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中國宣布經濟走向「共同富裕」 是共產制度復活?是經濟增長救星?
如今想來,從重罰阿里巴巴到整頓補習社,從鄉村建設到擴大內需,也許一切都與這四個字相關。
剛好在一周前(17 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研究扎實促進共同富裕問題」。何謂「共同富裕」?它令一些人想起共產主義,大鑊飯,人民公社。然而中國官方說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義」。它不容易三言兩語講明白,可是顯然,中國已經計劃、甚至實行這方針好一段時間,甚至可能是近月中國連串令人難解的舉動 — 打騰訊、打阿里巴巴,連補習社都打 — 背後的根本。
「共同富裕」被視為中共百周年後下個「百年目標」。它可能會成為中國高增長時代結束後,下個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引擎。
它與香港未來,息息相關。
中國有 4 成人口月入僅千元人民幣
先概略回顧中國經濟現狀。去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月均收入僅 1,000 元人民幣的中國人口有 6 億,相當於人口總數 40% 以上。
此言引起軒然大波,但對許多人來說,其實是常識。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雖快,但貧富懸殊嚴重。誠如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於本月 19 日指,中國收入和財富「差距大」,分配機制「有待完善」。他指,中國收入堅尼系數雖因近年扶貧政策有縮小,但整體仍「較高」,近年維持在 0.46-0.47 之間。而《經濟學人》更指實際數字可能遠比公布數字更大。
若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資料比較,中國經濟不平等比德、加、俄、澳、日、英、美都要高,與智利水平相近。
若堅尼系數與現實太遠,另一數據或更能反映現況﹕根據 2021 年瑞士信貸 (Credit Suisse) 報告,2020 中國財富排名前 1% 居民,佔總財富比例達 30.6%,與 2000 年的 20.9% 相比,增加近 10%。
任澤平總結,中國經濟有四點現狀﹕1)收入差距大;2)財富差距大;3)社會流動難;4)城鄉差距、行業差距大。這可謂中國經濟的客觀描述。
而貧富懸殊的問題近年惡化。BBC 指,新冠疫情擴大貧富差距,因為疫情「幾乎沒有影響到中國上層階級的收入」,而草根收入卻停滯不前,甚至下跌。
報道引述一匿名中國獨立學者,將貧富差距擴大歸因於中國的「清零抗疫政策」,指此政策限制人口流動,令基層人口就業困難。
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吹起「共同富裕」之風。
建成「小康社會」後的下個目標
共同富裕,與共產主義精神相關。雖然今日很多評論人都說「共產黨」幾乎無關「共產」,但過去非如此。毛澤東就曾經要鬥資本家、鬥地主,追求均富。就算是鄧小平搞改革開放,明言中國要先令一部分人富起來,他亦強調,「社會主義的特點不是窮,而是富,但這種富是人民共同富裕。」
而習近平似乎也不是現在才有推動「共同富裕」的想法。《華爾街日報》引述一名「了解習近平想法的人士」說,他在 2012 年上台前,已有意追求社會平等。當時黨內有兩派看法,一是先發展經濟而後分配,另一派主張先分配後發展,習近平的想法是,又發展又分配,兩者不對立。
因此「共同富裕」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利用「慧科搜索 (WiseSearch)」功能於中國內地傳媒搜尋「共同富裕」作關鍵詞,過去十年此詞每年出現 700 至 2,800 次不等,但在 2021,截至 8 月 22 日,此詞出現次數高達 4,141 次。其中 7、8 月合共 1,494 次。
7 月起到底發生甚麼事?今年 7 月 1 日,習近平宣稱成功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接著,中國官方指,下個百年奮鬥目標,就是「共同富裕」。
那麼,何謂「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一詞在 7 月 1 日開始炒起,但具體策略,則要見本月 17 日由習近平主持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官媒《新華社》報道會議內容時解釋,共同富裕「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而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操作上包括下列內容﹕
