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份國家原本因疫苗接種率提高、每日新增確診感染人數降低而放寬防疫措施,但全球 COVID-19 疫情因變種病毒株 Delta 而惡化,多國感染人數回升增加醫療系統壓力;封關「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成為現階段很多國家面對的難題,新加坡、澳洲與新西蘭等國都先後指「清零」不可行,已決定或將會考慮與病毒共存,盡快讓國民過正常生活。

各國到底應選擇「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可能人類無一個全球通用的策略,但以下剖析的數個國家及地區的疫情與一些報告、學者說法,或會提供一些答案。

以色列

至今已有逾 61% 成年人口完成接種兩劑疫苗的以色列,6 月上旬因疫苗接種率增加而取消所有社交距離措施,然而隨著 Delta 在該國肆虐令感染人數回升,逼使政府重新收緊防疫措施,並考慮所謂「軟抑制 (soft suppression) 」的與病毒共存政策,盡可能減少限制,避免第 4 次全國封鎖進一步損害經濟。

總理納夫塔利·貝內特 7 月時表明,政策有一定風險,但考慮到經濟等因素,形容「這是必要的平衡」。當中的措施包括監測感染者、鼓勵民眾接種疫苗、增加快速病毒檢測、重新強制在室內戴口罩,並對所有抵達以色列的人進行隔離;為了應對 Delta ,該國也落實了為 30 歲以上人口接種第 3 劑疫苗的計劃。

新加坡

新加坡曾被視為全球其中一個「防疫模範生」,全國更有 76.1% 成年人口已完成接種疫苗,但 3 月起包括外籍勞工宿舍感染的群組爆發、至今每日仍有數十確診感染個案。

新加坡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聯合主席顏金勇、黃循財和王乙康 6 月已指, Delta 傳染力高令新加坡「清零」有一定困難,與其追求零確診,新加坡會選擇採取積極的篩檢策略,擴大追蹤範圍、找出密切接觸者及隔離等,把形成大型感染群的風險降到最低。

衛生部長王乙康本月亦宣佈,自 10 日起新加坡將邁出「與病毒共存」的第一步, 19 日起已進入第二階段,各項社會活動規模再擴大,民眾到公共場所也不用再量體溫;多達 50% 的員工可以返回工作場所;景點、郵輪、博物館及圖書館的營運容量增至 50% 以上;戲院、現場表演、體育賽事、婚禮等活動規模增加至 1,000 人,大前提是参加者均已完成接種疫苗。

王乙康又表明,到 9 月初若該國有 80% 人口完成接種,且重症病患情況仍受控,就可進入「過渡期 A」,進一步放寬經濟、社會和旅游活動。民眾可恢復更正常生活,生計也得到更好保障。而對於未接種者,當局將通過在安全管理措施方面的差別待遇來保護他們。「過渡期 B」則為達到「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但要有足夠的把握才會繼續開放至此階段。

日本

正舉行殘奧的日本抗疫措施一直為人詬病,全國完成 COVID-19 疫苗接種率至今只約有 41% 。截至 8 月 23 日的 7 日平均新增感染個案達 22,786 人,是亞洲疫情相對較為嚴重的已發展國家。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醫療政策特任助教坂元晴香指出,日本與其他國家最大的策略不同,在於不追求病毒核酸檢測數量,因為當局不想分薄醫療資源,以及有大量人口湧至診所或醫院增加感染機會。日本亦認為病毒核酸檢測數量多,對控制感染人數的效用有限。所以,日本抗疫方針主要是防止群組感染,並重點追蹤相關接觸者。

坂元晴香又指,日本抗疫措施主要是公眾自發而非配合政府要求而自我約束,因為二戰期間法律嚴厲而缺乏制衡,日本出現強烈反對政府擁有強大強制力的傾向,特別是不要干涉普通民眾的生活;即使在緊急情況下,日本政府干預個人生活的權力,也受到憲法和法律的限制。例如《傳染病防治法》是在最大限度考慮個人人權的情況下制訂,即使是為了傳染病防治目的,也限制了政府干預人民生活的權力。

