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放風 DQ 區議員兼追薪津,觸發逾半民主派區議員辭職潮;轉眼事隔逾月,說好的 DQ 潮未見,已辭任的區議員卻必須面對前路的抉擇;前中西區區議員葉錦龍就決定做回一個普通人,開班教日文,他表示教日文比做區議員在會議室對住空氣說話充實,辭職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社區問題「交返畀政府」,在日本,議員和教師兩個職業都會被稱呼作「先生」,葉錦龍就由「區議員先生」,變成「日本語先生」,不再是區議員、政治人物,只是普通居民一個。

過去一個月葉錦龍遣散了全職議助,將區議會會議儲落的文件全部回收,碎掉銷毁街坊個案;辦公室還有一堆防疫用品「蟹貨」末賣出、民政署撥款購買的電腦、家具未還,他騰空中間位置,一個人搬兩張長枱,六張櫈,再放塊黑板和教學用電視,曾經的議員辦事處,就變成日文課室。

訪問當日是閒日,晚上的日文課有五個學生。葉錦龍拿起粉筆,開始教日文的拗音、濁音⋯⋯間或分享日文小知識,講到日本奧運選手、日劇半澤直樹。

葉錦龍本行從商,做了日文翻譯十多年、辦展覽、策劃外國歌手演唱會這些「老本行」,疫情下都難以維生,辭任區議員後辦事處尚有仍有六個月死約,唯有「變招」開日文班,「無咗區議員席位,都要搵食、要開飯交租,唔可以無咗個位就係到『光合作用』。」現時他有兩班日文班學生,和少量私人授課,暫時收入連辦事處交租都未夠。

區議員「蝕本生意」

但他表示自己已經比較「好彩」,在辭職區議員中算是有一技傍身,可以重返職場做老本行,他覺得社會未有關注大量區議員辭職後的生計問題,覺得「佢哋自己搞得掂啦」,但事實上則不然,不少人將薪津全部投入議辦營運之外,開支又被政府「拖數」、扣起仍未發還,結果要自己墊支,從生意角度做區議員完全是「蝕本生意」,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我哋做社區又唔係想謀求回報,唔係要賺錢,但都唔係咁蝕錢囉。做議員做到好似幫銀行打工,我諗市民都會搲頭⋯⋯大佬,傾家蕩產打你份工,然後仲要被你清算?」

葉錦龍表示,辭職後至今仍有十多萬元工作開支,未獲政府發還,銀行户口結餘只可捱多一兩個月,「佢再唔畀返錢我,我就仆街嫁喇。」仍在任區議員時,議辦開放時間由早上 10 時到晚上 6 時,葉錦龍指他早上回辦公室後看文件、跟個案、寫中西區社區歷史、巡區,到議辦關門後再工作至晚上 7 時,遇上封區、爆水管,或其他大小事,「有鑊要爆就仆出去」,凌晨才回家結果是被另一半怪責,周末又要舉辦社區活動,雖然說做區議員是「蝕本生意」,但葉錦龍對「蝕住做」還是享受的,「蝕本生意都係生意,生意就係自己生的仔」。

「我會好懷念以前幫到市民、街坊,可以令本身有困難的街坊 relief(解困),為發唔到聲的人發聲,係一件好有使命感的事。」辭職之後葉錦龍將各類福利表格如綜援申請表扔掉,個案紀錄等等都銷毀,與「手足」一手一腳跟進過的個案、舉辦過的活動、做過的社區建設,「全部都係無價寶,要攞去碎、攞去扔,梗係唔捨得」,但當時候到,還是要狠心放手。

有長者曾在他辭職後找他幫忙填表,他不再落手「幫人填」,只是幫老人家列印表格,然後教他們自己填;有街坊打電話投訴地區事,他叫對方打 1823。他表示不是決斷地拒絕求助,只是要表明自己已不再是議員,「講到明唔係區議員嫁喇,咩都唔係,只係普通市民。」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社區問題,交返畀政府囉。當社區無區議員,怨氣咪去搵政府,唔再係區議員幫你頂。」

無法完成四年任期「一定是遺憾」,但葉錦龍認為,現在的政治形勢根本不容許民主派區議員做足四年,否則要面對宣誓、清算、破產甚至被起訴的風險,而他 9 月有一宗被控 2019 年刑事損壞及抗拒警員案件要開審,日文課亦會「搵定代課」,「建制派話我哋陣前逃亡,我會話係合約條款被人單方面改咗,我哋同市民(訂立)社會契約時無依個責任,所以我選擇辭職。」

作為居民的普通人

葉錦龍表示,之後會在商言商在社區再辦電腦班、社區歷史班等,「以前(任區議員、社區主任期間)社區班,係石塘咀居民優先,依家唔係」,他不會刻意定目標要做工作去連結社區,但事實上他這些想法,暫時仍留在中西區,一個他自小長大、居住和服務多年的地區,「只不過唔會再有我個樣的  Banner 喺條街」,他沒有搬走,議辦換了個牌頭,坐在其中的仍是葉錦龍,居民相見仍會打招呼,「只係無咗公職,唔係區議員,亦都唔係政治人物,返返去普通人身份,我仍然係一個住喺度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