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連結的絕技
人際關係就像一面鏡:我覺得妳不尊重我,往往因為我也不尊重妳。一段關係,能否長遠發展,關鍵是內在幸福感:「我感受到多少尊重?」能量,同頻共振。教練,需要同步;萬一情感斷線,怎麼辦?
2015 年,我在自在社帶領工作坊,結束後,我急於趕赴另一個聚會;遇到學員求助,講述她與父親的關係,當時我已走在電梯口,很快打斷了她。可是,她進一步詳盡解釋情況。我再次打斷她,提出具體意見,滿以為精闢扼要。殊不知,她很憤怒,大聲講:「周華山,你有沒有聽到我講話!」
我愣着,即時道歉:「對不起、對不起」,她仍然不滿,激動地說:「華山,我對你很失望」,便拂袖而去。當晚,痛定思痛,我致電留言,衷心道歉;然後聚焦於她與父親的關係,她稍為好轉。可是,翌日她在 FB 公開表示:「那些心靈導師,離開班房,就變成另一個人。」
這次衝擊,給我很大教訓。從此,提醒自己,不論我在什麼狀態,都要同步連結,不講大道理、不催逼改變;這是一輩子的學習。
2009 年夏天,我有另一次難忘經歷。當時大約 20 人在場,一位義工當眾講:「華山,你不是好領袖,你太心急、太霸道,沒顧及別人感受。」當刻,我深感委屈,很想反駁,同時,提醒自己:「這是修行的良機」。於是,深呼吸﹑安頓自心,然後我說:「感謝你的提醒,不如我們慢慢深呼吸,安靜片刻。」
我便帶領全場深呼吸,也讓自己平靜下來,一分鐘後,我說:「感謝妳提醒,妳講得對,我做事太急、太快、太霸道。創辦 DP 這個平台,目的正是讓我們勇敢面對自己。」結果,每位在場義工,都講出真摯的感受,真情坦白,場面感人。
同步連結,能將最壞時刻,轉為最好時刻,需要先求同、後存異。「求同」,是聚焦大家的共同點。譬如,妳重視健康飲食,朋友卻建議吃牛排,如果我們說:「別吃牛排,不健康、不環保、而且高油高脂,還要殺生」,大家馬上產生疏離感。相反,我們可以說:「感受到妳喜歡香口食物,真懂享受人生啊」,然後,才提出:「附近有間素食餐館,味道超好,不如我們嘗試,好嗎?」
關鍵是先後次序:「先求同」,聚焦雙方一致性,即使不認同對方,仍先情感連結;然後,才講出我的看法,尊重差異,就是「後存異」。
作者 Facebook
Photo by Tobias Mrzyk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