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講《老人與海》: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不能被打敗?
海明威(Hemingway)的小說《老人與海》,講述老人聖地牙歌(Santiago),出海捕魚,不眠不休與巨型的大馬林魚爭鬥,幾經波折,成功捕獲巨魚,卻無法把巨魚完整帶回小島,眾多鯊魚圍攻他們,最後只餘下魚骨。
這本小說,不論故事、語言,都非常簡單,但簡單並非簡陋,如同在北極水面一枝細小的冰柱,底下卻埋藏了巨大、深厚的冰山。
現在,就讓我們沿著老人的目光,潛入極冷的海,尋找這本小說留給我們的寶藏。
迷失的一代 VS 香港之廢青
海明威生於美國,那一代的青年被人稱為「迷失的一代」(Lost Generation),年輕人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失去上流的機會,時人批評他們沒有老一輩的努力,抗壓力低,欠缺工作熱誠。
海明威的世代,不正是和香港今天的年輕一代非常相似嗎?上一輩批評香港年輕一代是「廢青」,不務正業,只懂換電話、去旅行,沒有付出他們當年的努力,反而經常抱怨社會的不足。唉啊,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海明威也是廢青嗎?
廢青是整個時代標籤,我們都知道現實環境的轉變,世代差異的價值觀自然不同。歸根究底,他也只是「上一代眼中的廢青」,一種強加的標籤罷了。如同我們,海明威不甘廢青之名,身體力行,創造了自己的價值。
單是筆下的《老人與海》,誰又有資格,說他是廢青?
迎擊對手 VS 逃避對手
他是個獨自在灣流中,駕著一條小船捕魚的老人。最近,八十四天的時間過去了,他仍然一條魚也沒有捕到。在剛開始的四十天裡,有個男孩子跟他在一起。可是,過了四十天還沒捉到一條魚,孩子的父母對他說:「老人如今準是倒楣到了極點。」
《老人與海》是孤獨的小說,開首、結尾曾出現小男孩之外,只有聖地牙歌、海,和魚。「八十四天沒捕捉到任何魚」,聖地牙歌活得貧苦、無依無靠,沒有家人,走到人生尾聲的衰頹,賴以維生的捕魚事業,也不再順遂。
這部四萬多字的小說,絕大多數的篇章,都是描繪老人被拋擲在茫茫大海,兩天兩夜,孤身一人,除了那尾他欲捕獲的巨型大馬林魚。那是屬於英雄,屬於曾經的光榮與偉大,堅信自我的End Game。
「對手」,是《老人與海》最重要的關鍵。
如果大家有玩過CS、拳王這種類型的對打遊戲,在某局勢均力敵的對戰中,你會發現自己無意間記住了對手的名字,甚至生出惺惺相惜的感情。
獨孤求敗為何要求敗?全因對手難得。真正的對手是能讓你全力以赴,強勁得讓你不得不尊重、敬佩的人,在交錯往返之間,不斷超越了自己的極限,勝敗不再重要,因為「對手」難得。
我們在香港很少會遇上這種意義的「對手」,社會一直教導我們全身而退、明哲保身的生存方法,遊戲之外,我們又何曾嘗試過真正去到最盡?
老人見過許多大魚。他見過許多超過一千磅的魚,甚至他在前半輩子也曾逮住過兩條這麼大的魚,不過他從未獨自一個人行動過。然而,現在他可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了,而且已經漂到看不見陸地的海上,跟比他所見過、所聽過的魚都要大的一條魚綁在一起了。而他的左手依舊捲曲著,像緊握著的鷹爪。
海明威畢生都在尋找更高更大的對手,即使邁入老年,也無改初衷。
《老人與海》主角聖地牙歌,遇上了大馬林魚作為他的對手,像無休止的馬拉松式拔河,必須捉緊釣索。海洋的變化多端,無情冷酷,也是他的對手。
最特別的,那副老邁衰竭的肉身也是,像那被繩索磨得鮮血直流的雙掌,左手不時抽筋的難耐,無時無刻都在考驗著他。
「你快把我折騰死了。魚兒啊!」老人想,「不過話說回來,你也有權利這樣做。我從沒見過比你更龐大、更美麗、更沉著或更崇高的東西了。老弟,來,結束我吧。我不在乎是誰弄死誰。」
聖地牙歌不知道自己老了嗎?過去他或者還能全身而退,但現在身體老化,可以支撐他這麼激烈的爭鬥嗎?可是,對手難求,宿命般的決戰,乃讓人甘願付出性命的尊敬。
就算衰老,隨時失敗,也不能放棄。肉體衰敗,精神不老。
不老的精神 VS 獅子山精神
海明威式的人生態度,聖地牙歌可以放棄性命,但不可以放棄迎面接受這種挑戰的機會。生命最高的價值在於:
「可是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他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不能被打敗。」(“But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he said.“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如果拿香港昔日的「獅子山精神」相比較,會否有任何相似呢?換言之,這是否等於「唔理三七二十一」,總之咬緊牙關「一齊捱過去」的信仰?海明威這種精神會不會太固執,太過一廂情願?
