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場欠奉 艱苦受訓 沙燕隊首代隊員、港隊隊長 書中細說香港棒球奮鬥史
香港棒球隊以晒草灣遊樂場的棒球場為主要訓練基地,但嚴格來說,這並不是他們的主場,因為球場的使用時數,需要跟足球平分;沙燕隊的第一代隊員、現為香港女子棒球隊總教練區穎良坦言,「每個運動員都好想有一個正式嘅球場係香港出現」,惟香港的棒球教練早已習慣在細小地方訓練隊員;而今年出版的香港第一本棒球書籍《棒球拾夢》,正道出了一班棒球員為撐起香港棒球發展堅持的奮鬥史。
香港棒球隊一直未能全權擁有一個正式的棒球場地,晒草灣棒球場的使用時數也需要跟足球平分;區穎良坦言,「每個運動員都好想有一個正式嘅球場係香港出現」,惟香港的棒球教練早已習慣在細小地方訓練隊員,亦在場地有限下開拓了五人,六人棒球賽,逐步在香港推廣棒球。
《棒球拾夢》作者王思澄指,籌備這本書時發現很多人為棒球默默耕宏付出多年,希望以自己能力也付出一份,而香港棒球員的性格是好香港人精神的,如堅毅丶勤奮等,每個人物背後是有血有肉的故事,而這些棒球上的歷史事件跟香港人是惜惜相關的,而這本書的出版同時亦背負了10位棒球員在香港棒球發展上的想法。
現役香港棒球隊長和捕手的譚浩賢接受訪問時表示,剛接觸棒球是機緣巧合;他小時候缺乏運動,被母親帶去棒球總會的推廣班,而他一開始只當運動是興趣班,相比起其他6丶7歲便開始打棒球的球員,他遲起步了5丶6年,看見比自己年少,但技術比自己強的隊友,他頭幾年都打得比較吃力,打了兩三年後,他漸漸開竅,接球能力越來越好,成功感便越來越高,就慢慢喜歡上打棒球。
由喜好變職業,譚浩賢指打棒球教會了他堅持,令他知道所有事只要付出努力便會有好的結果,惟直言「能夠企到我依家呢個位置,係靠我自己嘅堅持同努力去做」,其實他也試過逃避;加入港隊後,他自知身體條件和天份都不是最出眾,眼見其他球員很早便可以入正選,他則一直徘徊在能否入選的狀態,很多時候便會懷疑自己是否應該繼續下去,由其在香港打棒球需要同時兼顧學業丶事業等,他慢慢由一星期五晚訓練逃避到只去一次。
惟譚浩賢漸漸發現,「唔打棒球嘅生活其實無咗啲色彩...好似差緊啲嘢」;逐堅持打下去,又加倍努力練習,他指自己在書中說得最多便是「無論你要做咩都好,千奇唔好咁容易放棄」丶「放棄可能幾千萬個理由,但要堅持落去一個理由已經足夠」。
身兼香港棒球隊隊長又是棒球教練,譚浩賢卻形容,自己正經歷運動員生涯「黃昏」,現時更想培育新血;區穎良直言,30多年來也沒想過放棄,皆因棒球帶來的正面東西能「overcome 所有野,所有困難」,「所以我到呢刻都無諗過要放棄,反而諗點樣可以develop 好啲,點樣可以幫助呢個運動多啲」,讓棒球新血丶教練丶球員有更好的環境訓練。
區穎良稱「寫書嗰個人都傻傻地先至會做呢件事」丶「棒球喎,你知個market (市場)有幾大啦」,而有人願意花精神將棒球在香港的歷史紀錄底,將一個個有血有肉的香港棒球員的故事道出,是十分偉大的事;譚浩賢亦同意,書裏呈現了前人為棒球界的種樹,令他心感要繼續為下一代付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