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陰霾下「斷捨離」的感情、感覺和感觸…
按照農曆計算,兩個多星期後筆者已七十有三,深感歲月催人。年邁老來在生理上、心理上和情緒上都總有「後勁不繼」的現象。食量減、腳步緩、反應慢,以至心境好像蒙上一層薄紗,朦朧感覺的若即若離反而整個人輕鬆起來。早前好幾位親友相繼離世,筆者竟然沒有悲涼不安,甚至淡然冷漠。筆者不敢輕言已看破世情人心,參透生關死劫,畢竟沒有這樣的道行修為,只不過在當前末世陰霾和沉鬱氣氛感染下,有點迷惘無奈,隨遇而安的心態愈來愈強。
近年「斷捨離」一說頗盛行,據說始於日本,並曾經成為 2010 年度的「流行語」。無論是嚮往簡約樸素生活,以至回歸自然生態,甚或潛心追求出世禪修,簡單來說,「斷捨離」在意識上是要擺脫世俗物慾的負累牽制,卸下心理、生理和情緒上的重擔,正所謂:「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事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因而可以輕裝上路,享受簡樸人生。撫心自問,筆者環保意識不強,但是也並非生活享樂主義者,一切隨心率性,有時得過且過,也有時放任縱行,從沒有太多計算。
對於物質享用這回事,筆者並無著意追索,也從不刻意迴避,無可無不可的算不上甚麼「執著」。不過坦率而言,對於所謂「身外物」的「斷捨離」,絕非不可能。早前筆者一枚廉價記憶棒損壞,失去近三年來寫過卻沒有備份的大部分稿子,有如晴天霹靂,不過轉念間竟然釋懷:文章寫完刊登過也有人看了便成,既然沒有打算結集出版,也便不必計較得失。此外,生活上只要狠下決心,粗衣糲食也沒有甚麼大不了。可是相對而言,對於曾經心繫情牽和經歷過的「事」,以至有過密切接觸和關係的「人」,要就此隔離斷絕,放棄「執著」,著實毫不容易。相信這是與人性重情而難捨難離的弱點有關。
筆者回看以前一直走過來的碎石小徑、沙泥窄路,以至士敏土大道,起伏顛簸難免,卻未算陡峭濘滑而舉步維艱,幾十年來還是如此這般的差不多走到盡頭了。雖然曾經栽倒皮破血流,曾經迷失浪蕩亂闖,不過算不了甚麼,況且沿途總保持著欣賞風景和採摘路旁野花的心情,有過不少賞心樂事和風起雲落的憶記,有憾無悔。可是,走到此時當刻香港舊貌已不復見,周遭環境變得陌生不可辨,連沉默不語也變成難得的奢侈,香港的沉淪,以至喪亡,相信只不過是數算中的日子距離而已!對於相熟或不認識的朋友和「兄弟」,不少人已身陷牢獄和流亡海外,留下來的更被逼適應新香港的惡劣生態。初心仍在,與這些「事」和「人」的「斷捨離」關係還是未能放下「執著」。無論如何,面對「斷捨離」的逼切呼喚,筆者及早整理過一堆書籍、書信、文件和照片,用借來的碎紙機碾碎,餘下的包紮起來送到堆填區去,埋藏掉那些往事痕跡,並且為了交代一些「身外物」,寫下一紙《平安書》,稍後也必須在網上辦妥綠色殯葬安排,處理好承諾過的事,乾手淨腳。
關於私人轇轕,一個女人勸告過筆者不要「執著」,可是,自始至終她還是「執著」於一段異國緣分,仍然「執著」於千里遠道尋覓故人,又「執著」於依依不捨隨伴送行,何其矯情虛偽!?事實上,那年凌晨走遍里斯本假日酒店週邊街道之後,再經過這幾年的反芻和最近疫病隔閡的沉澱,如今筆者經已卸下被蒙蔽被背叛的「執著」負擔了。這是因為「感情」隨著覆水而去,涓滴不留,何來「執著」?「感覺」因著時光流逝而變得反應遲鈍,何來「執著」?剩下來的「感觸」也由於止水不波和重石難移而無法牽動起來,又何來「執著」?筆者已不再「執著」於「感情」的糾結、「感覺」的纏繞和「感觸」的磨蝕,正是「大解脫」的時刻,脫身而出!
人說必須珍惜眼前,活在當下,信焉!筆者已打算打疫苗針,為的是準備在解封開關後可以離開香港到外邊走走,擬訂好的幾個旅遊行程計劃已擱在背囊裡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