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資料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自 2014 學年至今,專為非華語生學習中文而設的「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不知不覺已運作了六年多。當年那批初入小一的非華語學生,如今已屆升中學的年紀。按道理,深耕六年,他們的學習成果如何,政府理應拿得出確確實實的數字來吧?

教育局每年都會委托一所高等院校,分析非華語學生在獲得教育局額外撥款的學校的中文表現。不少關注此議題的議員,每年都會在立法會的開支預算會議中,要求教育局公開相關分析數字,讓公眾了解學校是否有效運用這些支出;非華語生在「學習架構」下的聽說讀寫的表現進展;有多少非華語生達到某一特定學習階段,甚至已經順利銜接至主流中文課程等等。不過,教育局永遠對這些數字諱莫如深,僅模稜兩可地提個歸納說法。

來到 21 學年,教育局的回應是這樣的:

「根據 2016/17 至 2019/20 學年每年的分析結果,整體非華語學生在閱讀及寫作方面,由於學習中文的年期和進度不同,就讀同一年級的非華語學生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扼要而言,非華語學生(特別是現時就讀初小的非華語學生)普遍能更有效地學習中文,並可望在適當時候銜接主流中文課堂。2019/20 學年的分析結果顯示,整體而言,小學非華語學生在相應學習階段,無論在識字/閱讀、寫字/寫作方面的表現均較為穩定。此外,小學非華語學生的中文讀寫表現能因應年級遞增而提升;寫作方面,他們在實用文的表現明顯比篇章寫作為佳。在中學階段,學生進步的幅度未及小學階段明顯。初中非華語學生有所進步,惟高中非華語學生的進步不太顯著。」

洋洋灑灑說了一通,卻讓人更加滿頭問號:第一,非華語生「普遍能更有效地學習中文」到底是相對於甚麼而言?「更有效」到甚麼程度?第二,「在適當時候銜接主流中文課堂」,「適當」是指甚麼時候?又有多少學生能夠成功銜接?如果成功銜接,那麼他們是在修讀「學習架構」的第幾年成功銜接?第三,「小學非華語學生在相應學習階段,無論在識字/閱讀、寫字/寫作方面的表現均較為穩定」,這處的穩定,意思是穩定地成長、穩定地合符預期學習進展,抑或是穩定地表現惡劣?第四,「小學非華語學生的中文讀寫表現能因應年級遞增而提升」,政策界入下有所提升是理所當然的吧?重點難道不是「他們的表現提升速度是否合符課程期待」嗎?最後,初中非華語生與高中非華語生的進步幅度也說得含糊:在考試卷多拿一兩分也可以是「有所進步」;「不太顯著」又意味著多少人原地踏步?

只要教育局願意開誠佈公地提出數據,其實這些疑惑不難化解。局方本年度花上三億五千萬港幣預算為取錄非華語生的學校提供額外撥款;又每年撥出五十至八十萬不等的資金委托大學進行研究,這樣一大筆公帑,如果連研究非華語生學習進度的數據也拿不出手,豈非毫無問責性可言?

局方長期無意公佈研究數字的同時,卻不斷有來自其他部門、機構的研究指出,撥款並未好好善用。例如 3 月份新鮮出爐的審計報告指出,由 15 至 18 學年,每年都有領取資助的學校只用去不足一半款項;平機會兩年前的《人人學得好》報告, 亦指出現時的中文課程有所缺失,「未能完全達致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課程要求」。水滴石穿,面對數據不透明、各方研究的指證,公眾對「學習架構」的信任只會不斷喪失,亦讓非華語學生的中文學習議題長期原地踏步,讓他們白白承受「懶咪學唔到中文囉」的污名。

說到底,教育局應該將追蹤進度的數據拿出來,增加政策透明度和報告可信性;設定一個具第二語言學習元素的中文科課程予學校使用,為課程建立階段學習目標,令學生能腳踏實地地學好中文;為第二語言課程提供合適的教材及指引,減輕老師行政負擔。如果以上的東西做足,數據最能說服人 — 又何須每年回答提問時都顯得這樣鬼鬼祟祟遮遮掩掩呢?立法會的教育事務委員會即將在 9 月 3 日討論「支援非華語學生中文學與教的進展」,讓我們拭目以待,且看教育局拿出甚麼數據招呼大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