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生物,包括人都會在嘈吵的環境下,說話時會更大聲,音頻 (frequency) 也會改變,這個現象稱為隆巴德效應 (Lombard effect) 。月中刊於 Behavioual Ecology 的研究發現,原來香港常見的 4 種雀鳥也有類似反應,避免環境噪音蓋過自己鳴叫,保持與同類的有效溝通。

過往研究已指出鳥類會於低頻市區噪音 (urban noise) 中提高聲頻 (pitch frequency) ,而在高頻昆蟲鳴叫中則降低聲頻,是次由普利茅斯大學生物及海洋科學學院團隊所做的研究則想了解在這兩種環境噪音「夾擊」下,香港常見的鳥類會如何提升溝通的有效度。

有参與研究的香港研究員陶偉意接受《立場新聞》訪問時指,過去已有研究提出,城市噪音可以是個「選擇壓力 (selection pressure) 」,令只有可以透過改變自己聲音而又維持到溝通功能的雀鳥品種繼續於城市生存。

團隊在 2013 年 6–9 月於全香港 22 個地點收集環境噪音數據,以及 4 種香港常見鳥類麻雀 (Passer montanus) 、長尾縫葉鶯 (Orthotomus sutorius) 、暗綠繡眼鳥(俗稱思想雀,Zosterops japonicus )與紅耳鵯 (Pycnonotus jocosus) 的叫聲數據;該 22 個地點分別為 11 個市區與 11 個半市區/郊區。另外,每次每個地點錄音都會在清晨 6 時至下午 2 時進行。陶偉意解釋,因為環境噪音夠嘈吵, 4 種雀鳥亦有活躍活動,所以在這個時段進行研究較理想。

陶偉意又指,不同時間確實會有不同的噪音發出,因為人與生物都有其恆常活動規律。之前已有研究指出生物因應噪音而改變自己聲音,此改變屬於短暫與可塑性高。所以理論上,早午晚雀聲是可以因應環境噪音而有不同,她形容這算是「睇餸食飯」。

團隊發現,只有麻雀和長尾縫葉鶯於市區的叫聲比半市區/郊區的高音;而市區的紅耳鵯與半市區/郊區的相比,每次鳴唱的第一個音節 (note) 都會變成高音音節,至於相思的叫聲則係兩區無明顯分別,但整體音頻與環境噪音音量成正比。

長尾縫葉鶯 (Orthotomus sutorius) 圖片由陶偉意提供

另一方面,當只有昆蟲鳴叫而產生的噪音下,麻雀會將自己的聲頻降低,其聲音頻寬 (bandwidth) 亦顯著減少。紅耳鵯也會降低自己的最高聲頻,但其餘兩種鳥則無明顯改變。

不過,在市區因為早已存在低頻市區噪音,如果同時再出現高頻昆蟲鳴叫,本來已叫得較高音的麻雀與長尾縫葉鶯,則不會再唱得更高音,而是變得與半市區/郊區個體無明顯分別。換言之,人類製造的噪音並非唯一影響這些雀鳥的原因;不同雀鳥也會在不同噪音環境下,都有各自的策略去保持溝通。

陶偉意表示,改變叫聲或鳴叫習慣會多花雀鳥能量,以及時間。她以人類做例,長期在嘈雜環境說話,也可能會喉嚨痛與聲沙;至於時間方面,有些品種會為了避開噪音而改變鳴叫的時間。例如有研究指出歐洲歌鴝 (European Robin) 在市區環境會偏向「故意」在夜晚鳴叫,長遠而言會影響雀鳥本身的生理質素。

她進一步指,噪音最值得令人關注的是會令雀鳥的溝通出現不良或無效,例如求偶歌聲被蓋過,就可能引致持不到伴侶、幼鳥索食的叫聲傳不到去親鳥等等,這亦正正是團隊最初要了解鳥類改變叫聲的主因。

來源:
To, A.W.Y., Dingle, C. & Collins, S.A. (2021). Multiple constraints on urban bird communication: both abiotic and biotic noise shape songs in cities. Behavioral Ecology. doi: 10.1093/beheco/arab058

文/Alan C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