台灣

台灣曾是另一個「防疫模範生」,曾 250 多日無本土確診感染個案,但本年 4 月因華航機師確診病例接觸者走入社區,導致多個群組爆發重創台北市、新北市多個地區,社區篩檢站出現人潮、醫療資源與人力出現排擠效應、甚至院內感染情況。當局最終在 5 月 19 日將全台灣防疫警戒等級提升至第三級嘗試清零,至今警戒等級降至二級,但海外人士例如學生仍無法獲簽證或被管制入境。由於長期無本土確診感染個案,台灣的疫苗使用極低,在疫情大規模爆發後許多地方政府和民間企業表態希望自行購買疫苗,目前疫苗完成接種率更只有 3.3% 。

CNN 日前指若台灣繼續推動「清零」策略,台灣恐變得越來越孤立,並以澳洲和新西蘭為例,有些國家可能會放棄該策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則澄清,清零並非台灣的目標,「但方向不變,還是要把所有病人盡量找出來,避免社區傳播」。他又強調,台灣經濟並未因策略受影響,反而要藉這項政策讓台灣的內需市場復甦。他指出,要恢復台灣內需市場,就需要讓民眾能正常生活,市場恢復活絡,並以此架構計劃未來防疫措施。

經濟學人智庫:「清零」策略變得難以持續

事實上,經濟學人智庫 (EIU) 上月發表報告指出,亞洲部分國家及城市的「清零」策略取向將變得難以持續。假如這些國家及城市未能恢復通關,將可能令其商業中心地位永久受損。

該報告指,「清零」策略為亞洲經濟體帶來經濟效益,經濟表現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優於其他國家,因此在 2020 年亞洲的經濟衰退程度比其他地區更小。如果其他國家都採用類似策略,或者有其可持續性,但隨著英國全面放開,北美和歐洲在內等大多數其他國家 COVID-19 已成為風土病,當地居民已習慣與之共存,加上大規模疫苗接種和逐漸達至群體免疫,這些國家正逐步取消社交距離限制並減少邊境管制,可能會釋放大量被壓抑的需求。 EIU 因此認為亞洲經濟體繼續「清零」策略會削弱經濟活動,剝奪這些經濟體從國際旅客及學生流動恢復中獲益的機會。

「清零」策略的負面影響亦已經開始顯現,例如各國都加強檢疫限制,不允許船員上岸,全球航運業都處在船員輪替的危機之中,而對全球供應鏈來說也是危險時刻,因為全球約 90% 貿易都由船舶運輸,船員危機正在擾亂石油、鐵礦、電子產品,甚至快餐店薯餅在內的一切供應。

EIU 指,香港、澳門、新加坡這些極為依賴國際貿易、商業和旅遊業的經濟體,對於「清零」策略帶來壓力最大。如果他們長期無法作為貿易樞紐,企業可能會選擇回流本國。相比之下,中國「清零」策略帶來的壓力最小,持續時間也可能最長,因為中國有較大自給自足的能力,因此對恢復通關最為謹慎,中共此前已表示,最早 2022 年中才考慮正常通關。

袁國勇:「清零」和「與病毒共存」兩者並不矛盾

《明報》今日刊出由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等三位學者共同撰寫的文章則認為,「清零」和「與病毒共存」兩者在香港並不矛盾。三位學者明言, 1 宗輸入個案漏網就能出現大型社區爆發,本港現需維持「圍堵清零」的目標並非為撲滅 COVID-19 ,而是爭取時間為全民接種疫苗。因為當外國不能實現清零,香港亦難以長期保持零確診。他們又認為,如香港不及早開關,恢復與內地和國際社會的經濟活動,香港將無法生存。(另文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