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思動畫製作由畫公仔開始 去科學館主題展落手做動畫
彼思動畫(Pixar)對港人而言毫不陌生,由《反斗奇兵》、《怪獸公司》、《沖天救兵》到月前上映的《盛夏友晴天》,相信不少人都看過。一直很好奇,這些動畫是如何製作,動畫角色是怎樣由畫在紙上的「公仔」,變成大銀幕上跑跑跳跳的人物?香港科學館剛開放的展覽「彼思動畫的科學秘密」,剛好解答了這個問題。
這場展覽由波士頓科學博物館與彼思動畫製作室共同策劃製作,共展出50多組互動展品、實物模型及錄像,涵蓋《反斗奇兵》、《怪獸公司》、《沖天救兵》、《海底奇兵》等多部經典動畫,介紹彼思動畫製作的技術及過程。
步入展覽場區,最先見到的是《反斗奇兵》的巴斯光年,它的後方放著一個玻璃櫃,擺著多部動畫角色的泥塑。為角色畫草圖、做泥塑,都是建構模型最初的工序,當彼思動畫團隊認為已為角色找到理想造型,他們便會將角色「帶入」電腦,開始在電腦中建構角色的虛擬立體模型。往後的工序更為繁複,要再建構角色的骨架、外觀、製作角色動作,再到布景、鏡頭角度、燈光等等的設計,加起來才是完整的動畫。
展覽內有多個互動工作站,來參觀的人了解完各種技術的基本原理後,都可以親自落手一試,譬如調教《沖天救兵》中卡爾家中的燈光、製作《超人特攻隊》神奇女俠可無限伸展的手臂、以昆蟲的視角拍攝《蟲蟲特攻隊》等。
以往看彼思動畫,大多是欣賞故事,但去完這場展覽後,知道要有很多人、一起長時間耕耘才能成就動畫角色在銀幕上跑跑跳跳,下次再有彼思動畫上映、入場觀看時,不妨留到最後,看完整個幕後製作團隊的名單。
「彼思動畫的科學秘密」展覽
展期:即日至12月31日
地點:尖沙咀東部科學館道2號香港科學館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三及五 10:00 – 19:0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10:00 – 21:00
星期四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