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統計處公佈截止今年中的人口數字,香港人口進少離多,到今年年中的過去一年,錄得淨移出 89200 人。

值得注意是,今次數據較去年的淨移出四萬九千九百人,多出近八成,創紀錄新高。換言之有近九萬人離開香港。

這數字與早前《明報》根據入境事務處提供的出入境記錄數字推算,過去一年香港機場淨移出的香港居民將近 109,000 人,大致亦都吻合。

明明淨移出人數創新高,不過政府仲要「死撐」,稱在疫情前已離港的香港居民,可能是選擇繼續留在外地而未能返港。
對淨移出人口一年增長八成,發言人稱,離開的人「概念上與移民並不相同」。

但同一時間,積金局又證實永久離港者提取公積金,年度大增二成七,又是自己摑了自己一巴掌。(不要忘記大部分打工仔都不能以 BNO 為理由提走自己的血汗錢)

我自己及認識不少移民人士,大部分均是香港的中產階級及專業人士,可以説是香港經濟的中流砥柱,而且當中很大部分都是將自己物業套現,將資金帶離香港在外國重新生活。(有部分持有多於一個物業,就會選擇賣一個留一個。)

按香港目前的樓市市道,普通三、四百呎的中小單位,都要五、六百萬起跳,稍為近市區的物業,價值動輒在一千萬元以上,扣除按揭成數,即使攞唔到 MPF,都可以帶三至五百萬元到海外,其實已經是相當保守估計;

以九萬人基本假設為三人家庭,即是三萬個家庭:

每家庭資產總額 300 萬=900 億

若果每家庭資產總額 500 萬=1500 億

不要忘記,英國政府是 2021 年 1 月 31 日起才推行新的移民途徑,為擁有 BNO 資格的港人,設立「香港 BNO 簽證」。按英國內政部公佈 2021 年第一季(1-3 月)的訪英人數數據,其中有 34,300 人是申請 BNO 簽證。

所以實際移民高峰期,是今年二月才開始,按近兩個月在機場見到的離港人數,整個二、三季都是高峰,以上的推算,幾乎可以肯定 2021 年全年會以倍翻作計算。

路透社引述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一份報告稱,香港揮之不去的一個隱憂就是人口外流對人才流失和樓價造成的影響。

報告說,在悲觀的情況下人力資本以及資金都可能伴隨移民潮離開香港,而樓價出現任何突然和劇烈的變化都可能會對金融穩定和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

報告認為,至少從樓價及金融穩定層面看,目前沒有足夠跡象表明新一波移民潮對香港經濟已經造成實質性打擊。但是,房屋負擔能力和老齡化等結構性問題,是否會影響到未來香港人口及資本外流,目前尚沒有明確答案。

1500 億是一個多少概念?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反駁,指有資金從香港流走的說法,引述截至去年底合共有 500 億美元(3900 億港元)資金流入港元體系。

同一時間,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去年集資金額達 3,975 億港元,是全球第一。

的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每日銀行體系流入流出頭寸非常龐大,其中因為新股集資就可以令銀行體系的即期淨外匯頭寸有巨大變化,要觀察具體淨流出規模並不容易。

不過長遠而言,移民離港家庭帶走的資金是「一去不返」,以較長時間觀察,必然會出現變化。

如果按統計處的半年報告,到明年二月就要公布全年數字,到時就可以見真章。

原文刊於財經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