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大遊行

成立 19 年的政治及民生議題聯合平台「民間人權陣線」(民陣),今日(15 日)終走進歷史,正式宣佈解散。(另見報道

民陣自 2002 年成立,曾多次發起遊行集會,屢創本港遊行人數紀錄,包括在 2003 年發起遊行拉倒 23 條立法,並在 2019 年反修例運動中扮演重要角色。

今年 3 月初,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消息稱,港府正調查民陣是否違反《港區國安法》,引發多個團體陸續退出民陣。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日前接受《大公報》專訪,更明言民陣近年組織一系列大型非法遊行集會,可能涉嫌違反《國安法》,警方已搜集證據隨時採取行動。

03 年七一遊行拉倒廿三條立法

民陣於 2002 年 9 月成立,當時有 30 多個民間團體組成,倡議人權、民主、勞工及宗教等議題,冀為民間社會提供平台,推動香港人權運動及公民社會發展。

2003 年,政府推 23 條立法,又因沙士爆發及經濟低迷,社會氣氛消沉。當年 7 月 1 日,民陣發起「七一遊行」,反對《香港基本法》第 23 條立法,並呼籲市民黑衣出席,大會宣佈遊行人數達 50 萬人,為 1989 年 150 萬人聲援北京八九民運後最高。 7 月 16 日,時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與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辭職。 9 月,時任特首董建華宣佈撤回 23 條立法。自 2003 年開始,民陣每年舉辦「七一遊行」,就該年的議題和政制改革發聲,風雨不改成傳統。

04年至11年遊行爭普選 最低只得2.1萬人參與

民陣承接 2003 年氣勢,於翌年繼續舉辦七一遊行,主題為「爭取 07、08 普選」。政府在 23 條立法受挫,經濟亦陷低迷,董建華民望插水下跌,「董建華下台」成為 04 年遊行口號。該年遊行人數高企,大會宣佈有 53 萬人遊行,比起 2003 年更高。 2005 年 3 月,董建華宣佈以健康理由辭職。

2004 年人大釋法決定, 07、08 年篤定無普選,政府換屆,曾蔭權上任特首,令 2005 年「七一遊行」有所失焦,參與人數亦大減,民陣稱只有 21,000 人參與。不過,當年遊行議題更多元化,有爭取同志平權和海外家傭爭取原工資水平,不再停留於純粹提倡政制改革。

2005 年 6 月曾蔭權上台,以「起錨」為號力推政改方案,建議選舉委員會的選舉委員人數將由 800人增加至1,600人,但仍無法普選特首,泛民批政改為「超錯」,並於立法會否決該方案。打後 5 年民陣繼續打普選及民生旗號發起「七一遊行」,維持數萬人參與。2011 年,曾蔭權特首任期尾聲民望插水, 而 2012 年普選特首夢再次落空,民陣該年發起「七一遊行」,口號為「還我 2012 雙普選,打倒地產霸權,曾蔭權下台」,將矛頭直指曾蔭權政府。民陣指有 21 萬 8 千人參與,為 2004 年之後,遊行人數首次突破 10 萬人。

2012 年梁振英獲 689 選委投票當選特首,民間步入社運高峰期。梁振英就任特首的第一日,適逢民陣發起「七一遊行」,主題為「踢走黨官商勾結,捍衛自由爭民主」,是年參與人數飛升至 40 萬人。「七一」之後,梁振英就推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引爆反國教運動,要求撤回課綱。其後兩年,民陣發起的「七一遊行」,皆針對梁振英和要求普選,民陣分別宣佈有 43 萬人和 51 萬人參與。

雨傘後曾被質疑

2014 年 9 月爆發雨傘運動,民眾佔領街頭近 3 個月,反對「 831 人大決定」,爭取 2017 年落實「真普選」,即由公民提名普選特首。雨傘運動落幕,民間訴求並未落實,民陣和民主派的和平抗議方式一度受民間質疑。 2015 年的「七一遊行」人數大跌,民陣估計有 48,000 人參與。17、18年步入傘後低潮期,兩年「七一遊行」分別只有逾 6 萬和 5 萬人參與。
 
2019年 6.9 大遊行

民陣遊行揭反修例抗爭序幕

2019 年,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草案,引起社會憂慮,民主派要求撤回修例。民陣在 3 月至 4 月期間,曾兩度發起反修例遊行,惟政府如常推動立法程序。 6 月 9 日,民陣發起「守護香港反送中」大遊行,大會宣佈當日遊行人數多達 103 萬人,揭開大規模社會運動的序幕。政府回應 6.9 遊行時,卻堅持《條例草案》將於 6 月 12 日恢復二讀辯論。

