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Delta 變種病毒成為主流流行的新冠變種病毒株下,現時主要提供的疫苗,亦已難以徹底阻止病毒散播。而疫情爆發逾一年半,社交距離措施,出入境管制等已令全球各國的經濟大受打擊,一些國家如泰國,甚至已明言其旅遊業再難承受,寧可在疫情未受控的情況下,亦重新開關。

與此同時,如英國、新加坡等國,都表明將向「與病毒共存」的方向進發,如英國便取消了口罩令,英格蘭超級聯賽的足球賽事,亦已重新准許球迷入場。相對而言,中國和香港仍實行「清零」的方針,採用嚴格的防疫措施。

深水埗封區

若從確診數字而言,內地和香港似乎遠較他國優勝。中國在 8 月 19 日,僅錄得單日 33 宗確診,香港亦已多日錄得個位數個案,且均為輸入個案。英國則於 8 月 19 日錄得逾 47,000 宗個案,平均每日新增個案逾 41,000 宗。

下表羅列了香港、中國內地、美國、英國及新加坡五地的抗疫方針及措施,當中從措施的嚴厲程度,以及確診狀況,不難發現「清零」及「抗疫」兩者之間的迴異。

國家/地區 香港 中國內地 美國 英國 新加坡
方針 清零 清零 共存 共存 共存
確診數字 (截至 8 月 19 日) 累計確診個案 12047 宗 單日增 33 宗確診個案,累計確診個案94579 宗 過去 30 日累計逾三千七百萬宗確診,死亡人數623,244 單日新增 47,284 宗確診個案,過去 7 日平均維持在41000 宗 29 宗本地感染個案
接種疫苗情況(截至 8 月 19 日) 已接種一劑為人口比例 57.3%,已接種兩劑為人口比例 44.9% 31 個省累計接種逾 19 億劑疫苗 已接種一劑為人口比例60.2 %,72.5% 的18 歲以上接種第一劑,已接種兩劑為人口比例 51.1% 已接種一劑為人口比例 87.3%,已接種兩劑為人口比例 75.7% 已接種一劑為人口比例 82%,已接種兩劑為人口比例 77%
邊境檢疫及隔離措施 將海外地區劃分高、中、低風險地區,分別需強制檢疫 7 至 21 天,其後 7 天自行檢測及分別接受 1 至 4 次強制檢測 入境旅客須接受至少 14 日隔離 入境旅客須接受 10至 14 日強制隔離 將海外地區劃分紅、黃、綠地區,來自「紅色名單」國家的旅客入境後,須在指定旅館強制隔離 10 日 指定地區 (包括本港 ) 旅客入境出示陰性檢測證明後,毋須隔離。其他地區入境旅客分別隔離 7 至 14 日
發現確診個案措施 追蹤密切接觸者,若涉及變種病毒將「封區強檢」 對出現病例地區納入管控區域範圍,實施封閉管理,盡可能在 24 小時內完成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的調查,密切接觸者則在 12 小時內集中至隔離場所定期檢測 已接種疫苗者,如為密切接觸者(曾於確診者接觸15分鐘以上 ),應在 3 至 5 天內接受檢測,並在其後14 內在室內地方佩戴口罩   未接種疫苗者,應自我隔離 14 日 凡出現發高燒等症狀者及同住者,應自行居家隔離 10 天,並可在網上申請檢測   密切接觸者如已接種疫苗,則毋須隔離
 
八月底起,如接種疫苗者確診為輕微症狀感染者,可先留待醫療機構觀察數天,直至病毒量下降後,轉到居家隔離,前提為家中所有人都已經接種疫苗。
社交距離措施 禁止在公眾地方進行四人以上的群組聚集   餐飲業務分為 4 類運作,每枱人數上限分別為 2、4、6、12 人 3 月起,不再做統一限制在低風險地區的娛樂場所人數上限,由各省政府根據當地疫情防控形勢自行掌握 已接種疫苗者,可參與任何的活動,內陸旅遊後毋須隔離   未接種疫苗者,內陸旅遊後應隔離 7 日 任何聚會及大型活動可復辦,參與人數無上限。
 
