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 33 歲的女同志 Cuby 於去年 5 月的一個中午,到健康中心接受俗稱「柏氏抹片」的子宮頸細胞檢驗。不過她表示,當向醫生表明女同性戀者身份後,醫生即拒絕為她做抹片檢查。Cuby 感到難受,事後向各政府部門投訴,至今未獲令她滿意的回覆。

《立場新聞》向涉事的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轄下賽馬會天水圍社區健康中心查詢,發言人指負責的醫生陳慧中是基於臨床因素及病人利益作判斷,否認與事主性傾向有關。發言人稱,相信陳慧中沒有違反專業操守及指引。

婦產科權威、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名譽臨床教授張德康接受《立場》訪問時指,斬釘截鐵指所有曾有過性行為的女士,包括女女的性行為,皆建議接受此類檢查,因只要曾有東西放入陰道或宮頸,不論插入的是什麼,亦有機會令女士感染 HPV。張德康指出,「柏氏抹片」檢查步驟簡單、不危險,醫生在當事人表明處女膜已破損的情況下,以「會令處女膜破損」為由拒絕檢查,理由不恰當亦不充分。

衞生署亦回覆指,曾有性接觸的婦女,不論其性傾向,都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

「係咪我冇畀陽具插入,我就唔配做呢個檢查呢陰公?」

Cuby 憶述於去年 5 月 26 日中午到賽馬會天水圍社區健康中心,打算接受一系列的身體檢查,其中包括她從未做過的「柏氏抹片」檢驗。她記得當時負責為她檢查的陳慧中在檢查前問:「你有冇發生過性行為?」她回答:「有」。醫生隨即為她準備檢查。

不過 Cuby 對醫生的話感到好奇,再問:「女同女嘅性行為,你計唔計?我係女同性戀者嚟。」Cuby 形容醫生的反應立即有轉變:「吓,咁我唔計啦……我哋唔會同你做呢個檢查。」Cuby 當時反駁:「唔係喎,其實女同志都係有需要做呢個檢查,你唔係因為被陽具插入,先有呢個病㗎嘛。可能手指、或者其他嘢插入,都會有。」但醫生質疑道:「哎啊我唔知你喺邊度聽返嚟喇,總之我唔會博囉!」

據 Cuby 憶述,醫生其後再表示,檢查過程有機會令其處女膜破損。Cuby 指自己不介意,其處女膜亦早已破損,願意接受檢查,但醫生仍然拒絕。

Cuby 稱被醫生拒絕作子宮頸抹片檢驗,當刻感到難受,不懂反應

Cuby 當刻感到難受、無助,亦有點不知所惜,「係咪我冇畀陽具插入,我就唔配做呢個檢查呢陰公?係咪就係因為我係一個女同性戀者,所以我唔應該有呢個應該要做嘅檢查呢?」

Cuby 兩天後向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轄下的性別認同及性傾向小組投訴及查詢;其後亦有向衞生署及醫管局查詢。經過數月的電郵來回溝通,Cuby 得到的回覆是該健康中心的機構表示,陳醫生的判斷根據與求診人性傾向無關,又指檢查是屬侵入式,「對未曾和男性進行過性行為的女性而言,容易引致不適和痛楚」。

Cuby 去年向政府性別認同及性傾向小組詳述遭遇、投訴醫生拒絕為其進行檢查

Cuby 認為醫生有遺職業操守

社康:非因事主性傾向而拒絕 醫生無違反操守指引

《立場新聞》就事件向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查詢。社康以保障私隱為由,拒絕詳盡透露事件細節,但確認其轄下的賽馬會天水圍社區健康中心,曾於 2020 年 5 月 26 日為一名女子「X 小姐」提供身體檢查服務,並由陳慧中醫生負責。其描述與 Cuby 一致。

社康指,醫生在進行「柏氏抹片」檢查前,曾詢問X小姐的婦科病歷及曾否有性經驗。X小姐在諮詢過程中,向醫生透露其性傾向及性經驗史。

其後陳醫生考慮到相關檢查具入侵性,需要在陰道置入檢查儀器,檢查有機會為她造成不必要的痛楚或流血。醫生綜合X小姐的年齡、性行為史風險及病人利益等因素,最後判斷「柏氏抹片」檢查當時對事主而言並非必須。

社康指事件已於 2020 年 7 月完成內部調查。報告認為陳醫生的判斷是基於上述各項臨床因素及病人利益出發,絕對與X小姐的性傾向無關。而且陳在與X小姐會面時,已向她闡釋檢查利弊,放棄檢查是得到病人同意。陳不是基於事主的性傾向,因歧視而拒絕或不願意為事主提供檢查。

