緬甸每日都在打仗,甚至ISIS也可以理解成一個rupture,但美國仍然用舊思維、舊方法去掩蓋它,把它視為國防威脅解決掉,這是治標不治本的。Ruptures一直都以不同形式出現,但我們就是不想去面對它,甚至去取消它,何來重置?左翼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右翼就能夠解決——通過大戰,通過AI超級電腦來達至最終勝利。
樺:談到數碼問題,我們有可能離開不斷曝光的社交媒體年代,回到隱形的狀態。美國有本暢銷書《隱形的奧義》(How to Disappear)是這樣說的,以往每個人自身都是一個媒體,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自己被看見,以政治運動來說,就是主體的發揚、發聲。但從運動如今匿名、不得不走入地下的形態,配合整個隱形的文化,社交媒體的年代可能到了尾聲,從Facebook這種公開地保存資料的類型,變成不留痕的方式,例如Snapchat、Signal這些年輕一代常用的app,對話會在幾秒後自動銷毀。
榕:我完全不同意。隱形的定義是甚麼?如果只是指資料不會留底,這其實仍然在科技的範疇之內,我們仍然無法脫離對手機、網絡的依賴。為甚麼我們在Google搜尋完某些東西,Facebook就會出現相關的廣告?正因為我們根本無法隱形,所有東西都已經留在大數據裡了。
當你的科技的知識越豐富,就會越意識到自己是無所遁形的,不論主動或被動都無法真正隱形。除非斷網吧,但斷網的門檻太高了,我也回不去十幾年前少用網絡的生活了。所以如果說有甚麼會讓我決定移民的話,那就是當香港斷網了。
朗:真正的隱形應該是老子那種中隱隱於市,不是看不見,而是視而不見,是偽裝的問題。你以為我在這裡,但其實我不在,我的精神、真正身份都不在這裡。無所不在的大數據可以把我定位,但這個位置不是我的真身,真正的我已經隱形了。就像文革時期要寫書的話,會將某些文字變成黑體,懂行的人就會忽略這些黑體字,其餘部份才是作者真正想講的。
《方圓》文學及文化專刊 二〇二一年春季號 總第八期
出版:香港文學館
總編輯:鄧小樺
專題編輯:鄧小樺 查映嵐 創作編輯:鄭政恆
評論編輯:朗天 學術編輯:張歷君
視藝編輯:查映嵐
執行編輯:賴展堂
網上訂購:http://www.hkliteraturehouse.org/shop/rre423937pngsajaw522exsrmp9gz4-ehcal
《方圓》網站:https://www.fyosqua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