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 年,納粹德國士兵逼猶太人遊街示眾(圖片來源:Vad Vashem 網站)

八十多年前,即 1938 年 11 月 9 日晚上,納粹德國做出一件令人髮指的暴行,標記了納粹對猶太人系統性逼害的開始。

史稱「水晶之夜」(德語:Kristallnacht,現多稱 Novemberpogrome 十一月逼害)的暴力黑夜,全部猶太人的商店的玻璃和門窗都被打碎,散落一地,在月光的映照下,猶如一顆顆閃亮的水晶。

可惜,這個饒有詩意的名稱,卻掩蓋不了這黑夜的暴行!

希特拉在此前推行驅逐猶太人的「波蘭行動」,令一個十七歲的波蘭猶太青年氣憤難平,作為報復,他槍殺了位於巴黎的德國大使館祕書。

當然,暴政所引起的反抗,必然會成為納粹殘害猶太平民的藉口。

德國政府,包括衝鋒隊和近衛隊,都利用這次刺殺行動,化身成攻擊猶太社區的幕後黑手。

他們裝扮成平民,煽動其他人的憤怒,放火燒毀猶太教堂,猶太人的企業被清拆,猶太人亦被攻擊,甚至被殺。

希特拉得知攻擊開始之後,與納粹核心成員,宣傳部長戈培爾表明:「讓『示威』行動繼續下去,抽回警察,猶太人應感到人民的憤怒」。

當時,連消防員都要被逼歸邊,只能確保被縱火的猶太人建築,其火勢不會蔓延到鄰近的建築物。

戈培爾則繼續向下屬傳遞命令,明言「元首希望警員不要干預」。

根據目擊者記錄,攻擊者帶來木棍,砸碎櫥窗,搶掠商店和民居。最不堪的是,居民不分男女,都受到虐待,部分被虐者更被帶會警局。明明是被害者,很多卻都被捕,下令監禁,或帶到集中營。

因為「元首」下令,警察始終沒有制止任何令人髮指的暴行。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