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Beth @ G 點電視

【採訪及撰文:Zoey、小包;編輯:Emily、Connie】

《G 點電視》編按:為尊重受訪者意願,文中受訪者小劉和喬均為化名。

2021 年 7 月 6 日晚,有大約十幾個高校及青少年性/別小組相關的公眾號被微信官方平台永久封禁,名單中不乏國內知名高校的名字。根據互聯網流傳的復旦大學知和社後台截圖顯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要求,賬號被永久屏蔽。」此事在內地性/別小眾社群引起軒然大波。翌日,有幾個報導該事件的公眾號亦被相繼封禁,相關貼文遭刪除。除此之外,個人微信用戶姓名 ID 中不能含有「同性恋」和彩虹旗 emoji。7 月 8 日,中國外交部的官方回應了:「中國政府依法管理互聯網。」G 點電視就封禁事件採訪了若干位與本次事件相關的內地同運工作者,一起來看看事情到底是怎樣發生的?身處事件中心的 ta 們又怎麼看待此事?未來中國高校的性/別小眾社團工作會走向何處?

互聯網流傳的復旦大學知和社後台截圖顯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要求,賬號被永久屏蔽。」

7 月 6 日起,禁止關注「未命名公眾號」

小劉身為北京一所高校性/別小眾社團負責人之一,他回憶起事發當晚,在 ta 們高校性/別小眾社團微信群知道這次封禁事件,平時社團主要負責人都會在群內交流一些社團相關的事務,有什麼事情也會第一時間在群內討論。事情剛發生就有同伴在群內問大家有沒有出現類似的情況,於是五分鐘內幾乎所有人都開始檢查自己社團賬號的情況,其中一部分社團賬號變成了「未命名公眾號」。小劉表示,賬號們被「炸」的時間甚至是統一的 21 點 54 分,故此他們當時就推斷這是一次針對性/別小眾高校社團的封禁行為。

這個消息大約十點半左右流傳出來,越來越多網友開始查證自己關注的相關公眾號是否也被封禁,開始給相關賬號發送私信。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愛與生命成員在社交平台回應:「愛與生命還活著,活一天算一天。」曾經因為 ID 含有「敏感字符」而改名成北同文化的北京同志中心則發微博表示:「我們還在。」

圖片來源:北京同志中心微博

圍爐取暖 悼念被封禁公眾號

23 點 50 分時一條 Zoom 鏈接開始在性/別小眾社群的交流群中流傳。這是一場悼念 7 月 6 日被封禁公眾號的追悼會,最高峰時有 300 人參加,所有人在會議室裡安靜地聆聽彼此對於封禁事件的想法。

G 點電視採訪了本次追悼會發起人之一喬,他表示其實發起這個活動就是忽然之間想要給社群一個可以抒發自己情感的空間。身為性/別小眾群體的一員,他深知作為個體的孤獨感,而高校的性/別社團是一個很重要給予情感支持的安全空間。社團公眾號發佈的文章內容或者活動,對於消解社群中的孤獨感和提升自我認同感有很大的作用,於是和朋友開玩笑說要不要開一個追悼會,即便是以一個虛擬的在線形式,但起碼有一個空間讓知道這個事件的人聚集起來。身在其中的人們會更確切的感知到原來自己並不孤獨,有很多人也和自己有同樣的感受。加之喬因為工作關係也有豐富的組織性/別小眾相關活動經驗,所以第一時間便組織了活動來。當天晚上,數百人在這個房間裡互相取暖到了凌晨一點,一開始喬甚至沒有全員靜音,大家輪流分享自己的感受。沒有人強制說話,也沒有人打斷別人,彼此陪伴了事發後的第一個夜晚。

圖片來源:微信平台

法新社提問被刪 微信暱稱禁用彩虹旗

7 月 9 日,中國外交部在法新社就事件提問時回應道:「我不了解你說的具體情況,我們依法管理互聯網,還有問題嗎?」不過在外交部官方網頁中的 7 月 9 日發言人表態裡該問題與相關回覆沒有出現,之前出現在微博上的相關官方報導與視頻也遭刪除。

圖片來源:2021 年 7 月 9 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記者會新聞稿(圖中標註為作者所加)

截稿前微信平台尚未官方回應此次事件,但是封禁風波的第二天,經過 G 點電視驗證發現,微信用戶的暱稱已經不可以含有簡體字的「同性恋」和彩虹旗 emoji,不過繁體字的同性戀、LGBT 和彩虹 emoji 仍可作為微信暱稱。報導該事件的文章甚至是抒發社群感受的匯總式投稿大部分被微信刪除,相關賬號亦被封禁。

圖片來源:7 月 9 日微信平台截圖

壓下恐慌 繼續做可做的事

北京大學的 Colours World 社團、清華大學的 WDK Purple、復旦大學知和社、中國人民大學的 RUC 性與性別研究社在微博上發佈了關於未來訂閱社團資訊的臨時渠道,例如微博、郵箱和社團微信群等,也表示在尋找未來內容更新及找回流失公眾號文章的解決辦法。

小劉的社團未被封禁,一方面感慨自己非常幸運,另一方面也戲謔是不是社團近期懈怠了,因此躲過一劫。不過,他也表示其實這樣的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之前社團的文章有被恐同網友大範圍攻擊,甚至投訴和舉報了他們的活動,故此社團觸覺也比較敏感,工作非常謹慎。小劉看到群資訊時便給涉事社團的好友發信息確認,對方一開始震驚的說不出話來,片刻後他收到了一條帶著哭腔的語音信息。

當晚小劉身處的社團交流群徹夜未眠,先是嘗試備份公眾號資訊,然後寫聲明書。所有人大概都帶著憤慨繼續著重建工作,中間不乏一些已經畢業的師兄師姐,白天上班,晚上繼續維護社團。但這一次沒有人崩潰到說要退出行動,所有人都好像默認了這一天的到來,然後繼續做著自己手上的事。

十幾個高校及青少年性/別小組相關的公眾號被封禁, 變成「未命名公眾號」。 (圖片來源:微信平台)

而身為已經在性/別小眾公益機構工作的喬也同意了這一說法。他坦言儘管當時感覺很震撼,但客觀而言,這樣的事每天都在發生,所幸這次並不是全部高校的性/別小眾社團賬號罹難。喬身邊也有許多朋友是被「炸號」社團的成員,賬號被封禁後無法登入後台讀取往期的文章。社團公眾號可謂是承載著這些學生們過往的回憶與青春,ta 們作為創作主力辛辛苦苦的工作成果在那個晚上就這樣消失了,這樣的感受複雜到難以言喻。不過喬仍然非常樂觀,他表示還會繼續工作,大家也不要恐慌,因為大家仍然站在一起。

小劉對未來是否還會繼續活動的回覆是:「對社團的主體來說,或許這一次的曝光將使得本來就很難推進的線下活動更難以進行。但如果還會做,沒有社團會選擇不做,我當然也是。」

 

原刊於《G 點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