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之後】持續成功非必然 從香港足球汲取教訓 回看十年鳳凰計劃變山雞
【文:足英台】
一金、兩銀、三銅,六面獎牌為今屆奧運畫上完滿句號。兩周以來「We are Hong Kong」的打氣聲此起彼落,再次團結港人,證明體育並非無貢獻。獎牌背後,除了運動員持之以恆,亦少不了背後各種支援,如何延續運動熱潮,令成績穩步上揚,而非只是曇花一現,關乎政策問題,其中香港足球正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2009 年,香港足球代表隊 12 碼擊敗日本隊,在東亞運破天荒勇奪金牌,令本地足球如日方中,社會以為港足終有希望,最後卻換來相反結局,十年前推行的「鳳凰計劃」,如今只如笑話。;
鳳凰計劃承接足球熱潮,於 2011 年由香港足球總會推行,為期至 2015 年 3 月,政府為此撥款 5,545 萬元,以推動本地足球,改革足總,並成立港超聯。不過,逾半億元的資助中,有約 4,800 萬元,即佔約 86.6%,用作支付足總部份職位薪金,其中新設的行政總裁一職,當時報道指年薪達 300 萬元。值得留意的是,當時足總 CEO 為薛基輔,正是最初提出鳳凰計劃藍圖的人。
鳳凰計劃提出 33 項建議,結束時有 22 項已落成,不過 2012 年的男子足球國際排名,曾跌至 172 位的新跌,到 2014 年為 156 位,雖較 2011 年的 169 位高,不過翻看 2009 年的政府顧問報告,即薛基輔公司提出的鳳凰計劃藍圖,當時 2012 年的目標是排名 120 位,只是鳳凰計劃未再提名次目標。
鳳凰計劃之下,港足成績未見改進,不過政府再加碼支持足總推出「五年策略計劃」,承接鳳凰計劃,每年提供最高 2,500 萬元資助,最終撥款 1.15 億元。
誠然,體育發展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單以鳳凰計劃的表現,全盤否定足總。然而,五年計劃同樣地,花逾八成撥款用於薪酬上,即歷時約八年多的兩項計劃,足總領取了 1.7 億公帑,當中約 1.4 億元卻是支付薪金。究竟 1.7 億元是甚麼概念?翻查資料,其實足以支付 2020/21 年度港超聯八支球隊的全數班費有餘。另一邊廂,在足總肚滿腸肥之時,42 名愉園職球員正被球會拖糧,總額達 550 萬元,部份人九個月未出糧。結果,政府多年來的推動,資源只到足總,球員仍然未能受惠,而且近年球員始終欠缺訓練設施,不時被康文署驅趕。
這十年足壇最大變化,就是港超聯成立,取代原有的港甲,可惜情況只有每況愈下。2014 年港超成立時,原計劃有十二支球隊參與,可惜「出閘脫腳」,公民、晨曦等退出,只餘下九支球隊開季,比港甲少。之後球隊數目不穩,港甲冠軍不願升班,港超包尾可留班競賽,連南華等老牌球會都退出。連同疫情等因素影響下,愉園、天水圍飛馬亦宣布退出港超,來季暫時只有六隊參賽。
原本五年計劃的一項目標,是增加港超入場人數,提高收入,但上述情況下,入場觀眾自然不升反跌,六年間再跌 19.1%,2019 年的平均入場人次為八百多人,僅目標人次的三分之一。同時,持贈票入場的觀眾比例,有上升趨勢,很大程度上反映:賽事不能吸引市民,並象徵香港足球商業價值下降,更需依賴資助。
在「五年計劃」下,港超入場人數不升反跌。原本現場觀眾的數目已經少,但於六年間竟再跌接近二成,審計報告更指出,持贈票觀看足總賽事(並非全數港超賽事)的人數,有上升趨勢,結合兩項數據,可顯示港足賽事的吸引力下降,即使有贈票,觀眾仍不願意入場,入場人數持續下降;賽事的商業價值亦因此下跌,令贊助商的態度亦轉趨審慎,變相更依賴政府資助。
