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遜:脫歐魔術師
【文:葉子;圖:LS Distribution】
常以一頭凌亂金髮示人的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是英國最富爭議性的政客之一,支持者認為他政治手腕高明,而且風趣幽默;討厭他的人指他是行事魯莽,是經常失言的小丑。約翰遜是英國脫歐的推手,因脫歐而「上位」,最終將前任英國首相文翠珊拉下馬,取而代之成為英國首相,並帶領英國成功脫歐。一路走來,他的經歷如何造就他成為「脫歐魔術師」?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下,他又能否兌現承諾,帶領人民實現新英國夢?
約翰遜出身富裕,媽媽是畫家,爸爸士丹利是政府高官;與兒子的脫歐取態不同,他是親歐派忠堅份子。1973年,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士丹利決定舉家搬到布魯塞爾,讓孩子在語言及文化多元環境下成長。直至約翰遜11歲,爸爸決定將他送返英國接受精英教育,入讀貴族寄宿名校伊頓公學。根據約翰遜的妹妹所說,約翰遜在校內受嚴重欺凌,同時面對父母婚姻破裂,他的應對方法是把自己變成幽默的小丑,最終成為校內風頭躉。中學畢業後,他入讀「首相搖籃」牛津大學,吊兒郎當、打破常規的形象深入民心,亦成為校報《查爾維》專欄的諷刺對象。有人形容他野心勃勃,懂得討好支持者,說話「假大空」但往往能令人信服。
大學畢業後,約翰遜在布魯塞爾投身傳媒,是歐洲共同體記者會常客。有同行指他當時以「歐洲傳聞」的形式,撰寫大量有關歐洲共同體的傳聞,內容多屬虚構但卻大受歡迎,令他聲名大噪;歐洲執委會甚至要成立單位,主力澄清他在英國「散播」的歐洲傳聞。離開新聞界後,他涉足政壇加入保守黨,出位作風得到認同。他建立傾向勞工的形象,支持移民及容許在倫敦四處踩單車等政綱,令他爭取到勞工、左翼及年輕人選票,成功當選倫敦市長,政壇地位與日俱增。
2016年,保守黨內的疑歐派聲音開始壯大,雖然約翰遜相信留歐派會勝出,但他決定支持強勢但少數的脫歐派,藉以鋪路離開保守黨。結果脫歐派出乎意外地勝出公投,但大熱的約翰遜並無成為首相,由女將文翠珊掌權。文翠珊花了超過3年,仍無法與各方達成大家滿意的脫歐方案;而由約翰遜牽頭的少數激進懼歐派,開始要求以強硬方式脫歐,最終成功將文翠珊拉下台,以首相身分領導英國脫歐。
有歐洲談判代表指,英國想要單一市場的好處,又不想受限制及守紀律;而約翰遜就將複雜的脫歐細節簡單化,忽視因脫歐而可能出現的經濟及失業問題,以過分樂觀的情緒對待一切,深信所有問題會迎刃而解。不過,在新冠疫情陰霾下,各國普遍奉行保護主義,而英國又面對蘇格蘭獨立問題。外憂內患下,如何能夠團結英國人,以及與各國協調合作,將會是約翰遜未來政途的重大挑戰。他的浪漫理想主義會取得成功,還是頭上的金髮會越見凌亂?大家拭目以待。
港台電視節目《31看世界》(電視雙語廣播,本集於8月18日播出)節目逢星期三晚上9時30分在港台電視31播出。港台網站tv.rthk.hk及流動程式RTHK Screen視像直播及提供節目重溫。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31seethe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