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研究:中低收入國家逾八成人願接種武肺疫苗 遠高美俄
多國專家一直寄望疫苗是撲滅武漢肺炎 (COVID-19) 疫情的曙光,但在變種病毒蔓延、各國民眾對疫苗猶豫 (vaccine hesistancy) 陰霾下,似乎仍是奢望。不過上周刊於《自然醫學》的研究發現,中低收入國家的人普遍比美國、俄羅斯有較高收入的國家人口更願意接種 COVID-19 疫苗。
該研究分析了 15 個於 2020 年 6 月至今年 1 月所做調查的結果,當中涉及 10 個中低收入亞洲、非洲與南美國家,以及美國和俄羅斯兩個較高收入國家逾 4.4 萬人的 COVID-19 疫苗接受程度。
團隊發現,中低收入國家有約 80.3% 受訪者願意接種疫苗,遠高於美國的 64.6% 以及俄羅斯的 30.4% 。
在中低收入國家的願意接種疫苗者中,有 91% 人指接種 COVID-19 疫苗是為個人防護著想,同樣原因在美國與俄羅斯分別佔 94% 與 76% 。
至於不願意接種疫苗的中低收入國家人口,對副作用的擔憂是最常見原因,平均佔 44% ,當中烏干達以這個理由拒絕接種 COVID-19 疫苗的比例冠絕該 10 國,佔 85.1% ;美國與俄羅斯以同樣理由而不願接種疫苗的佔比為 79.3% 與 36.8% 。
團隊指出,疫苗的接受程度可能會隨著時間和人掌握的信息而有所不同,嚴重、罕見的副作用可能削弱了公眾的信心。在中低收入國家中民眾最信任的 COVID-19 疫苗資訊來自接觸到的醫護人員,當中塞拉利昂有近 90% 會因醫護人員作出決定的比率最高。團隊認為這種信任可能反映出該國在 2014–2015 年伊波拉疫情後的公共衛生投資成果。
有参與研究的國際成長中心 (IGC) 塞拉利昂國家經濟學家 Niccoló Meriggi 指,隨著發展中國家逐步有更多 COVID-19 疫苗供應,未來幾個月將是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專注於設計和實施有效疫苗接種計劃的關鍵。他認為,政府可以利用這些證據來發展溝通窗口和系統,確保民眾可實際接種到疫苗。
另一有参與研究的耶魯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所所長 Saad Omer 則表示,在歐洲、美國和其他國家看到的情況表明,疫苗猶豫會使政府決策複雜化,阻礙疫苗的快速和廣泛使用;發展中國家的政府現在可開始讓醫護等可信賴的人參與,提供準確、平衡且易於讓公眾獲取的疫苗副作用的資料。
不過,現時疫苗運抵較落後國家的速度仍然很慢,而且 COVID-19 病例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許多地區激增。研究結果表明,優先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分發疫苗應該會在擴大全球免疫覆蓋上產生高回報。
上周世衛總幹事譚德塞指,最先在印度發現的 Delta 變種病毒,正極速擴散全球,令原本下跌的死亡病例重新回升。對於有藥廠計劃向歐洲及美國藥物監管部門申請,為民眾接種第三劑疫苗作加強劑,他堅持現時沒有足夠證據表明有需要打加強劑,又指在全球疫苗分配不均之下,應集中照顧缺乏疫苗的國家。
來源:
Eurekalert, Study finds vaccine hesitancy lower in poorer countries, 16 July 2021
報告:
Solís Arce, J.S., Warren, S.S., Meriggi, N.F. & et al. (2021). COVID-19 vaccine acceptance and hesitancy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Nat Med. doi: 10.1038/s41591-021-01454-y
文/Alan C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