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pine watt on Unsplash

任何事物本身,都沒有內在意義。事物意義,空無自性,由我們賦予價值。我認定的「客觀真相」,只是我的「主觀演繹」。

換框,改變觀看事物的角度,建構不同意義。猶如一幅平庸照片,放進色彩耀眼的相架,馬上吸睛奪目。換框,從「定框」開始:框內是我渴求的資訊,框外是我拒絕的訊息,即使再學新事物,只會複製舊有框框。

譬如,案主說:「這個老闆,搞到我很無奈」,教練可以即時換框:

「是的,老闆觸動妳無奈的感受;我們都有無奈的部份,妳會怎樣面對?」

簡單一句話,就換了五個框:

1、由「老闆搞到我」變「我被觸動」,問題由老闆拉回自己。

2、無奈,由「客觀的事實」,變為「個人主觀的一種感受」。

3、無奈,變成「我的一部份」,而我才是這個部份的主人。

4、「我們都有無奈的部份」,將「無奈」正常化、普及化。

5、無奈,由外在環境,變成自己自主自決的一種「選擇」。

即使徹底絕望,也能透過換框,絕處逢生。有天,B 君說:「華山老師,我真的死蠢,60 歲還以為有第二春,真的白痴,被人騙去 200 萬,令到媽媽需要賣樓,爸爸抑鬱復發,兒子沒錢讀書,唉呀,我害死全家人;真的不想活下來。」B 君非常痛苦和自責,我即時回應:「我們都有死蠢部份,欣賞妳誠實面對,更欣賞妳愛家人。如果讓家人承擔她的責任,妳覺得怎樣?」我刻意不連結她的尋死意向,而是欣賞正向動能。

一句話便換了 5 個框框:

1、由「我死蠢」轉為「我們都有死蠢部份」。

2、由「批判自己」轉為「欣賞妳誠實面對」。 

3、由「害死家人」到「讓家人承擔她責任」。

4、由「我真的白痴」轉化為「我很愛家人」。

5、由案主「痛苦自責」轉化為「創造出路」。

B 回應說:「是的,我很愛家人,尤其兒子,才 16 歲,原本去澳洲讀書,現在留在香港。」

華山:「我收到妳很愛兒子,如果我們信任兒子能夠為自己生命負責任,妳覺得怎樣?」

B 說:「他說不去澳洲沒問題。還說自己得,去哪都得。是我放不下,家人沒責怪我。」

華山:「如果妳放下內疚,不再揹負家人的責任,而是讓家人收到妳的愛,妳覺得怎樣?」

B 認真說:「聽到都感動,沒有人需要我的內疚,我會好好愛自己、用愛報答她們。」

作者 Facebook

圖片來源: Photo by pine watt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