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長者自殺創新高 6.5 %受訪者欲尋短見
疫情影響長者與外界連繫,「老友記」情緒問題日趨嚴重,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引述死因裁判庭報告數字指出,去年 60 歲以上自殺死亡個案共有 438 宗,是自1973 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數字。該會指出,有自殺念頭的長者不時會明示暗示想法,親屬誤以為避而不談,或帶長者去食飯,情況便會好轉,「但呢個係危險做法」,因為長者可能已計劃尋死。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今日(31日)發布一項針對長者情緒的調查,發現有近 2 成半(23.75%)80 歲或以上長者表示情緒欠佳,為各年齡層中比例最高。調查於上月至本月進行,成功訪問了 613 位 60 歲或以上長者。結果發現,共有 91 人,即約 15 %表示自己整體情緒狀況「不太好」或「非常差」。該 91 人中,其具體負面感受上,佔比最多依次為自我形象低落( 51.65%)、強烈孤獨感( 47.25%)、缺乏生存意義( 46.15%)、缺乏自主能力( 35.16%)及強烈負累感( 28.57%)。*
若以婚姻狀態劃分,喪偶、離婚、分居長者情緒欠佳比例最高,分別各佔逾 2 成(22%)。而表示情緒欠佳長者中,有近 3 成人(27.48%)更在過去一年曾有自殺念頭,即佔所有受訪長者的 6.5 %。
長者最受自我形象低落困擾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總幹事曾展國指出,自我形象低落問題以 80 歲或以上長者最嚴重,有此情況者佔該年齡層 60.53%,較六旬及七旬年齡層佔比分別高出約 12 及19 個百分點。曾解釋,八旬以上長者多行動不便,部分要柱拐杖或坐輪椅,或令他們自覺形象差。
調查亦顯示,六旬長者強烈負累感佔比達 37.93%,較七旬或八旬以上長者,高出約 17 及約 12 個百分點。曾展國認為,六旬長者多剛退休,或因突然感自己生產力下降或社會地位改變,致自覺成為他人負累。
婚姻狀況方面,91 名情緒低落長者中,喪偶、離婚及分居分別約佔 22%,較單身、已婚及同居者均分別高出約11 個百分點。曾展國認為,調查反映「有伴對東方人嚟講幾重要。」
有長者因家人移民求助
近期本港移民潮持續,長者新一波情緒困擾,或是親友離港無人陪伴。曾展國承認,近期有一、兩個長者為此求助,但暫未見有顯著趨勢。至於去年有不少調查指,疫情下子女為避疫及長者支援機構減少服務,獨居長者多無人探望致有抑鬱情況,今次調查則見有 73%長者指有恆常社交。
但調查顯示,91 名表示情緒低落的長者中,有約 48 %因社會狀況而情緒差。曾指狀況包括疫情及社會事件,並以六旬長者佔比最多,達 69 %,或與他們相對較能接觸媒體有關。
曾展國指出,今次調查主要在街頭,故接觸到的受訪者多有出街,故難講是否疫情緩和下,長者社交狀況是否有改善。
他續指,長者自殺數字創新高,或受人口老化影響而增多,並指人口老化趨增下,政府應增撥資源予支援長者的組織。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中心主任何永雄指出,有自殺念頭的長者不時會明示暗示想法,例如說「做人無咩意思」、「阿邊個邊個走咗唔使受苦」。何指,不少親屬誤以為避而不談,如帶長者去食飯,情況便會好轉,「但呢個係危險做法」,因為長者可能已計劃尋死。何建議,親屬應與長者就問題傾談,及找專業人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