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lapse photography of water hitting left palm” by Geetanjal Khanna on Unsplash

共讀東坡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 EP . 24 )

東坡最著名的超曠詞作:定風波

我喜歡東坡在黃州給朋友寫信的一段話,他說,在市集喝酒,為醉漢推罵,「自喜漸不為人識」。東坡年輕就有盛名,因為有「名」,容易沾沾自喜。「名」當然只是自己執著,到了鄉下荒野市集,拉車賣菜的,誰知道你有「名」?市集裡當然沒有人認識東坡,喝醉了酒,跌跌撞撞,推倒東坡,還罵他兩句。東坡大概最初也生氣,但想一想,沒有人認識他了──「自喜漸不為人識」,多麼高興,漸漸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了。

 — — 蔣勳

東坡 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香港有許多經典廣告,台詞易記洗腦。2005年,希望在明天,政府宣傳正能量,呼籲後生仔,不要怕逆境,明天總會好天。低智的心靈雞湯,成了後人戲謔的材料。

東坡超曠之作不少,富含哲理,但沒有一首可比〈定風波〉,名傳千古,深入人心。中學課本必選之詞,可謂港人集體回憶。此詞並非雞湯,超越了,期待好天的幻想。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此詞的序寫得明確,是一個好的「定向閱讀」。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遇雨,沒有雨具,同行者狼狽不堪狂奔,東坡卻心境平和,慢步細雨,不久晴天,因之特作此詞。這種境遇,詞人把它,濃縮成人生寓言。

其實落雨又有咩好怕喎?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首句「莫聽」,乃呼叫的語氣。東坡在對同行者說:「落雨,又有咩好怕喎!」

暴雨之中,雨水點點穿擦竹林,滴滴打響綠葉。突如其來的變化,引起眾人驚慌,甚至係無意識地拔足奔逃。

沒有雨具,跑得再快,還是一樣沾濕身體。因此,東坡才勸,大家不要驚慌失措,不如乘著雨水吟嘯高歌,豈非浪漫自在?東坡以身作則,獨排眾議,這叫做霸氣。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竹杖、芒鞋,和馬對比,前者是散步,後者則為趕路,暗示了東坡的悠閒。

詞人面對逆境,絕不慌亂,反問誰怕?披住草蓑,任煙雨沾上,逆境平常處之。

“concrete road near mountains” by Conor Sheridan on Unsplash

順逆不動,人生第三境!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下半片由逆境轉入順境,再由東坡超曠的哲理收筆。

春風一吹,詞人酒醒,原來他之前飲醉了。這種醉意,令他催生「吟嘯且徐行」,瀟脫。酒醒之後,略有寒意。東坡之心境更為澄明,哲眼觀世更加清晰。

此時風雨盡去,陽光斜照,可謂一可喜之順境。

凡人處世,常因客觀境況,主導喜怒哀樂。就算樂境也好,苦境也罷,都受外界主導決定。

「悲喜不由己」,東坡不欲如此,故有第三境,「也無風雨也無晴」之寧境。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詞人於沙湖道中回首前路,落葉殘花,同行狼狽,歷歷在目,凝固風雨蕭瑟之不堪。

正當逆境過去,眼前暖陽斜照,看似美好。詞人舉足相迎,雙目卻回顧後路,無喜無悲,順逆不動。

這一刻,東坡已經超越了外在環境的控制!

“brown tree branch” by Joe Leahy on Unsplash

超越「希望在明天」的幻想

由相迎到回首,回首至歸去。「歸」之一字,即生命之歸宿,人生最後安頓之處,百年歸老之前。

在達成之前,人生所經,東坡希望做到「也無風雨也無晴」。

簡單來說,即平常心。希望不在明天,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境界。「其實落雨又有咩好怕喎」!

東坡當然不是常常做到,但至少他在這一刻,當下的人生境遇做到了!由人生順逆之景,生出超曠的理境。用豁達之心,解脫受外界控制的心境。

這首詞,東坡沒有議論說理,用具體常見的風雨隱喻,漫漫人生,何嘗沒有被風雨吹襲,滿身濕透?東坡卻在千年之前,對他的同行者,讀者說:

「何妨吟嘯且徐行,有什麼可驚、可喜?」

 

作者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