究竟足總如何依賴資助?根據足總 2019/20 年的年度報告,全年收入約 1.3 億元,當中 22% 來自五年計劃的撥款;33% 來自馬會資助,包括 20% 用作興建足球訓練中心;15% 為康文署和戴麟趾爵士康樂基金;10% 是國際足協等足球組織的撥款。基本上,與廣告、賽事等有關的商業收入,佔整體不足 20%,其餘均為資助。
至於整體開支,足總薪酬花費 3,340 萬元,佔總開支 26%,較足球發展活動的 17% 更要多出逾 1,100 萬元,可見足總最優先的項目是支薪。雖然如此,去年立法會再慷慨解囊,資助新的「展望 2025 策略計劃」,首三季度每年撥款 1,967 萬元,變相繼續資助足總員工。
足總的核心問題,非三言兩語可說明,以上只可見其表面敗象,審計處去年亦以約 40 頁篇幅點名批評。如何將公帑用得其所,足總管理層當然責無旁貸,但多年來足總即使屢傳醜聞,掌權者始終屹立不倒。由 70 年代起,足總會長一職就由霍英東、霍震霆二人掌管,近年霍啟山亦加入董事局,現為足總副主席。
霍家對球壇的「貢獻」難以量化,不過可回看部份事蹟,80 年代中足總推全華班政策,之後班霸精工散班,港甲吸引力下降,最終要重新引入外援,當時正是霍英東任會長。到霍震霆,由 2014 至 2019 年間,幾乎缺席全數董事會,只因為 2015/16 年度霍啟山加入董事會,才出席一次會議。
至於足總主席一職, 2007 至 2019 年由梁孔德擔任,任期經歷了東亞運、鳳凰計劃,以及五年計劃的大部份時間,可說是香港足球關鍵發展時刻的重要人物。然而,他 2018 年 7 月出席立法會時大潑冷水:「你哋成日講港超港超,我做咗十幾年主席呢,我睇就無乜出路」,更指應加入大灣區聯賽。由這樣的人任主席,足壇會好轉嗎?申領撥款時提出宏大目標,資助到手卻辯稱舉步為艱,豈不是浪費公帑,更令球壇蹉跎歲月?
現任主席貝鈞奇是梁孔德時期的副主席,過往的連番失誤,自然亦責無旁貸,卻依然可接任主席。貝氏是否有能力扭轉現有局面,筆者同樣不抱期望,港隊原有主帥麥柏倫本身今年 6 月底完約,足總卻一直未有處理,當時貝向傳媒稱,續約非當務之急,因為港隊下場賽事是明年初。結果,麥柏倫如期離去,主帥一位至今懸空。
假如足總無意與麥柏倫續約,就早應招聘主帥,卻一直未有行動,究竟下場賽事前,會否有適合人選?再者,新主帥始終需時與球員磨合了解,貝鈞奇任由主帥懸空,更認為並非當務之急,正正與新五年計劃中,進軍世界盃的目標背道而馳。
董事局以外,前文提到足總新增了 CEO 一職,然而新任 CEO 譚秋朗卻是商界出身,無任何足球背景,與當初設立 CEO時,強調需有足球經驗的要求不相符。另外,新任機構管治總監連𨯚君,曾為香港歌劇院擔任總經理,過往推廣古典音樂,同樣欠缺體育經驗。然而,二人都隨時可獲取過百萬年薪,究竟資源是否錯配呢?
姑勿論政府資助是否足夠,但從上述可見,資源根本不能直接令球圈受助,只有足總「自肥」,完全錯配,卻未能有效監察,任由足總成為獨立王國自把自為,結果球員生計依然差,低薪、欠薪更幾乎成常態,只好兼職幫補生計,再多撥款亦是枉費,情況正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在奧運熱潮下,唯盼各界汲取足球壇教訓,多加留意本地體壇,令體壇可持續發展,讓香港人及運動員繼續自豪地高叫:「We are Hong Kong」。
作者自我簡介:隨心隨性同你論盡球壇事嘅本土足球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