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來源:Franki Chamaki @ Unsplash

如果我跟你到同一家商店購買同一件貨品,我只需付 $10 而你卻要付 $15,很不公平,對吧?一起到付款處付款,這個情況很容易被發現。如果透過手機網購,這些生活瑣碎事可能你根本不會與朋友討論。結果,你會一直繼續用 $15 購買那件貨品。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商戶一直在收集你的資料,亦知道你願意用 $15 這個價格購買這件貨品。這行為就是「大數據殺熟」。詳情可參考另一篇文章

據新華社報道,在本月十七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佈《禁止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規定(公開徵求意見稿)》並公開徵求意見,禁止利用技術手段實施妨礙干擾等不正當競爭行為。意見收集至九月十五日為止。

在《規定》中提出,商戶不得利用所收集的客戶數據,運用大數據演算法等技術手段來分析交易詳情、網店瀏覽行為及次數等,對交易條件相同的其他客戶不合理地提供不同的交易信息,侵害交易雙方的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擾亂市場公平交易秩序。

這是「大數據殺熟」的末日,會否成為「大數據分析」的發展瓶頸?

大數據殺熟其實並不是最近才發生,這早在 2000 年便出現。

當時 Amazon 認為舊客戶的購買意欲比新客戶更強,於是選取了 68 款 DVD 進行實驗。根據用戶的購買紀錄及網上瀏覽行為數據,對這些 DVD 作出因人而異的定價。那時一隻《戰士終結者(Titus)》的 DVD,新客戶只需 22.7 美元便可購入,反而給舊客戶的定價為 26.24 美元,比新客戶之價格高出約 15%。

結果,Amazon 成功提升了銷售額。可是過了不久就被客戶發現,最後要 Amazon 當時的 CEO 親自道歉並退還差價,事情才告一段落。

事實證明,大數據殺熟雖能提升銷售額,但是客戶知道被不公平對待後,必定對商戶的忠誠度大打折扣。

在《規定》內容中,其中一個重點為規定大型互聯網平台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大數據分析如果不用來「殺熟」,而是針對了解用戶群組,從而提供更好更貼心的服務,相信這仍然是零售大數據之未來發展方向。而重中之重,就是個人化體驗(personalized experience)。

根據 Infosys 早幾年前的調查,86% 的消費者證實個人化行銷會影響他們的消費決策。相信到現時這比率應再進一步提升。

德國國有運輸公司 Deutsche Bahn 曾在行銷專案「No Need to Fly」中,利用個人化行銷的方式,來傳遞資訊給消費者。首先透過人工智能(AI)演算法了解某位客戶在網絡搜索國際旅遊資訊的時間,然後使用地理定位的方式,來找到該客戶的所在地點,以及附近最近的機場及想去的國家。最後,再次透過 AI 找到這個國際旅遊點來跟德國當地旅遊點做比較,繼而投放類似的照片廣告。

Netflix 的推薦演算法非常出色,相信你亦略有所聞。平台能根據用戶瀏覽及觀看清單來推薦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影音內容,讓用戶看完一部接下一部。這都是個人化行銷的日常實例,營造一個豐富及貼心的個人化體驗。

大數據分析最令人擔憂的,主要都是用戶私隱。假若商戶能有效保護所有已收集的客戶數據,相信我們仍然避免不了被主動了解。國家出手監管大數據殺熟,對市民大眾來說應該是一件好事。但是建議大家別放下戒心,生意手法層出不窮,建議時刻留意商戶收集了你的哪些資料,而且注意某些平台會不會過份地了解你。如發現,應主動聯絡商戶並要求把屬於你的個人資料清除。

 

作者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