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洋樓「彌敦道 190 號」結構完整、外型甚具特色,有人甚至懷疑是仿古建築。一直關注建築文物保育、曾任中大建築文化遺產研究中心項目主任吳韻怡(Wendy)說,建築體現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注重線條美感和幾何圖案,認為至今仍然保留完整,甚為難得。縱是炎炎夏日,記者和 Wendy 在高樓包圍下指手畫腳,嘗試分析歷史建築的特色,也猜猜它的命運。

在洋樓長大的女士,亦向記者細訴歷史,詳見另一文章

前古諮會委員指,彌敦道 190 號的歷史評級應該提升,由三級升為一級。詳見另一文章

 
學者 Wendy 教路,建築特色多體現在立面,即是建築物外牆,此乃建築面向彌敦道的一面。(PW 攝)
 
建築頂部有一面矮小山牆,牆上有直條坑紋,中間則呈三角形,還有相信是模仿船頭桅杆的柱。往下看一點,則會見到每層的窗與窗之間都有斜面石柱突出。(Oiyan Chan攝)
面向柯士甸道一面,可見到貫穿全屋的長型露台。(PW攝)
Wendy 介紹說,裝飾藝術談幾何圖案,其實可以做三角形、菱形,「直線就搞掂、好容易」,但彌敦道 190 號露台圍欄通花是橢圓形,相對較難處理。(Oiyan Chan 攝)
圍欄通花有層次坑紋,Wendy 讚揚,「呢個係考工夫...建築美學係好高分!」
露台底部亦有線條細節,十分講究。(Oiyan Chan 攝)
原為半開放式騎樓

除了有建築特色,另一個加分項,是建築仍然保留完好,與黑白舊照拍下的變化不大,少數的改動在於騎樓方柱加上了圓拱形設計,還有半開放式的騎樓改為密封 。

Wendy 解釋,半開放式騎樓在殖民地時期甚為常見,騎樓可以「食多啲位」,且太陽不會直接射入屋,相對沒那麼熱,半開放式也可以促進室內空氣流通。

對比舊照,可見彌敦道 190 號騎樓本是開放式,支柱亦沒有圓拱形設計。(受訪者陳燕萍女士提供)

坊間有說彌敦道 190 號是全港僅三幢的戰前轉角唐樓,Wendy 翻出日治時期的平面圖,溫馨提示 190 號其實是「洋樓」而非唐樓。兩者分別在於前者在設計是已預設有「梗房」(fixed partition),「見到前方係較大空間,後方有幾間細房」,亦設有「妹仔梯」供工人使用,而唐樓則沒有太多間隔,可任意間房。

彌敦道 190 號在日治時期的平面圖,可見已有「梗房」設計,另設「妹仔梯」。

曾傳出被拆 學者憂現行制度下難保留

建築特色令彌敦道 190 號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古蹟辦官方簡介形容為「具地區性的文物價值」。不過今年 3 月,傳出屋宇署已批准其拆卸圖則,令人擔心屹立逾 80 年的古蹟是否可以保留。及後古蹟辦稱已聯絡業主,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受訪時亦指,政府可考慮放寬地積比率或換地方案。

彌敦道 190 號轉角陽台的圓形通花。(Oiyan Chan攝)

同是三級歷史建築的太子道西 179 號唐樓,發展商以「留前拆後」的方式活化,最終保留了唐樓的其中一個立面,政府則放寬地積比作補償。曾研究太子道西 179 號的 Wendy 認為,個案未必能在彌敦道 190 號複製,「(太子道西)179 號夠位係後面起酒店,但呢度成個立面係好一致,留前拆後就唔理想」,換地方案更只有一級歷史建築可獲此待遇,「除非搵到住過一啲猛料嘅人、特別事跡,可以 review 評級。」

太子道西 179 號為三級歷史建築,發展商採「留前拆後」形式活化,保留建築物前半部分,建築最終改建成酒店。(PW攝)

政府對古蹟保育不時為人糾病,年初主教山配水庫險清拆,亦是民間翻出文獻、聚集民意,才「成功爭取」保留古蹟。Wendy 感嘆,「(政府)係呢啲事件上好被動,除非佢真係圍版開始拆,社會大眾真係好大反應。」

不過,Wendy 亦說,主教山事件後,大家更有動力追尋古蹟背後的歷史,包括彌敦道 190 號,「(建築)留唔留得低都講唔埋,但至少呢個風氣係值得鼓勵」。

民間努力追尋古蹟背後歷史,最終發現彌敦道 190 號原來曾為日軍飯堂,家族中人更被指為盟軍任情報工作,另見相關報導

彌敦道 190 號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具地區性的文物價值」,附近的建築已成高樓大廈。(Joey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