「不老的精神」,絕不等同「獅子山精神」。海明威講求的是個人式的超越,價值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獅子山精神」則是集體式的同舟共濟,共渡時艱。
聖地牙歌可以接受被毀滅,接受傾盡全力仍會失敗的可能,但他拒絕的是還沒開始,就已經認定失敗,就已經先行放棄。一如港人爭取民主,或許,多少都像海明威。傾盡全力孤注一擲,至少,我們都對得起自己。
在這當兒,那條魚猛地跳了起來,濺起了巨大的浪花,然後又沉重地掉下去。接著牠跳了一次又一次,船行得很快,而釣絲也同樣以飛快的速度向外溜走。老人用力地拉緊釣絲,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把線絲拉緊到就快繃斷的程度。老人奮力地攢著釣絲,緊靠在船頭上,他的臉龐貼在那片切下的鯕鰍肉上,沒法動彈。
這種拒絕老去,不再問「我是誰」,而是以「我做了什麼」去決定自己人生價值。不斷的戰鬥,不斷地尋找對手,不斷超越自己的極限。這正是海明威擺脫「廢青」標籤所創造的價值,也是《老人與海》所欲呈現的主題。
失敗的勝利 VS 不要任何失敗
世界如果單純得只剩下聖地牙歌和那尾巨型的大馬林魚,或許《老人與海》會像英雄故事般動人。
看到牠們撲到死魚身上時所放出的磷光。他朝牠們的頭打去。只聽到上下顎「啪!啪!」咬住東西的聲音,還有牠們在船底下咬住了魚而使船晃動的聲音。他看不清目標。但凡是他能感覺到,聽到的。就不顧死活地揮棍打去,一陣混亂中,他感到有什麼東西攫住了棍子。隨後棍子就沒了。
可是,海明威在小說中並沒有簡化任何事情,聖地牙歌殺死大馬林魚後鯊魚出現了,那個外在的現實世界出現了,它不理你們的英雄對決有多高貴,有多動人,只是貪婪地咬著大馬林魚的屍體,聖地牙歌的戰利品。
勝利之後的失敗,這種小偷般的行為,彷彿在告訴你:人生昇華的時間,往往遠短於瑣碎、壓迫的現實。嘗試但徒勞無功,到底還算不算得上自我實現?聖地牙歌甚至覺得,自己已經被打敗了。
生於香港,社會似乎一直都強調,不要犯錯,不論是任何一種形式的失敗,都是丟臉都是能力低劣統統不能接受。我們活得安全,也活得平庸、瑣碎,完全接受了現實世界,拒絕了擁有獨特、寶貴,耀武揚威的機會,也就失去一切昇華的可能。
《老人與海》結束前,有外來的女性旅客看見了,「有一條又粗又長的白色脊骨,最後面是一條龐大無比的尾巴」 (A woman saw a great long white spine with a huge tail at the end),她如此驚嘆,「形狀這樣美觀」。
眾人未必知道這是聖地牙歌的成果,聖地牙歌和大馬林魚的偉大戰爭,確實留下了痕跡,令觀者驚嘆不已。海明威筆下,肯定老人的堅持,現實或許殘酷,再美好的事物都會消逝,再剛強的英雄也將衰頹,卻不等於,所有事情都毫無意義。
聖地牙歌創造了生命之美,更重要的是,小說反覆出現「獅子」的象徵意義:
在馬路上另一頭老人的茅棚裡,他又睡著了。他依舊將臉朝下地躺著,孩子坐在他的身邊,守著他。老人正夢見獅子。
一頭心靈的獅子棲居在老邁肉體,聖地牙歌因此永遠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