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邀請大家,防疫期間,一起在家收看斯卡羅,用行動支持台灣的戲劇!」台灣總統蔡英文在 Facebook 發帖推薦公視電視劇《斯卡羅》,吸引 7 萬個讚,超過 4 千留言。高雄市議會議員陳致中也說,不看劇都不知道這段歷史;屏東縣長潘孟安則形容影集是「史上首部台版大河劇」。《印刻文學》雜誌本月也以《斯卡羅》為封面故事,邀請不同作者探討影集。為甚麼《斯卡羅》掀起廣泛討論?

跟港人熟知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一樣,《斯卡羅》是文化部透過「高瞻基礎建設計畫」協助公視開發的作品,上星期六(8 月 14 日)起首播。影集由曾改編白先勇《孽子》的金鐘獎導演曹瑞原執導,歷時 3 年斥資 2 億新台幣(約 5,000 萬港元)製作,演員包括吳慷仁、温貞菱等。劇本改編自作家陳耀昌榮獲「臺灣文學獎」金典獎的長篇小說《傀儡花》,植入虛構人物,以客家人與原住民的後代蝶妹為主線,訴說 1867 年發生在恆春半島的「羅妹號事件」,交代清兵與美軍武力交鋒的事件。劇集中,排灣語、客語、閩南語、英語交替運用,又反映島內族群多元的情態。

歷史上,「羅妹號事件」起因自美國商船羅妹號船在恆春半島一帶擱淺,被當地排灣族建立的酋邦「斯卡羅」視為侵略。斯卡羅按族例處決美籍船長等人,惹起美方不滿派軍到當地,史稱「福爾摩沙遠征」。美軍來台後,清廷一度介入,但美方不滿清廷的處理,最終與斯卡羅簽訂「南岬之盟」。關於「羅妹號事件」的公開討論不多,很多觀眾表示看劇才知道這段歷史,並讚許「不再以漢族為主描述台灣歷史,而是多元化的台灣」。

雖然如此,《斯卡羅》不是沒有爭議之處。其中,擁有卑南族血統的作家巴代(漢名:林二郎)在《印刻文學》雜誌撰文提到,作品有「跳脫原來的『歷史』觀點」的情況,例如「斯卡羅」帶有「征服者、殖民者自我彰顯的意味」,當代排灣族人對此稱呼有保留,擔心「若再加上這部電影的影響,這個名稱至此成了緊箍咒,套在南排灣族頭上,難以卸下又沒事要不舒服」。不過,他認為創作者有權表達不同的看法,「不論小說或電影,都沒有必須對『歷史』負責的義務」。他雖然看得不時「窒悶」,但有助觀眾認識南台灣多族群的生態與過往糾結,《斯卡羅》還是值得鼓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