6 月 12 日立法會就《條例草案》進行二讀,群眾包圍立法會及政府總部,其後金鐘發生大規模警民衝突,警方多次發射催淚彈和橡膠子彈驅散示威者。特首林鄭月娥事後譴責示威者,指該事件為「公然、有組織地發動暴動」。 6 月 15 日,林鄭月娥宣佈「暫緩」修例,惟未有提起「撤回」兩字。同日,身穿黃色雨衣、帶有反修例訴求橫額的男子梁凌杰從金鐘太古廣場平台墮樓身亡。
 
6.16 大遊行期間,遊行人士為到場的救傷車讓出道路離開。

616遊行人數破紀錄達200萬人

6 月 16 日,政府暫緩修例翌日,民陣即發起「譴責鎮壓,撤回惡法」大遊行,提出撤回條例,要求政府承諾不檢控被捕示威者,撤銷對 6.12 示威的暴動定性等訴求。

遊行由維園出發至金鐘立法會綜合大樓。由於參與遊行人數眾多,遊行要提早起步,多條主要幹道被人潮塞爆。時任民陣召集人岑子杰宣佈, 6.16 遊行人數破歷史紀錄,共達 200 萬零 1 人,其中「1人」是指早前墮樓身亡的男子梁凌杰。然而政府當晚回應,指已停止立法會大會對修訂《逃犯條例》的工作,「重申並無重啟程序的時間表」,行政長官向市民致歉,惟未有回應民陣提出的訴求。

隨後民陣發起多個示威集會,包括「七一遊行」和 8.18 「流水式集會」。 10月 1 日,民陣發起「沒有國慶,只有國殤」遊行,遭警方發出「反對通知書」,民主派前議員梁國雄及時任民陣副召集人陳皓桓等,以個人身份承接舉辦遊行。陳皓桓亦因為 10.1 遊行遭控組織非法集結,今年 5 月被判囚 18 個月。

反修例運動持續 4 個月後,保安局局長李家超終在 10 月 23 日立法會會議上,宣佈撤回修訂《逃犯條例》草案。然而隨著示威浪潮演化,示威者提出「五大訴求」,因此示威浪潮未因撤回條例而平息。民陣亦繼續發起遊行,例如 2020 年元旦大遊行獲警方批出「不反對通知書」,民陣稱共有 103 萬人參與。
 
警方禁止今年 7.1 遊行,並引用《公安條例》封鎖維園球場及中央草坪。警方全日在維園嚴陣以待。以往每年以維園作「七一遊行」起點的情景亦已不復再。攝影:PW

不再舉辦七一遊行

2020 年疫情爆發,警方屢次以防疫為由,向民陣發起的遊行集會發出「反對通知書」。 2020 年 6 月 30 日全國人大表決通過《港區國安法》,將條例納入基本法附件三,並於當晚在港實施。 7 月 1 日,民陣發起遊行反對《港區國安法》遭警方拒絕,為民陣成立以來,首次無法舉行「七一遊行」,民陣副召集人陳皓桓表示將改以個人身份遊行。

2021 年 7 月 1 日,街頭再無民陣的身影,民陣臨時召集人鐘松輝稱,現時政治氣氛無可能舉辦遊行,民陣今年及明年都沒有計劃再舉辦「七一遊行」。
 
左起為民陣前副召集人黃奕武、民陣前召集人岑子杰、民陣召集人陳皓桓及民陣前副召集人何啟明。

民陣退會潮

今年 3 月,新加坡《聯合早報》引消息指,港府正調查民陣有否違反《港區國安法》,其後多個團隊退出民陣,包括街工、民協和民主中國陣線等,民陣召集人陳皓桓稱會堅持至最後一刻。據了解,經歷退會潮後,民陣只剩 8 個團體成員。

日前《大公報》報道,就民陣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訪問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蕭指警方已搜集相關證據,隨時對違法組織依法採取行動。今日下午,民陣宣佈解散。

19 年後,民陣終要走進歷史。民陣秘書處共歷 17 屆,當中有 4 位前召集人現正身處牢獄,分別是因前年被控 10.1 遊行被控組織非法集結的陳皓桓、因前年 8.18 流水式集會被控組織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兩罪的區諾軒,以及涉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正還押的岑子杰和范國威。區諾軒另因民主派初選 47人案,須還押候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