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法》生效之後首場書展在審查的陰影下開幕,反映香港書展新生態。

「次文化堂」明言,擔心遭舉報,將時政書換成劇本及文學新書,「公然自我審查,未試過咁樣衰」;「有種文化」和「山道文化」仍出售《元朗黑夜》、《逆權教師》及《如水赴壑──香港歷史與意識之流》等社運書,被投訴「售賣播『獨』書籍」。

上周,Cup 媒體一篇評論借東德「萊比錫書展」的歷史,形容共產鐵幕下的書展如同「讀者、書商與國安部門的角力戰場」。身處文化攻防的戰場,貳叄書房推介賀佛爾的《群眾運動聖經》,思考群眾運動在香港未來民主進程的角色;序言書室延伸到電影工業,以吳國坤的《昨天今天明天》續談審查與反抗的可能;田園書屋帶來東德心理治療醫師的作品《情感堵塞》,借兩德經驗為香港當前局面進行「心理建設」;解憂舊書店則聯想起槍林彈雨中搶救書籍的《墨水戰爭I:盜書密令》,勉勵讀者珍惜手上的每一本書。

貳叄書房:賀佛爾《群眾運動聖經》

書名的聖經一詞,給予人一種理所當然的信仰感,令人誤會讀者不應次文化堂憂遭舉報 時政書退場 僅售劇本及文學新書質疑。然而這種不是聖經,讀者既不是因信得救的信從,作者也不是在佈道而是分析、解剖群眾運動。

賀佛爾曾言:「每一個群眾運動在某一種意義下都是一場移民,追隨者會覺得他們正向一片應許之地邁進。那些在一個群眾運動初起時會急急投入的人,往往也是樂於得到移民機會的人。」也許我們身處一個無神的時代,但絕不是沒有信仰的時代。英文書名 The True believer ─忠實信從,他們從偷食禁果直至今日也存在於我們之中。哪怕是不信仰神的我們,在過去兩年也堅信着些甚麼。也許國安法通過後,這些甚麼不能明言。也許國家的真理會比該書更像聖經不容質疑。然而在我們之中的忠實信從終究會向着那應許之地邁進,像伯多祿般成為我們理想鄉的磐石。

香港在過去十間,群眾運動多不勝數,然而國安法和疫情令疑似令群眾運動停滯。在這期間我們不妨增進自己,閱讀這本《群眾運動聖經》,認真思考:群眾運動在香港未來民主進程中,應該扮演何種角色?我們自己又應該扮演何種角色?

在這個《國安法》生效之後首場書展,讀者又會扮演何種角色?在這書商與國家安全的文化攻防戰當中,讀者擁有購物的絕對選擇權,那麼讀者又會扮演着何種角色呢?

序言書室:吳國坤《昨天今天明天:內地與香港電影的政治、藝術與傳統》

古往今來,不少高水平的文藝作品,皆來自政治審查的環境,審查既可以說扼殺創作自由,又可以說激發作家、藝術家運用複雜隱喻進行創作的動機。自三、四十年代以來,香港粵語電影和中國大陸的左翼電影一直處於民國政府的審查陰影下,中共建國以後,港英政府對香港電影界提出不可提及政治題材的尺度要求,電影人都能扭盡六壬,或以商業化包裝對政策的不滿,或以非政治題材暗藏諷寓,贏盡大眾市場之餘,又能站着賺錢。浸大傳理與影視學院副教授吳國坤,透過《昨天今天明天﹕內地與香港電影的政治、藝術與傳統》一書,分析這些電影人與審查鬥智的作品,如三十年代粵劇名伶暨電影製作人薛覺先以揉合劉別謙默劇風格和華南背景的《白金龍》及《續白金龍》,著名導演費穆的經典抒情作品《小城之春》挑戰意識型態,甚至八十年代香港鬼魅電影如《倩女幽魂》系列和李碧華原著的《青蛇》重構曾被傳統人鬼情題材(李碧華故事中打倒雷鋒塔的情節,甚至嘲弄中共劇作家田漢劇作對白蛇的革命化包裝)。另外,由王天林執導,張愛玲編劇的《南北一家親》(1962)也嘲弄了南腔北調和不同的生活習慣。細嚼書中的分析,才發現香港整個粵語電影傳統都有這種「在文化上進行曲線反抗」的傾向。

田園書屋: 漢斯‧約阿希姆.馬茨《情感堵塞》

情感堵塞

本書是一位原東德心理治療醫師對東德民眾心理故事的記述,也是作者本人的在東德的生活和情感史。書中分析了「現實社會主義」這種壓力性體制對民眾造成的心理後果,產生的社會角色代償行為,以及兩德統一所帶來的心理問題。

作者精辟地分析了在專制政體下眾生心理:「民眾對政府和黨越來越抵觸和反感,但對於領導人卻仍保持著一定的尊敬和一種幾乎令人感動的信賴:許多人相信那些領導人肯定不像下面的人那樣糟糕,他們始終固執、熱切地認為,國家領導人對一切並不知情,他們被欺瞞了,不能從下面得知真相。通過人們能夠得到上訪權,這種騙人的希望得到了現固。事實上,當局者也確實會偶爾批准一項權利,或在某次平頭老百姓與鄉村政府機構出現『民告官』案例時,作出有利於弱者的判決。這使得這種封建的崇拜得到現固,並進一步支持了這樣一種理念:社會主義真的是件好事,信仰他的人會從中獲得一線生機。」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對「暴力情緒」予以高度評價:「這種要求大家不要採取暴力行為的大氛圍。我認為,勸告說大家不使用暴力的動機則非常可疑。就我的觀察,它鞏固了一個後果嚴重且廣為流傳的錯誤看法,那就是將暴力和攻擊性等同起來。……目的是為了抑制合理的情緒,而這種情緒得以表達可能是克服危機、解決矛盾、實現社會的真正變化所必需的前提。」

解憂舊書店:Rachel Caine《墨水戰爭I:盜書密令》

每年書展都有大量家長幫孩子掃書,希望他們多讀書愛讀書;相反,極權統治者卻害怕人民讀書,因此自古世界多處時有焚書坑儒的事發生。不約而同,許多文學作品也虛構預言未來反烏托邦社會禁止人民閱讀。除了經典《華氏451》,較近的也有《圖書館戰爭》,現在讀來都有切身感受。再推薦另一本類似的小說—《墨水戰爭》。故事設定是二0二五年(很快到!),圖書館統治世界,人們失去閱讀的自由,更被禁止私人藏書,若有違反將會喪命。主角來自專門走私書籍的家庭,被父親派往圖書館內作間諜,展開一個由書引發的奇幻冒險故事。小說分三部曲,此書除了能令你得到閱讀的樂趣和對熱愛紙本書的共嗚,也提醒我們珍惜身邊的每一本書。今日我們已與國安作文化角力,不希望將來會像書中的情節要在槍林彈雨中搶救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