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殺教協】從拜票、破冰到割席 林鄭曾指出席教協會慶理所當然 新華社19年起點名批評
官媒《新華社》及《人民日報》昨(7月31日)發文轟教協「煽暴搗亂」,屬須鏟除的「毒瘤」,教育局同日傍晚隨即宣布全面終止與教協合作關係,又質疑教協自稱教育專業團體,近年言論和行徑與專業不符,「本質上與政治團體無異」。雖然教協過去曾多次反對教改、國教等政府政策,但 2018 年雙方關係曾轉好,特首林鄭月娥曾出席教協 45 周年酒會任主禮嘉賓。
翻查資料,新華社自 2019年起已有點名批評教協。2019 年反修例運動,教協多次炮轟港府,包括要求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譴責警暴等,當時新華社亦有點名批評教協對警方提出本末倒置的無端指責,助紂為虐。教協會長馮偉華亦曾提到,兩年來教協屢次約政府開會、向政府反映業界意見,政府都沒有回應。
過去 20 年,教協由反對政府推出教育改革,被視為阻教改三大山之一;2006 年要求時任教統局常秘羅范椒芬評論學生自殺失言下台。至孫明揚任局長時期,雙方關係有改善,到 2012 年爆發反國教風波才再下滑;不過,到林鄭月娥上場後曾「破冰」,政府大增教育經常開支 50 億元,主要是建基於教協建議。
2018 年曾出席 45 周年酒會 林鄭:理所當然的交往
現任特首林鄭月娥,在 2017 年行政長官選舉時,曾前往教協會見選委「拜票」,同場的有教協會長馮偉華及副會長葉建源。林鄭甫上任即公布 50 億元教育經常性撥款大計,迅速落實首筆36億元教育開支,當中不少如改善班師比、減少合約教師,都是滿足教協訴求。林鄭月娥 2018 年更出席教協 45 周年酒會任主禮嘉賓,一度被視為教協與政府「大和解」及「破冰」。
她在致詞時表示,出席教協會慶是理所當然,「是作為行政長官應有之義」。她續指教協是香港最大的教師團體,甚至是最大的單一專業團體,亦提到教協的使命亦都不單止是作為一個工會爭取權益,亦是對於香港教育發展很有意見,亦是希望能夠達致優質教育,形容是「很事務性、很理所當然的性質」。她於致詞末亦提到,「希望往後與教協攜手,為我們的下一代搭建他們精彩人生的平台」。
教協會長馮偉華於 2018 年亦曾形容,林鄭回應了不少教協訴求,「不再視教協和前線教師的意見如糞土」。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同年亦曾出席由教協主辦的司徒華獎「好學生.好老師」頒獎典禮。
反修例期間官媒轟「助紂為虐」
不過,自 2019 年反修例運動,教協多次炮轟港府,包括 4 月要求政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參與民陣反修例遊行、製作《逃犯條例》小冊子,6 月發聲明批警方濫權、呼籲教師「罷課不罷教」及發起教育界聯署等。同年 10 月,《新華社》發表評論,批評年輕示威者行為無知及殘忍,又點名指教協對警方提出本末倒置的無端指責,助紂為虐,處事「不見專業,只見偏見」。
教協斥政府修訂通識書「政治審查」 官媒再批「惡性腫瘤」
至去年 8 月政府公布新修訂的通識書,當時教協再批評政府是「政治審查」,官媒《人民日報》隨即發表評價抨擊教協,形容教協是「惡性腫瘤」,「多年來以教育之『名』行政治活動之『實』」;又說教協實際上就是打着「專業」的幌子將教育「政治化」,打着「反洗腦」的旗號對年輕人進行「洗腦」;政府要警惕「教協」之流阻礙教材「排毒」,香港各界有識之士也應堅決反擊「教協」的抹黑。
近兩年屢約政府開會 不獲回應
而在反修例運動後,教育局近年亦甚少與會見教協代表。根據《大紀元》的報道,楊潤雄今年 6 月曾談及政府與教協與教聯會的關係,身兼教聯會榮譽顧問的楊潤雄表示,教聯會是「愛國愛港的教育人員團體」。至於教協,他說過去一直有聽取教協的意見,不時保持溝通,但認為教協近年有些言論「可能不太公道」,又呼籲教育工作者「不要只為個別團體利益行事」。
當時馮偉華亦提到,兩年來,教協屢次約政府開會、向政府反映業界意見,政府都沒有回應。但報道翻查教聯會官方網站紀錄,自去年起,教聯會獲得至少 8 次與教育局的會面,9 次表態支持國安法、改變香港選舉制度,其它對教育局的建議也都大多圍繞在促進國安教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