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協解散】創會開宗明義促進民主 參與社會運動 48 年 終背負「政治團體」罪名被封殺
全港最大單一行業工會、擁 9.5 萬名會員的教協今(10 日)正式宣佈解散。教協自成立之初就不僅是一個「教師工會」,立會宗旨列明要促進民主,首任會長司徒華亦曾表明教協要「參與民主運動」。
回顧其 48 年的歷史,教協曾反對日本篡改侵華史實,參與第二次保釣運動,爭取立法局直選,亦曾多次發動罷課,但多年來仍然能與政府往來,直至近日才被港府以「政治團體」的罪名封殺。
「金禧事件」奠下教協地位
教協全名「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1973 年創會,至今 48 年,凡受僱於本港學校的教職員均可申請成為教協會員,至 2020/2021 年度教協有近 9.5 萬名會員,屬本港最大的教師工會,更是香港最大單一行業工會。
教協的創會與「文憑教師薪酬運動」有密切關係,港英政府於 1971 年降低文憑教師入職薪點,意圖將教師薪級脫離公務員總薪級表,引起不滿。當時,前市政局議員錢世年正籌備成立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與其他組織組成「香港教育團體聯合秘書處」,發動教師請願和罷課等。政府最終在 1973 年 5 月讓步,而教協亦在同年 8 月正式登記成職工會,由司徒華擔任首任會長。
其後的「金禧事件」則進一步奠下了教協的地位。司徒華在 1977 年 2 月與教師揭發寶血會金禧中學的貪污事件,教協等舉辦「金禧事件民眾大會」,至時任港督麥理浩委任調查委員會,事件方告平息。
爾後,教協會員人數穩步上揚,漸成教育界的龍頭工會,協助爭取教師權益及關注教育發展,亦成為政府吸納意見方向。其中在千禧年後,政府力推教改及教師基準試,但教協認為會增加老師壓力,大力反對。不過,當時教協與政府關係未算太差,時任教統局局長李國章曾在 2003 年出席教協 30 周年酒會,形容教協是「政府推動教育改革的重要夥伴」。2005 至 06 年,兩名教師相繼自殺,時任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質疑,如自殺與教改有關,為何只有兩個教師自殺,教協不滿言論並發起示威,最終羅范椒芬調任廉政專員。
近年,教協關注教育轉制、TSA 事件及大專流浪講師等,亦提出改革《專上學院條例》,要求公開財務報告,政府去年展開修例諮詢,被視為回應教協部分訴求。
由前教院副校長陸鴻基所撰、回顧教協歷史的《坐看雲起時》一書(下稱《坐》書)中,曾整理 1987 年至 2012 年教協權益及投訴部接獲的投訴及查詢數字,高峰期一年內曾接獲逾 6000 個案,其最新的會務報告則透露,教協在 2020 年接獲逾 3000 宗個案,涉及薪金計算、各類假期、合約、縮班調校等問題。就有老師因網上言論或涉及社會事件被投訴,教協亦有跟進,並成立基金支援有需要老師。
成立之初訂立三重定位 司徒華:不參與社會運動無法爭取社會支持
除了關心教育事務,教協亦有參與民主運動。早在 80 年代初,教協有份反對日本篡改侵華史實,及曾參與第二次保釣運動,1986 年曾參與民主派高山大會,爭取 1988 年立法局直選。自首任主席司徒華於 1985 年循教育界功能界別進入立法會後,該議席一直由教協成員穩佔,直至 2020 年立法會民主派總辭。另外,2014 年雨傘運動、 2019 年反修例運動,教協均曾發動罷課,去年年初再辦教師集會,抗議教育局打壓。