恢復堂食,容許已接種疫苗者最多5人一枱,未接種疫苗者維持 2 人   容許已接種者,在大型演出或婚宴等活動,分別增加人數到 250 至 1000 人不等 
口罩令 規定所有人在公眾地方及交通工具戴口罩
 
規定所有人在公眾地方及交通工具戴口罩 在室外地方時毋須強制戴口罩,在室內地方,特別在公共交通工具,須強制戴口罩 各州份亦各自有不同政策 已撤銷 規定在公眾地方及交通工具戴口罩   8 月 19 日起,毋須在進入公眾場所前探測溫度

疫情發展至今,已不止是一個健康問題,更涉及了經濟、社會甚至國際關係。採用的抗疫方針不同,除影響市民的健康、醫療系統的負擔外,甚至會影響未來政經格局的發展。像香港與新加坡之間,商討多時的旅遊氣泡,便因兩地的方針不同而「終極爆破」香港歐洲商會亦於周四(19 日) 向特首林鄭月娥致公開信,批評港府近期收緊入境防疫要求是「重大倒退(significant setback)」,威脅到其作為全球商業中心的地位,並認為香港應盡早而非推遲開放。

但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日前接受《立場》訪問時,便提到現時香港的疫苗接種率不足,且高危群體的保護力亦不足,難以施行「共存」政策。

到底「清零」及「共存」,哪一種較適合用於香港?兩者的優劣又是如何?《立場》訪問了「公共衞生研究社」三位成員,三人分別在香港及英國從事研究工作。從公共衞生學者的角度,如何看香港的防疫策略?

問:《立場》記者

答:英國牛津大學流行病學家、公共衞生研究社成員陳嘉鴻;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學博士、公共衞生研究社召集人陳盈;倫敦大學衞生及熱帶醫學院流行病學碩士生、公共衞生研究社成員衛三木

1.「清零」和「與病毒共存」分別是甚麼策略?

「清零」簡單而言,即是以地區內「零新增確診」為目標。而要達致此目標,便需要維持高強度的社交隔離措施,以及大規模的檢測措施。香港的「4 人限聚令」以及「封區強檢」,以至嚴厲的入境檢疫措施便是例子

警方突然在崇光百貨對出軒尼詩道拉起封鎖線,逾 30 名市民被圍封在橙帶內,警方開廣播指他們違反限聚令。

至於「與病毒共存」,其目標是把新型肺炎最終「轉化」為「嚴重版流感」。只在區內維持基本公共衞生措施,如配戴口罩、接種疫苗等,在容許零星新個案的出現下,維持地區內不出現大規模爆發,讓醫療系統能正常運作,亦盡力減少重症患者及死者出現。

*****

2.兩項策略各自有甚麼好處或壞處?

實行「清零」的話,在最理想的情況,即區內能完全斷絕傳播鏈的話,甚至可以容許區內居民,有限度地在不設防疫措施的情況下生活,總個案及死亡數字亦會較低。然而,一旦「失守」再出現個案,便需要立即恢復高強度的防疫措施,而長時間的高強度措施,以及大規模檢測,將牽涉龐大成本,亦會影響跨境經濟活動。

資料圖片:疫情下港人

實行「與病毒共存」的話,由於只實行基本防疫措施,亦容許人口在符合條件下可流動,例如接種疫苗等,因此跨區經濟將較快復甦。然而,如此的話,將不可能徹底取消所有防疫措施,總個案及死亡數字均會較高。

*****

3.現時世界各國主要使用的策略是哪一項?

現時多國都已接受新冠病毒會長期存在,因此都已、或開始集中精力在保護高危族群,減少重症個案等,是近似於「共存」的策略。雖然如此,仍有部分國家或地區,如中國內地、紐西蘭等,因其本身防疫的狀況較理想,因此仍集中在「清零」,亦會致力於阻止外地輸入個案進入

圖片來源:Boris Johnson Facebook

*****

4.你們認為,香港為甚麼要使用「清零」的策略?