一)推進鄉村振興,改善農村環境;
二)加強提高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
三)增強區域發展平衡;
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五)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六)完善養老、醫療保障、貧窮援助、住屋供應等;
七)加強對高收入的規範,「合理調節過高收入」;
八)鼓勵高收入人士和企業回報社會;
九)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協調制度。(要點由《立場新聞》整理)
第(九)項的「三次分配」,由經濟學家厲以寧在 1994 年提出。第一次分配指市場照效率原則分配,第二次分配指由政府通過稅收與社福等進行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則是「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通過個人資源捐贈而進行的分配」,簡單來說即道德感召捐錢。
「共同富裕」已不是紙上空談。今年 6 月,習近平已將浙江省設為「共同富裕示範區」,主要發展目標是到 2035 年「基本實現共同富裕」,人均生產總值達發達經濟體水平。具體而言,浙江省期望在 2025 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 7.5 萬人民幣,勞動報酬佔 GDP 比重超過 50%。中國政府發文指,浙江城鄉居民收入差為 1.96 倍,遠低於全國的 2.56 倍,有利於示範共同富裕,希望浙江能「發揮好對全國其他地區的示範帶動作用」。
除此以外,近月中國政府一連串引起全球關注的舉動,亦可能被視為與「共同富裕」目標有關。
首先是整頓大型科網企業。
科網大型企業阻礙共同富裕推行
過去 10 年中國科技企業蓬勃發展,與中國的優惠措施有關。如中國多數企業基本所得稅率為 25%,但高科技企業可獲減至 15% 甚至更低。
然而,科網產業急速增長,對共同富裕的願景有負面影響。
其一,大型企業形成壟斷,導致較小企業難出頭。如阿里巴巴就被指有所謂「二選一」的做法,即要求網上商家只能在其平台淘寶和天貓做生意,若商家在阿里巴巴的競爭對手如京東和拼多多銷售產品,阿里巴巴就會將他的商品在搜尋結果往後移。
其二,部份科網企業被指利用「零工經濟」進行剝削。所謂「零工經濟」,即企業將員工視為「自僱人士」,與他們簽訂合約以獲得服務。這些「自僱人士」雖實際上與全職員工無異,但卻欠全職員工保障。如中國食品外賣企業美團,就被指利用「零工經濟」,令百萬計的工人只能按時薪工作。
若中國要追求「共同富裕」,必須「處理」這些企業。
於是我們見到,去年 11 月 3 日,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集團掛牌前兩日突煞停上市,震驚中外。今年 4 月,阿里巴巴因「二選一」措施被罰破紀錄的 182 億元人民幣(約阿里巴巴中國年銷售額 4%)。用戶達 5.8 億人的交通平台「滴滴出行」今年 7 月初在美國上市,翌日即被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以安全審查為由,將其流動應用程式下架,並在審查期間禁止新用戶註冊。8 月初,媒體吹風,市值約 1,700 億美元的美團,亦將被罰款約 10 億美元,理由同樣是涉「二選一」的壟斷。
高盛 7 月 29 日一篇文章指,去年 11 月以來,估計中國監管機構已針對反壟斷、金融、數據安全和社會平等,採取超過 50 項行動。
此外,中國政府亦開始訂立更多法規,監管科網企業,如在「滴滴出行」事件後,政府便計劃收緊企業海外上市監管,要求超過 100 萬用戶數據的科技公司在海外上市前接受審查;8 月中,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新規例,禁止一系列影響市場競爭的行為,如過濾競爭對手產品。
除科網外,還有一個被整頓的領域教不少人意外,那就是補習。
補習熱潮被指妨礙階級流動
上月(7 月),中國政府公布一份題為《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文件。文件提出不少政策減輕學生功課壓力,如「個別學生經努力仍完不成書面作業的,也應按時就寢」、補習班不得佔用法定假期等。
