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民布衣》展覽 原生的深水埗棚仔
在展覽介紹之前,想簡單提到深水埗棚仔和小販的故事。
存在先於本質,城市和空間亦然。街道馬路在政府建立管理秩序之前是一片混沌,混沌的美好性在於空間默契和原生共融的原始性,深水埗汝州街於六十年代的行人馬路很難區分得清,小販檔口和自建範圍佔馬路三分之二,但同時小型汽車、單車、行人亦可通過,雖然形式上和現在街道實驗的倡議相近,都有嘗試以人為主要用家於馬路展開活動,但是不同點在於--戰後民間空間沒有太多公共意識的概念,雖然大家都習慣使用非屬於自己以外的空間。後來港英政府為了規劃市鎮,逐步逐步劃分了公共、私人空間。當年小販管理隊的成立就是為了重掌管治空間的權力,他們先控制小販檔口大小,然後逐步逐步控制小販數量。在市鎮發展的誘因,公共私人空間終於被劃分了,我們今日認知的城市管治概念當時才剛剛登陸在深水埗。
棚仔(欽州街小販市場)布販在深水埗空間變化裡成為了永恆的臨時使用者,一生人中即將面對第二次搬遷的命運,布販將搬到通州街臨時街市(職業由小販變成店主,同時租金上漲,老產業難以延續),四十年的空間變化體現在由不可擋陽光、大雨到可以擋到。另一方面棚仔的公共意識出現在2015年的反逼遷抗爭就是公民價值萌芽於公共空間,政府規劃的停車場變成了城市各個持分者共議之地。直到今日,棚仔雖然仍然存在,但也許被遺忘了,棚仔的空間意義是在官方規劃下保留了原生的空間自建和使用,可惜之處在於布販和專業人士的民間方案失敗了,錯失了從純臨時管理性質的暫留地過渡去一個嘗試保留本地產業、文化同時重視公共參與的空間,儘管這個方案獲得了「勇氣與社區參與獎」(聽棚仔義工言,中文譯名由他們苦心而想)(The inaugural Wendy Sarkissian Courage Award)。
記錄的意義在於記住城市失去了什麼事物和價值,尤其發生在一個鼓吹「發展和進步」的城市,愈記錄愈明白有些價值是不能遺失。展覽--《樹民布衣》會以展示棚仔布販原生的空間使用方式為主。今次我們在合舍設展展出棚仔布販的相片、自繪民間建築圖則、插畫和布販的工具放在展覽場地,期望參觀者能進入棚仔深層的空間秩序和了解香港布販的日常--從空間自建、擺布方式、裁布工具、生活回憶去重新發現我們將會失去什麼。
同時我們希望透過《三十三間棚仔》小誌的出版記錄一段城市空間的歷史,亦期望引導大家關注棚仔,從而逐步去關心這個城市更多被忽視的角落。而出版的收入均用作團隊營運、田野考察、和自建、共生的空間記錄之用,期望這個文化保育計劃能持續拓展到不同層面使觀眾受惠。
「棚仔建築記錄組」於2019年初成立,這是一個民間自發性的團體由各個不同範疇的專業朋友組成。兩年來我們展開了不同專業角度進行觀察記錄,同時會和布販們建立關係和發掘他們歷史故事。我們以建築記錄的方式繪畫了三十三個檔口的圖則,《三十三間棚仔_解構、運作、生活、自然》以小誌(zine)半自資出版的方式保存了這四十年歷史的空間軌跡。
我們將會7月19日星期日、下午 2:00於合舍舉辦【對談會-藝術、設計如何進入社區?誤會、理解和認同】,已經邀請Zine coop、《三十三間棚仔》設計師Forrest Lau和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執行長、《七個在海上的人:賽鴿》錄像的創作者-藝術家黃博志先生。兩位嘉賓會探討藝術、設計和社區之間的關係,分享他們自身進入社區引發靈感去創作的經驗。有興趣的朋友可到下面連結報名,讓我們期待另一種社區和藝術的角度和方式。
對談會《棚仔對談會-藝術、設計如何進入社區?誤會、理解和認同》
嘉賓: Forrest Lau(Zine Coop)、黃博志(台灣藝術家,以google meeting 分享)
主持:鍾智豪(建築記錄人)
日期:18/ 7/ 2021(星期日)
時間:下午 2:00-3:50
地點:合舍(網上嘉賓)
報名連結:https://cutt.ly/imDq8iT
展覽《樹民布衣》原生的深水埗棚仔
地點: 合舍 Form Society (深水埗大南街186 號地下)
日期: 7/7 - 19/7 (逢星期二休息)
開放時間: 1pm - 7pm
展覽場地:合舍 Form society
研究/出版資助: 信言設計大使 Design Trust
記錄/研究者: 棚仔建築記錄組 Pang Jai architectural documentation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