最基本必然是政治原因,香港須跟隨內地的政策。但亦有其他原因。例如慣性(inertia)。自爆疫之初,香港已把「清零」視為目標,因為「清零」後便能「通關」,政策方針亦一直沿用。

一名男子由美國抵港後證實初步確診,帶變種病毒株,由於他曾於過去 21 日內住過上環尚賢居,政府宣佈晚上 7 時半起,圍封尚賢居強檢。

另外,香港與不少東亞國家相似,市民有相當程度的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而共存策略需要配合高疫苗接種率。因此香港亦難以輕易改變方針。

而事實上,「清零」策略並非「想做就做」,大部分國家由於無法控制疫情,其實並沒有條件「清零」。

社區接種中心

*****

5.在香港要「清零」,意味社交距離措施將繼續嚴格收緊,入港檢疫限制亦似乎須維持。這似乎對香港人來說,難以長期堅持?

你說的應該是「抗疫疲勞」,這其實是一個全球通行的問題。但即使把市民的想法撇開不論,從中國內地的新一波疫情,已不難發現,新變種病毒即使在嚴格的社交距離措施、出入境措施下,仍難以抵禦,長遠執行這些措施,只會出現反效果

*****

6.但假如放棄「清零」,是否意味將出現更多感染者,以至死者?

所謂「放棄清零」,其實前提是要加強其他措施,尤其要保護高危人群,盡可能把影響減低。當然,這幾乎肯定會有更多感染者出現,死亡個案亦會增加。但正如之前所說,要接受 Covid 與人類共存,便要把它視為「嚴重版流感」,而感染者及死亡個案雖然會出現,但數量仍是可控的

印度疫情稍為緩和,但大批康復者卻面對毛黴菌症等真菌疾病的折磨,當地醫院的抗真菌藥物亦短缺。(攝影:Pratham Gokhale/Hindustan Times via Getty Images, 2021.5)

*****

7.有一些說法是,若選擇與病毒「共存」,即往後病毒都會落地生根,就如流感一樣。這是否代表人類抗疫失敗?或往後都要戴口罩過活,當初的努力都白費?

事實是病毒早已落地生根。觀乎內地在起初瞞報疫情,而世界各國亦受世界衞生組織誤導,沒有快速封關,及後亦沒有嚴謹追蹤、封鎖傳播鏈的時候,病毒已落地生根,並非今日之事。

資料圖片:疫情下港人

我們也同意,這是某程度上的失敗,亦是人類的共同失敗。但當初香港人在防疫上的努力,令本地疫情相對大部分國家都輕微。這令我們在「共存」上有很大優勢。不過,若現在不面對共存問題,我們終將失去這個優勢,「失敗」便會延續下去。

*****

8.談談「共存」。像英國已經放寬社交措施,每日新增數以萬計人口感染。這對香港人來說,實在很恐怖。

在疫情之初,若每日新增數以萬計人口感染的話,的確恐怖。但那是因為我們對病毒一無所知。在這個情況下,醫療系統亦會崩潰,當然令人擔心。

但如果大部分人已接種有效的疫苗,醫療系統仍能應付這個感染數字,市民便無須過份恐慌。去理解疫情,不只是著眼於感染數字,便是「共存」時應抱持的態度

資料圖片:政府疫苗接種中心

*****

9.或者說,如果其他國家放棄「清零」,中國和香港也沒可能獨善其身?

這樣說吧,如果內地和香港,能接受長時間執行入境檢疫措施,一直等到更有效疫苗面世,或有完美療法出現的話,也可以「獨善其身」,但是否真要如此發展?

*****

10.部分選擇「共存」的國家已準備開關,例如新加坡。但港新兩地的「旅遊氣泡」便因兩地策略不同正式「爆破」。未來香港會否被「孤立」?這對香港的經濟、市民生活等來說,真的可行嗎?

香港現在其實是自己孤立自己,實施過度嚴厲的隔離,基本上阻止了大部分外地人入境。將來如果香港疫情反覆,而其他國家開始恢復正常,屆時香港可能面對同等限制。

*****

11.假如香港真要走向「共存」,最大的阻礙是甚麼?我們又是否真的能漠視可能因染病而致死的人?