社康更指根據《香港註冊醫生專業守則》所示,「醫生在提供醫療服務時,必須從病人的最佳利益出發」,相信陳慧中在事件中沒有違反其專業操守及指引。又提到事後社康兩度向 X 小姐指出,樂意按其意願提供相關服務。惟事主其後並無直接回覆。同時表示社康已接獲政府部門對醫護處理性小眾個案的指引,並已抄送給各醫生參考。

事主反駁社康 從未得到「同意」放棄檢查

Cuby 反駁社康的回應,指醫生從未得到她的「同意」放棄檢查,又指醫生並沒有「闡釋檢查利弊」。她形容當天醫生以權威的角色「震攝」了她,在她提出質疑後,醫生未有理會,又不斷重覆不會為她進行檢查,「我好亂,嗰刻我係冇辦法可以立即分析到好多嘢。」

至於後來 Cuby 為何未有再接受社康提供的相關服務?Cuby 說是對機構失去不信任、亦怕同類型的事件再發生,「我都唔信得過你個機構。我唔知佢整咩㗎嘛,我唔會再畀佢哋搞我個身體㗎喇,我覺得好危險啊。」

衞生署:曾有性接觸的婦女 不論性傾向都應接受篩查

衞生署回覆《立場新聞》的查詢,表示上述健康中心並非隸屬署方。而關於子宮頸癌篩查,政府相關的專家小組目前建議年齡介乎 25 至 64 歲而曾有性經驗的婦女,定期接受篩查,又列名只要是曾有性接觸的婦女,不論其性傾向為何,都應該接受篩查。

衞生署 2021 年 3 月出版、有關子宮頸普查計劃的相關資訊(網上截圖)

婦產科名譽臨床教授:女女性行為也應接受「柏氏抹片」檢查

說到底,究竟何人才適合做「柏氏抹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名譽臨床教授張德康表示,就是「所有曾有過性行為的女士皆建議接受此類檢查,包括女女的性行為」。

張德康進一步解釋原因,指曾有過插入式的性行為,即有過東西放入陰道或宮頸位置,就有機會令女士感染 HPV 病毒,繼而引致患上子宮頸癌。因此,醫生決定是否做「柏氏抹片」的要素,是判斷女士是否有機會受感染,而曾否有過「插入式性行為」就是要點,不論插入的是甚麼。

張德康續指,作為醫生,要理解檢查背後精神,並非只一味跟從指引。即使衞生署的指引上或未有清楚列明,也應該懂得判斷,「指引係一個指引嚟,唔係一個法律;唔係個指引話得就得,個指引冇講就唔做得,如果係咁,唔洗你做醫生啦。」

張德康又表示,若有醫生在女士表明處女膜已破損的情況下,仍然以「會令處女膜破損」為由拒絕為其檢查,是不恰當、亦不充分,「個反對嘅理由就唔係理由囉,人哋都話爛咗,你仲話我唔想整爛你。」而且「柏氏抹片」檢查步驟簡單、不危險、成本低,「有可能佢會感染到個病毒嘅時間,點解唔做呢?」

另外,參考英國政府公共衞生的指引,亦指明女同性戀者及雙性戀者只要曾經發生性行為,不論對象和性別,醫護人員亦應為其進行子宮頸癌篩查。

數月後,將成為香港同志遊行 2021 副發言人的 Cuby 慨嘆,不知道在她向各部門反映的這一年,又有多少個女同志被拒絕做相關檢查

「呢一年有幾多性小眾被拒絕做呢個檢查?」

事件發生至今逾一年,Cuby 有想過,若自己不是「多口」問了一句、表明自己同性戀者的身份,可能就不會換來難受的感覺及醫生不友善的對待。到後來向各部門投訴、反映,亦曾「天真」地想過這些部門可以為自己伸張正義,可惜得到的回覆仍然令 Cuby 覺得他們在推卸責任。

但 Cuby 沒有後悔自己的決定,「我都想話畀啲女同性戀者知道,其實我哋係應該要做呢樣嘢,你可以選擇唔做,但係我有咁嘅權利去做。」她仍然希望涉事的單位能向她道歉,亦期望政府能提供更加清晰的指引予全港提供同類服務的醫療機構。

「喺呢一年當中,有幾多嘅性小眾被拒絕做呢個檢查呢?我真係唔知啦。」Cuby 在訪問結束前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