然而文件最引起關注的,是對補習班等的規管。中國宣布嚴禁教育培訓機構「資本化」運作,不再審批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機構則統一登記為非牟利機構。文件亦表明,「嚴格控制資本過度湧入培訓機構」,「堅決查處行業壟斷行為」。政府甚至禁止補習班賣廣告,以免「製造家長焦慮」。
BBC 指,中國有此政策,正是因為補習班行業「提高育兒成本」、「阻撓基層靠努力上流」,妨礙中國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目前中國政府的大手整頓仍在進行中。至於下個被「修理」的行業會是哪個?摩根士丹利一份報告就預期,會是「導致收入差距擴大、社會焦慮加劇、環境污染惡化以及危及數據安全的行業」。
遭整頓企業紛搞慈善
整頓是有效的。中國有所謂「潛規則」的存在。政府「鼓勵」企業做功益,企業就做功益,被打擊的要做更多才成。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今年初就表示,「為鄉村振興、共同富裕而努力,我想這是我們這一代企業經營者的責任和擔當」。騰訊於今年 4 月宣布投入 500 億人民幣,幫助中國鄉村脫貧。8 月 18 日,即習近平揭曉共同富裕具體策略翌日,騰訊再宣布加碼 500 億。
美團的「零工經濟」引起關注後,其創辦人王興便將 23 億美元的公司股份捐予自己的慈善基金會,聲稱大部分資金將用於推動教育與科研。然後在中共建黨 100 周年,官媒便拍王興在天安門聆聽習近平講話。《華爾街日報》指,「王興的公開露面表明他重新獲得了中國政府的信任」。
政府一推,風向便轉,新規則正在迅速形成。
避免窮人「成為社會動亂的根源」
共同富裕固然是為經濟,但許多學者與評論人均指,它並不全是為經濟。
BBC 報道便指,共同富裕「意在鞏固社會底層民眾對中共執政合法性的支持」,報道又引述美國紐約城市大學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教授夏明表示,共同富裕避免窮人「成為社會動亂的根源」。《華爾街日報》則引述聯合國駐華前高級經濟學家 Bill Bikales 指,共同富裕可助習近平「重塑中共在國內外的形象」,「以此證明,在關心全體人民方面,社會主義比西方資本主義更優越」。
此外,有聲音亦指中國借共同富裕之名,打擊大型企業,以鞏固自身權力。一來科網企業(如社交媒體)對建立公民社會功效顯著,如 twitter 一類工具就成為社會運動動員核心;二來科網多重視個人化,容許民眾有更多自主權,如選擇自己喜愛的資訊,而非一味接受官方訊息,變相減弱官方對社會的控制;三來大型企業如阿里巴巴已幾可說是「富可敵國」,掌控金融、傳媒、娛樂、通訊各個層面,《華爾街日報》直指,中國「認為科技行業的影響力對自身領導地位是一種挑戰」。
是故評論認為,中國政府以「共同富裕」實行打擊,以鞏固權力。
優點﹕扶助基層與中小企 監管大型企業
至於這種策略將發揮甚麼作用,孰好孰壞,商界與學者意見迥殊。
最直接的正面聲音,當然是政策幫到基層。麥格理集團 (Macquarie Group) 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指,「中國領導層對社會平等問題的關注度大大提高」,關注點包括向貧困地區提供財政支持、抑制房地產價格等。事實上,被指剝削員工的美團被整頓後,已承諾為送貨車手買保險,改善工傷保障,同時減少向商家抽佣,取消阻止其他公司競爭的措施。
共同富裕政策的另一好處是打擊壟斷,幫助中小企生存。特別是,由於許多壟斷企業都與科網有關,這些企業抬頭抑壓了傳統產業(如以 app 叫車取代的士),打擊科網企業亦有助扶持傳統產業。
平心而論,不只是中國,西方亦有愈來愈多聲音,關注 Google、Facebook、Apple、Amazon 等科技公司愈做愈大,對資訊流通、民眾生活、私隱保障等有過大影響,須要各國政府規管。然而礙於自由市場與尊重人權自由的原則,規管政策往往要經過長時間辯論、修訂,才能實踐。美國早在 2019 年起,已著手調查科技公司的壟斷問題,但至今沒有執法行動。
沒有西方「包袱」的中國,則可以迅速對整頓科網公司。若不論過程,就結果而言,中國甚至得到不少西方學者支持,認為它為西方政府監管科技巨頭發揮示範作用。
憂點﹕名不符實 打擊投資與創業意欲
至於對共同富裕政策的批評,則可分為 3 點。
其一是對共同富裕「名不符實」的質疑。
以「三次分配」為例,中國政府以「道德」名義鼓勵個人和企業捐錢,而企業也實際捐了錢,但 BBC 引述匿名學者指,由於中國公民社會幾乎沒有完全獨立運作的 NGO,料企業捐贈的對象將「大部分是政府扶持的基金會和 NGO」,故「捐錢」幾可說是為中國政府提供可動用資金。
此外,《華爾街日報》引述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的 Scott Kennedy 指,中國針對反壟斷的制度「不是很透明,而且似乎也不是完全取決於司法審查」,柏林《每日鏡報 (Tagesspielgel)》指,正是由於中國的整頓戰略難以捉摸,人們容易產生一種印象,認為中國其實只是「想要打壓那些被政府認為太過於強勢的企業。」
