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DSE放榜(政府圖片)

每逢放榜,都會想起這件事。

有年想深造,於是報名在奧地利舉辦的大師班,老師是很有名的退休女高音。先付 €1,800 報名,然後在課程開始前到當地試音,如果不被取錄,報名費會全數退回。

老遠飛過去,當然希望被取錄,所以開課前半年特別加緊練習,改正了不少舊習慣。

暑假抵達 Salzburg ,才發現戰場比我想像中艱鉅,參加者是來自世界各地認真的歌者。

試音前一週,每天下午四時會有一張空白時間表貼在宿舍地牢的練習室門外,全人類會拿著筆衝去寫下名字「霸時間」練習,爭先恐後,情況十分緊張。

練習時聽到隔壁同學的聲音,心裏想:「今次死梗啦,點鬥啊?唉如果 refund 就用嗰 €1,800 買個袋當補償啦。」#港女心態

硬著頭皮繼續練,從未如此努力過,每天累得連找間餐廳喝點酒的氣力也沒有。

公開試音那天約有三十人,老師說會大約取錄十五人。聽別人唱,簡直大開眼界,到我唱,自問不算失禮。

接著是手起刀落的程序:聽到自己名字,就到鋼琴那邊寫下希望老師指點的曲目,明早準時報到;聽不到自己的名字,就請到校務處退款,明早歡迎旁聽。

最後沒有叫我。

音樂本身很優美,但學音樂的選拔過程一向十分殘酷。於是我便走到校務處取回款項,然後走到廣場的名店,跟店員說要買手袋。記得有橙色與黑色選,最後選了橙色。就這樣花掉那 €1800。

捧著大紙盒返回宿舍,將手袋拿出來,新牛皮的香氣撲鼻,卻完全沒有補償的感覺,突然百感交集,終於哭了。

已經付出了自己的最好原來還是不合格,是種不可能被即時安撫的難受。很久沒有如此傷心,於是坐在地上嗚嗚嗚放聲大哭。

所以從不會勉勵畢業生說:「已經考得好好啦!」因為明白所謂好不好,從來只有自己知。努力過的人心裏面那把尺,一定不會是「高分代表好、低分代表差」那樣膚淺。

「明明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還是不夠好?」是錐心之痛的問題,但肯自問然後找答案,一定能使人成長。

再記另一次落選、又哭,那次哭自己輕敵,眼淚味道一樣苦。之後收到一直看好我那位指揮的字條:Yet another step to success, keep trying.

成功到底在哪裡?到底還差多少步?不知道。但知道每次失敗都是因為嘗試了,而從來只有肯一直嘗試的人,才有機會在跌跌撞撞之間找到成功的住處。

#致畢業生

===== ===== =====

MW 👉🏼 https://mewe.com/p/msyu1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msyu.hk

原刊於作者 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