最大的阻礙有兩方面。一是「共存」的尺度如何拿捏,港大最近刊於「刺針」的研究,就指出要所有 30 歲以上成年人均接種有效疫苗,才可全面取消防疫措施,而不令醫療系統超載。

即使香港要走向「共存」,應維持甚麼措施、取消甚麼措施亦須仔細計劃,大前提是保護醫療系統不會崩潰。

資料圖片

另一擔憂,是市民對抗疫的信心會否崩潰。政府必須跟市民解釋,為何我們苦苦堅守的防疫措施,突然之間變得不再重要?一直以來,政府在宣傳上,均強調感染後病情嚴重,若突然之間轉調,說感染是可接受的事,市民是否能接受?

過去一年半,不少市民對政府的抗疫手段已相當不滿,如何與市民溝通一直是政府抗疫的弱項,一旦抗疫方向大變,如何自圓其說?若處理不當,將令陰謀論和錯誤消息進一步滋長,政府抗疫將更舉步維艱。

*****

12.就我們觀察,坊間對疫苗的最大猶豫,是認為即使接種後亦會感染,等於無用。亦有人對疫苗的安全性質疑,以至對政府的防疫政策不信任。這些質疑有可能消除嗎?

疫苗最重要的功能是減低重症風險,在目前形勢下,部分人無可避免會受感染。政府必須有定期更新且公開透明的安全數據,甚至需與全球作比較,供市民參考。假如市民對本地專家欠信心,政府亦應考慮引入外國專家,提高市民信心。

事實上,以數據說話,部分疫苗如復必泰,在 18 歲至 30 歲的年齡層中,其引用嚴重併發症的概率,比起連續撞 3 次車的還要低。注射疫苗的風險其實極低。

雖然如此,總會有人保持「永遠不信任」的態度,這是無法處理的

8 月 9 日,美國有示威者反對強制疫苗接種措施。 (Photo by Michael M. Santiago/Getty Images)

*****

13.但香港另有一個問題。我們提供的兩款疫苗中,科興疫苗的效用屢被質疑。即使有相當數量的市民完成接種,但如果中間滲雜效用欠佳的疫苗,「成條數」還可以這樣計算嗎?

即使接種率高,但如果市民大多數是接種效用欠佳的疫苗,是無法達致群體免疫的。因此政府之前曾說過的,所謂達 7 成接種率,防疫措施便可望放寬,從一開始就是刻舟求劍。

資料圖片:科興疫苗

*****

14.即使如何解說,疫苗接種率始終無法達到百分百,換言之,總有一部分人可能因此而受病毒威脅。

從健康行為科學(Health Behavioral Science)上,我們可預計,每個社會都會有一小撮人不願意接受「介入」(Intervention)。市民有選擇的自由,我們只能盡力令到有足夠多人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而這一小撮人,即使「中招」,亦不會嚴重影響醫療系統或者社會

*****

15.香港的防疫策略,似乎無可避免要跟隨中國內地。而中國對「清零」的堅持,非常明確。你們認為,為甚麼中國內地如此執著於「清零」?

中國的政體能容許長期高壓政策,而民眾大多只能跟隨。在國內實行「清零」,似乎沒有明顯障礙,這對內地來說,亦是一個相對容易的選項。再者,現時內地提供的疫苗有效率不高,如果盲目採取「共存」政策,有可能導致疫情全面爆發,屆時便覆水難收。

資料圖片,內地疫情,圖片來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另外也有政治原因存在。一直以來,在公開的數據上,內地的疫情都是「可控」。而他們亦有意向全球展示,他們正在「正確的方向」上,因此繼續「清零」是可預期

*****

16.最後一個問題。在選擇「清零」與「共存」之間,香港面對的,似乎政治大於科學。香港的醫學界,或為政府出謀的專家,有責任扭轉這個局面嗎?

事實上,公共衞生政策從來都不只是科學考量。專家雖然有責任根據科學,提出客觀的最佳方案,但如何實行,最後能否扭轉局面,責任全在政府。

《前線.焦點2020》新聞攝影比賽,人物(季軍) 2020年9月3日,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下午到銅鑼灣皇仁書院社區檢測中心,示範採集咽喉、鼻咽和深喉唾液樣本。 攝:陳傑新 Nasha Chan

現時的政府專家組雖然有很多臨床醫學專家及流行病學家,但要確保防疫政策得到市民支持,其實可考慮加入「健康推廣」以及「醫療經濟」的專家,才能全面考慮所有因素。

 

記者|劉偉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