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今閉幕 抗爭書銷情勝預期 三聯店員:中共黨史等愛國書亦大賣
《港區國安法》下首個書展迎來最後一日,有書商指今屆書展銷售慘淡,未及 2019 年書展,料銷情跌逾 3 成,認為生意下跌與移民潮有關。但亦有售賣抗爭書籍的檔主表示,社會紀實類書籍銷售勝預期;亦希望透過出版相關書籍反映社會議題,探討信念問題。另一邊廂,有三中商的職員表示,愛國書籍同樣大賣,主要受中年人熱捧。
有種文化:書展收益用於出版更多港人關心書籍
所售書籍被投訴涉嫌違反《國安法》的有種文化負責人 Daniel Wong 強調,書籍內容是客觀事實為基準、未有煽惑內容之嫌,故不會刻意自我審查已出版的書籍。被問到銷情反應時,他未有正面回應,僅表示不希望把重點放在銷情上,直指「去喪禮問當事人收得多唔多似乎唔太好。」同時,他指將部分所得收益出版更多香港人關心的議題、社會類別的書籍。
Daniel 續指,盼望市民透過其出版的書籍反思社會問題,深入探討其價值與信念問題,他認為「人類靠信念生存」,真正有價值的理念不會被動搖。
港韓混血兒購抗爭書籍 盼後代了解真相
港韓混血兒何先生表示購買香港抗爭書籍是受到母親啟發,他指母親曾經歷韓國光州民運事件,眼見當權者以暴力手法鎮壓示威者,而當時未有太多記者拍攝相關影像。
但他慶幸香港民主化運動發展有記錄成書,認為相比起文字相片記錄更能讓後代了解真相。「希望書本能夠薪火相傳,比佢哋知道香港呢一刻發生咩事,香港發生過啲咩痛苦經歷,透過今次吸取教訓。」
山道文化:港人望能保留社會實況
因售《逆權教師》、《元朗黑夜》等書籍而被投訴的山道文化編輯 Sam 指,今年書展不論銷量、讀者反應都超乎預期想像。他補充,相關社會紀實類書籍銷售勝預期,估計原因是港人把社運情感投放在書本題材上,展示到對作者的支持,同時亦希望能保留社會實況。
彭志銘:銷售慘淡 生意額料跌逾 3 成
次文化堂出版社社長彭志銘指,今年書展銷售慘淡,未及 2019 年書展水平,料銷情跌逾 3 成。他認為銷售大不如前的原因與缺少政治或敏感類書籍關係不大,反而是移民潮所致,「移民班人嚴格嚟講都係中產人士,有知識鍾意睇書,宜家一係走、未走都唔會買書。」他續指,加上受疫情因素影響,削弱市民消費能力。
中學生:買書冀後代了解香港文化
中學生 MEGU(化名)今年書展買了《動物農莊(港豬版)》矛堂妹,盼能讓後代更了解香港文化。他表示,觀察到香港新移民數字不斷上升,部分小學生為了配合朋輩說話方式選擇以普通話作為首要溝通語言。他補充,書中以廣東話口語重新翻譯,希望後代可進一步了解香港文化,讓本土價值得以盛傳,「本書係香港有睇嘅價值」。
愛國書籍受中年人熱捧
今年書展勁吹「愛國風」,三中商(三聯、中華、商務)在攤檔當眼位置擺放大量愛國書籍。三聯書店職員向記者表示,部份以中共黨史題材書籍銷情反應熱烈,以《文獻中的百年黨史》為例,其書籍在專屬陳列架亦已售罄。中華書局攤位負責人于小姐表示有關於愛國、國情書籍銷情佳,當中主要購買對象以中年人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