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無家者7年內增三倍 政府僅提供31個女性宿位 社協倡增設專責隊伍
本港無家者人數近年顯著上升,2021年在社署登記的無家者人數有逾1,500人,女性無家者所佔的百分比在7年間上升近1倍。社區組織協會今(15日)發布本港首份女性無家者研究報告,發現女性無家者有較大的情感需要,惟現時無家者服務側重於男性,忽略女性無家者的精神健康問題,及伴侶對她們的重要性。研究建議增設女性無家者專用的綜合服務隊伍,支援她們各方面的需要。
是次研究訪問了十五位在過去兩年內曾經或仍然露宿或居住在不穩定居所的女性,就個人問題、情感需要及社會因素等進行分析,探討她們的困難和需要。其中一位受訪者阿潔多年前因工作壓力而患上思覺失調和輕微自閉症,需要定期覆診。她在多年前曾染上毒癮,更因為在不知情下幫助朋友收取有毒品的包裹,而被控販毒罪入獄。
阿潔原本的公屋單位因她入獄而被收回,在出獄後因經濟困難而露宿。任清潔工的阿潔在兩年多前與現任男友在街頭露宿,她指曾經多次被偷去個人物品,晚上難以安睡。阿潔曾入住短期宿舍,但安全和衞生問題令她最終再次露宿,「啲床鋪爛哂,甚至乎有蚤跳嚟跳去,嚇到我寧願去瞓橋㡳... 換衫、食飯都俾人見到哂。」
安全問題同樣發生在曾是「麥難民」的May May 身上,她曾經在快餐店被盜去財物,又見過不友善的眼光,擔心會被騷擾,在晚上不敢去公廁。
阿潔指,現行政府資助的宿舍全部都是單身人士宿位,但她希望與男友同住,結果只好二人一同露宿街頭,至上月兩人入住價錢較便宜的賓館。她說,男友的支持十分重要,「需要有人係身邊輔助我食藥,提醒我做每一樣嘢。唔係親戚朋友做到,而係情感(支援)嗰方面。」
根據官方數字顯示,經由社署登記的無家者人數由2014年的787人,提升到2021年六月底的1562人。當中女性無家者的人數由2014年的43人,增加近3倍至2021年的171人。社協表示,由於官方數據依靠無家者自願接受登記,相信實際人數理應更多。另外現時由政府提供222個資助緊急及短期宿位,當中女性宿位估31個。
社協社區組織幹事薛錦屏表示,現時無家者服務以男性為主導,亦未有顧及女性無家者著重私隱和安全感的需要,令不少女性無家者拒絕接受服務。
此外,現行宿舍採用「大通舖」設計,即一間房有多張上下隔床,欠缺安全和私隱,「例如捐贈嘅衣物包,男性同女性一樣有衫、褲、底褲。但女性其實仲需要多啲例如胸圍、衛生巾等支援。如果服務劃一唔分性別提供,對於女性係好唔方便。」亦有女性無家者反映,曾住在床位式宿舍,6人同住一個單位。本來業主答應只租予女性,但結果有男性入住,認為男女同住並不方便。
社協建議增設專為女性無家者而設的綜合服務隊,參考外國例子聘用全女性專業團隊提及服務,同時增設不限性別和關係的雙人宿舍,讓有伴侶或同伴的無家者能夠互相扶持。社協亦建議增撥資源加強專為無家者而設的精神健康服務,將無家者納入醫管局及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特定服務群組,減少因個案出院後沒有固定居住地址而暫停跟進個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