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素材來源:Pan Xiaozhen @Unsplash

疫情期間,學校多次停課,學童要整天留家用視像上堂。中大醫學院在疫情間招募 709 名 6 至 8 歲兒童,跟進 8 個月後,估算每年新增近 3 成人有近視,而疫情前年增長只有 12%。度數方面,疫情間小朋友近視度數亦平均增加 80 度。醫學院指,疫情時小朋友每日用電子屏幕時間,平均每天高達 7 小時,建議學童即使上網課,可用較大屏幕,亦應利用日光閱讀,及多些到戶外活動,放鬆眼球。

平均近視度數年增 80 度

709 名 6 至 8 歲兒童,是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於 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 月招募,並跟隨 8 個月,了解他們的視力發展,當中 576 名小朋友無近視。醫學院亦早在 2015 年招募 1,084 名同年齡層的兒童,在 2020 年 1 月前已完成 3 年跟進,作為研究的對照組。結果顯示,576 名無近視的小朋友,疫情後 8 個月有 112 人患上近視,即有近 2 成人。

研究估算全港因此每年新增近 3 成人有近視,疫情前的每年增幅只有 12%。在每年近視進展方面,疫情時平均近視增加 80 度,但對照組就只增加 41 度。由於疫情間學童常在家上網課,研究亦訪問學童的學習習慣,發現學童在疫情時平均每日用 7 小時電子屏幕,是疫情前的近 3 倍,戶外時間就少至近半小時。

「望耐咗(屏幕),會有眼水滴出來」

8 歲的 Nicole 疫情前有 400 度近視,可以看到近事物的距離只有 10 至 20 厘米,媽媽指當時未及發現,得知時女兒已看不到課室黑板。到疫情爆發後 8 個月, Nicole 近視已達 525 度,她指「望耐咗(屏幕),會有眼水滴出來」。爸爸就指當時 Nicole 每天用 3、4 小時上堂、亦要網上做功課。 

其後她到中大醫院,獲介紹用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半年後近視受控。醫學院解釋阿托品眼藥水,可減慢 70% 近視加深的速度,改善近視發展。

6 至 8 歲是視力發展黃金期

醫學院指 6 至 8 歲是小童視力發展黃金期,8 歲前如找到眼部問題就可以根治;又指這年齡是近視的開始點,如可及早預防,就可減低併發症,否則年長後深近視就可導致白內障等,嚴重可致永久失明。

院方建議,學童應以適當距離使用電子產品,例如電話 ( 30 厘米)、電子屏幕 ( 40 厘米)、 電視 ( 50 厘米),亦應每日最少用 2 小時接觸戶外環境,放鬆眼球;即使要長時間閱讀,亦應利用日光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