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來源:Tirza van Dijk @ Unsplash

昨晚奧運閉幕,和家謙做節目吹水,有觀眾留言問,如何可以「繼續」支持香港運動員。

當刻未有時間太認真回答,先想想以免用字失準也是好事。

第一個反應其實是,「繼續」這說法已經有點意思,支持這回事,其實從來都不是在奧運期間才發生的,至少心態上這種支持從來都應該存在,所以也沒有甚麼繼續不繼續的。

如果要說到行動,想支持運動員、或者廣闊一些支持香港體壇,其實最簡單,是自己去做運動。

運動除了是競技,其實也是一種風氣、習慣,當一個地方運動人口基數夠大,在其中能脫穎而出有頂尖運動員的可能性就愈高,多人從事某一項運動,就會帶來持續的雪球效應,好像長跑會、業餘球隊的內部向心力,都可以促進一項運動的發展,而且你自己本身樂於持之運動,你的子女朋輩亦有可能受影響找到自己的運動愛好,就算萬事不論,運動本身也強身健體啊,笑。

除了肉體,也可以下點功夫為自己增加一點運動常識,例如說,李慧詩都成名十多年了,若到現在還說不知爭先賽的賽制,是否說不過去?張家朗劍擊都拿奧運金牌了,知道如何分花劍重劍佩劍應該也不過份吧。

都是 Google 就有的東西,可以不是每隔四年才好奇一次,而且奧運以外,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本地、國際賽事在進行中,例如殘奧 8.24 開幕,本地各式學界賽、聯賽等,可否也留意一下?

心態都可以改一改,對,競技體育是分贏負的舞台,焦點落在奪得獎牌的運動員身上理所當然,但也可以分一點心神給那些只得個數字排名的選手,或至少,不要輕視他們的付出和努力。

印象很深的一件小事,程小雅在 58 名選手中,以 35 名完成女子 20 公里競走賽,有人留言,「仲有 23 個就包尾」,事實上這樣說沒有錯,但其實事實上程小雅也是香港歷來第一個打入奧運的女子競步運動員,同樣創造了歷史,事實上每一項運動全球以百萬計人口參與,能達標參與奧運的都是超人,又事實上留言的人,生物學上都不過是其父親幾億精蟲其中一條,也不過是基因傳承的載具。

最後的最後,如果你真的支持香港運動員、支持香港體壇,就不要再搬出或相信甚麼「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

運動員是無辜的,他們只是努力訓練爭佳績,但他們所屬的一眾總會、協會不是,總會、老闆們有多糜爛不思進取已經老掉牙,審計署都出報告批評過無限次。

那,是誰一直默許縱容這些腐敗的體制?而且為了借體育作管治維穩手段,將這些協會、總會千秋萬代的掌事人變成選委、議員等特權一族的,是誰?

也確實近年港府對運動員的支援有增加,每年培訓增至 5 億,但想想那些大橋、鐵路,5 億算甚麼?中間又有多少上下其手?

這些如果不是政治,是甚麼?

如果只是每幾年一次、唸唸著要支持贏了獎牌的運動員,又對制度問題視而不見,閒時連自己落街拉下筋跑個步都懶,這種支持就……不如算了。

 

(標題為編輯所擬)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