其二是打擊投資意欲。
毫無懸念,被整頓過的企業大多股價急挫。以補習班行業為例,整改消息一公布,多家公司便股價插水。新東方教育 (9901) 過去一年股價跌 89.68%、思考樂 (1769) 跌 92.82%、新東方在線 (1797) 跌 88.04%。科網跌幅亦厲害,阿里巴巴 (9988) 過去一年跌 42.47%、騰訊跌 (0700) 20.84%、美團 (3690) 跌 26.49%。
跌價反映投資者對上述企業失去信心。突然整頓,令人震驚。而傳統智慧則是,投資者不喜歡震驚。連風險都無法估計,如何投資?德國《商報》文章便寫﹕「投資者現在開始整體質疑中國市場,. . . 不少企業甚至在一天內蒸發掉數十億資產。不論是對於企業本身,還是中國政府而言,這都不是良好趨勢。」
其三是打擊創業精神。
中國仍然需要大量人創業,因為中國仍然貧窮。中國 GDP 雖然是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但人均 GDP 仍十分低。以 2019 年為例,若計算以購買力平價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的人均 GDP,也就是經生活指數作調整的收入,中國只有 16,804 美元,排全球第 86 位,位處南美國家蘇里南 (Suriname) 和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Bosnia and Herzegovina) 之間。而美國與歐盟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 GDP,分別是 65,298 美元和 47,828 美元,分別是中國約 8 倍和 6 倍。
是故中國需要更多騰訊、阿里巴巴一類企業,才能進一步推動國家經濟。如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所言﹕「. . . 從根本上來看,中國要在 2035 年成為全球的經濟與創新強國,仍需仰賴企業家精神和一個充滿活力的市場去推動創新,維持生產率持續增長。」
然而共同富裕的措施似乎傳達一種訊息,即任何創意企業都可在一夜間被推倒。這會令新進企業家卻步。再者,由於投資者意欲受損,初創企業更難找到資金發展,下一個「馬雲」誕生的機會,由此減少。
BBC 引述學者夏明說﹕ 「如果企業家投資乏力 . . . 那麼從長遠來看,目前所謂的共同富裕政策就會變成殺雞取卵,我覺得是很危險的。」
短線影響投資 長遠將是好事?
當然上述憂慮均有一點假設,就是中國不會再推出新政策,解決投資與創業意欲減低的問題。而事實當然是,中國很可能會繼續有政策出台,彌補缺失。
在摩根士丹利的報告,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刑自強就態度樂觀。他指,海外投資者對共同富裕政策或會因短期內「尚未完全理解」而卻步,然而長遠看,共同富裕可能不是壞事。
因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後已經開始放緩。作為解決方案,中國在其 2021 年的「五年計劃」,提出要加強國內消費。問題是中國貧富懸殊嚴重,就算叫民眾消費,許多人也無錢可花。是故在中國經濟結構,消費部份只佔整體經濟很小。以 2019 年為例,比例為 38.79% ,而許多人均收入與中國相近的國家,消費佔整體經濟的比例可達 55% 至 60%。
牛津大學中國中心副主任 George Magnus 早前接受《立場》訪問時,就曾指中國要加強國內消費,需增加國民收入比例,例如推出「大型社會福利計劃」或「大型收入再分配計劃」。
共同富裕措施就是這些計劃。「共同富裕」的目的是擴大中產階層,這有利推動國內消費。若推行順利,它將成為中國經濟急速發展後,繼續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
挑戰西方國家自我認知
就字面看,「共同富裕」的願景是美好的,但能否實現,仍有疑問。中國已經用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向世界展示出一條異於西方民主的道路,政治學者目前仍為這條道路是否可行而爭論不休。如今中國又以「共同富裕」,再次展示自由市場經濟發展以外的另一可能,或不可能。新一場激辯也許即將發生。《每日鏡報》一段引文,可以為未來展望做個總結﹕
「中國當局近期大力干預引起的市場反應,讓人對中國經濟今後發展產生重大疑問:究竟中國經濟是因政治得當而持續增長,抑或『儘管政策很糟糕卻依然持續增長』?問題的答案將具有深遠意義,對於西方國家的自我認知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