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家駿可能是「愛國誇誇群」的文化產物
世上沒有無風起浪。奧運進行期間,民建聯成員穆家駿突然在網上「強烈譴責」港隊選手伍家朗出賽球衣是黑色,又沒有印上香港特區區徽,要求對方中途退賽。有關方面解釋,是由於時間和資源緊迫、與贊助商溝通誤會,伍自己的球衣也是合規,大大隻字印上必要資料,印上「中國香港」,完全符合賽規,否則大會根本不會允許其參賽。
穆家駿帖文在湧入二十多萬條留言(很多都是批評)之後,專頁突然無法登入,但其本人在伍家朗出賽前仍未道歉。穆家駿在微博表示,被「小黃人」起底欺凌。雖然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在昨日(27 日)敦促穆家駿「出來承擔責任」。
大風起於青萍之末,從一個穆家駿就可以想像到「建制派群眾」19 年後不再一樣的生態。資料稱穆家駿是香港培青社成員,是香港教聯會副主席,又是培僑中學教師。我們理解中的「建制派」多年來都獲得培訓,因為在開局初期,還是要有競爭性選舉,要對沖反對派影響力。中國可能曾經制訂戰略祝福建制派,希望他們名正言順在選舉上擊倒民主派。所以遠古時代的葉劉對決陳方安生,仍然令人記憶猶新,因為雙方都很認真,好像真把香港玩成了一個兩黨政治的樣子。
所謂「獨立建制派」的西環契仔契女開始出現,奪得議席,即除了民建聯和工聯會,還有更多不同選擇。然而每次選舉,獲得國家祝福的他們卻無法拿到壓倒性戰果,甚至在 19 年制止不了「黑暴」,更在區議會多數的一對一選舉輸到甩褲。雖然中國最終決定在香港祭出國安大法,很多民運人士相繼陷獄,但人人都知道榮光歸於國家,「勝果」跟建制派可謂關係甚微。之後又有中國學者規勸他們從政者不能做「忠誠的廢物」,可謂講到出面。
19 年的破局取消了鄧小平模式留下的那丁點反對派空間,也可能取消了建制派作為反對派當然對手的祝福席位。董曾年代,高層施政還有自由派社會賢達置喙空間,建制派作為對沖品也有其大量位置,大家都有影響力,雙方鬥而不破。現在他們失去了黎智英、《蘋果》、泛民作為對手,然而他們在版圖中的影響力也因「完善選舉制度」而進一步沖淡,例如大黨在特首選舉的選委票就等於重要性下降。這種情況,可能令一些天真而具狼性的人貿然行動,對上位的希望越來越大。見中國外交官狂噴外國受歡迎,就有樣學樣,在本地去找不同對象,演起政治忠誠度批判大會,希望搏到有關方面留意,或者起碼在網絡上可以刷一波流量。
這種行為在整個「建制派」都如此,香港劍神拿了金牌,在一些人口中甚至是「國安法之後第一個金牌」,總之他們找到任何機會,都要表示自己站穩「對的隊伍」,因為除此之外,他們未必有其他實事好做。19 年之後選舉政治已經不一樣,「媚上」可能比「為市民做實事」更可能收獲政治利益。「想通」了這一點,就會不在乎體制一向表示「不要將 XX 政治化」,甚至認為這天條只是虛掩,認為大家都不敢做,就自己去做,富貴險中求。只是最後碰到蜂巢,似乎遭到割席。然而這種生態已經開始,這已是建制派唯一可以開鑿的產業鏈。既然實際權力向來旁落,現在更加,只好以中國和海外華人網民為對象,演好「網紅」的角色。
上天早已發放訊號:希望找到一些敢於解決問題、敢於鬥爭的人才。檢舉行為可能是想表達自己敢於鬥爭。然而在網上鬧戰,最後道歉好、堅持好、化敵為友好,都好過突然關閉陣地,這只表示自己連口舌之爭都不願面對。陣地突然無法登入、二萬多個火熱留言無法增加之後,跑去微博申訴被起底,便是中國網民所說的「討拍」行為。
當然很容易想像到,當一個、一群香港人以愛國做招徠,博得低級紅愛國網友讚好多了,也在充斥假新聞和氣氛 toxic 的集體氛圍中,忘掉天地,彷彿也想不起自己。在「愛國誇誇群」裡面浸淫得久而沒有清醒頭腦,可能長期高估自己,產生盲目自信,產生與現實不符的 fantasy。有幾個網友大叫「穆 sir 讲得好」、「穆 sir 好靓仔」,久而久之,可能都會覺得原來自己都確實相當英明神武。
幾日前,白衣人在 7.21 事件襲擊其他市民的案件審結,有幾個人被判暴動罪成,入獄幾年。家屬在愛國網紅陪伴下開記者招待會呼冤。家屬在上面哭訴,丈夫只是個普通人,當日只想保衛家園,為甚麼一宗毆鬥要判暴動極刑。其實抽離來看,都令人動容,這些元朗人,與其他因為只想保衛家園而被捕被囚的人,其實一樣值得同情,都是「重典治世」下的受害者。然而他們對其他香港人的仇恨、恐懼,甚至說元朗會被襲擊的消息,其實很多都是從「愛國誇誇群」讀到。
很多上一輩人都會告戒年輕人,不要捲入政治,因為政治充滿黑暗和互相利用。然而他們太自信了,以為自己就不會捲入政治,不會無緣無故被時代輾斃。他們認為自己明白紅線在哪裡,但這實在不容易把握。曾經一些反對派都認為自己比較識玩,會避險。他朝君體的道理,都是後來的認識。
未認識到這件事的人,自然會覺得愛國點解有罪?於是一些不好運的白衣人,沒有避得過牢獄之災,穆家駿也踢到了石頭,去玩網絡潛水。這一類後天學著和扮演的狼,只會越來越多,而且最終會獲得嘉許。有人反對、有人逃避、有人如常、有人學習適應、有人貼上去尋求機遇,這都是香港認清自己沒有權力過程間所產生的千百種面孔。19 年的風,吹向所有政治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