事實上,教協自成立之初,就不僅定位為「教師工會」、「教育團體」,更是「民間團體」(教協網站則稱為「社會團體」)。司徒華曾解釋,「第一,係一個工會,工會最大嘅目的就係要保障會員嘅權益。第二,我哋係一個教育團體,一定要推動教育社會進步,提高教育專業精神。第三,係一個民間團體... 一定要支持社會公義,不能依附權勢。」
《明報》在 2011 年刊出司徒華的訪問,司徒華在該次訪問說得更直白,指明教協的「民間團體」角色是要「支持公義,參與民主運動」。他續解釋,「參與社會運動」亦是其中一個維持教協自身的方式,「如果一個會不參與社會運動,不支持社會公義,不久這個工會便變得寂寂無名,無法爭取社會支持。君不見不少工會在搞罷工活動後,銷聲匿迹。」
前教院副校長陸鴻基曾分析,教協會爭取會員職業權益以外某些教育和社會改進項目,動員整個協會的力量去爭取這些目標。他形容,教協「傾向從教師作為『社會良心』的角度去思考,以向政府施壓改革學制為改進教育的途徑... 走社會運動和壓力團體的道路」。
張文光:為民主去 fight,為民運去 fight
教協第二任會長張文光 2012 年受訪時則稱,「不管捲入政治多深、捲入社會運動多闊,但作為教師工會的角色從未停息... 一直都有人批評教協捲入政治太多了,但不捲入又不能滿足社會和年輕教師的期望。...教協在金禧事件後,八十年代開始轉型,為民主去 fight,為民運去 fight,為選舉去 fight 。」
不過,上月底官媒批評教協「煽暴搗亂」、教育局繼而終止合作關係,教協會長馮偉華上周二(3 日)向全體會員發電郵,稱「工會今後事務將聚焦教育專業和權益的工作,並會全力做好工會的本業」,當中已沒有提到「社會團體」的角色。及至今日,會長馮偉華宣布解散教協,並稱會即時停止評論及參與公共事務。
擁逾億資產 保持獨立身份
教協宣佈解散後,其中一個備受關注是其名下物業、超市服務等何去何從。據教協周年財務報表,至 2020 年底,教協有 8100 萬非流動資產,相信包括旺角好望角大廈、中僑商業大廈,以及銅鑼灣永德大廈三個自置單位。教協另有 1.25 億流動資產,扣除約 5,800 萬的欠債,仍有約 6,700 萬流動資產。
教協的收入來源的其中一個重要部是來自福利服務,包括各式的家庭電器、餅卡禮券、甚至保險服務,目前在旺角、銅鑼灣及荃灣都有門市。這些服務一方面可以賺錢,令教協成為一個經濟獨立的工會,同時亦維繫會員。
賣電器、賣餅卡、搞活動 維繫會員
司徒華曾透露,早在「文憑教師薪酬運動」期間,已有新華社中人來阻止及分化,因此團結會員甚為重要。他分析,教協成立初期有近一萬會員,但假如會員一年也不與會接觸一次,就會自然流失,於是借鑒工聯會經驗,為提供會員需要的服務,教師就會為要取得這些服務自動前來。他透露,當時教協賣電器、賣餅卡,後來又擴展至配眼鏡、物理治療、中西醫和針灸等,「這些全都是針對老師需要的服務,老師們個個頸肩周身痛,眼鏡又配很多,這些都賺得比較多。我經常返教協,遇見不少老師,所以了解他們來幹什麼,需要什麼;其他理事在學校也會了解其他老師的需要。」
另一個維繫會員方法,則是舉辦康樂活動。在八十年代擔任教協理事、負責戶外活動的梁根源在接受《坐》書訪問時回憶, 80 年代可以在一年內辦 70、80 次出隊,新春食齋可以有逾千人參與,「我們要在活動中作為教協的代表,去接觸我們的會員。我們的工作是一種群眾的工作。」
前教院副校長陸鴻基在2019 年回顧教協歷史時形容,「一個社會擁有蓬勃的公民社會,才能充分體現它的多元化,不是『一言堂』...公民社會的發展,跟政府的逐漸開放和現代化是相輔相成的。教協的故事,正是這相輔相成、良性互動的一個環節」。
不過,創會 48 載的教協終在今日畫下句號,最後一任會長馮偉華說,社會與政治環境變化太大,解散是無奈決定,「我哋呢個決定,係此時此刻,面對處境最好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