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書店 每周一書】禁片年代
上星期,兩個月後,商經局再公佈《電影檢查修訂條例草案》修例詳情,賦權政務司司長,可撤銷已發出的核准證明書或豁免證明書,被視作香港正式進入「禁片年代」。
禁片從來不是新事。不同時代有不同禁忌,出於政治、宗教、道德的考慮,世界各地歷史上都曾經出現不同的禁片清單。讓我們在進入「禁片年代」之際,回溯禁片的歷史。
序言書室推薦李淑敏的《冷戰光影﹕地緣政治下的香港電影審查史》,講述港英時代的電影審查政策;田園書屋介紹「新中國第一禁片」《武訓大傳》;貳叄書房帶來「十大禁片之首」《索多瑪120天》的故事;解憂舊書店亦以梁良《看不到的電影:百年來禁片大觀》,訴說自1915年以來中外被禁電影的歷史。
序言書室:李淑敏《冷戰光影﹕地緣政治下的香港電影審查史》
最近國安法延伸到電影審查,令人回想起電影審查在港英時代的悠久歷史。要說箇中來龍去脈,恐怕必須細讀李淑敏的《冷戰光影﹕地緣政治下的香港電影審查史》。顧名思義,本書作者從香港事例中,認為電影審查並非鐵板一塊,而是有社會文化的脈絡,而香港更與冷戰時代中港台的地緣政治格局有關,這尤其與港英殖民地政府處於共產中國邊陲的尷尬地緣位置,以及華人社會團體及中共駐港團體的聲音有關。早於40年代末,英國殖民地部就參與了香港電影審查政策,而在六十年代,當時香港人只有二百多萬,但每年電影觀眾入場人次就高達六千多萬,可見電影對香港民眾的影響至鉅。當時的電影審查以政治審查為主,針對情色與暴力內容的道德審查為輔,針對電影不限於中港台電影,也包括相關題材的外國電影。在不同年代,審查也有不同的基調﹕如在50年代,大陸共產化已成事實,倫敦與北京建交,港英政府一改40年代末嚴審親共電影的方針,審查台灣電影的「反共」內容,然而亦會派員到播放中共電影的戲院,監視觀眾反應。而針對中共意識型態的鉗制,則集中於電影中的軍事展示會否影響社會,《紅色娘子軍》亦因此被禁。港英政府的電影審查政策十分微妙,主要關注點除顧慮到英國與中共外交關係外,還考慮電影會否引起社會動蕩,社會動蕩因素也解釋了對暴力內容的禁制﹔而情色內容則主要顧及到華人社會倫常。書中也提及到1967年的左派暴動,如何導致港英政府自70年代起,改為更重視道德審查。然而,所謂的「電影審查」其實沒有一貫標準,很多時候往往莫衷一是,而「道德審查」尤其模糊。眾所周知,直到九十年代,香港才訂立電影三級制,然而早於六十年代已有人提倡設立電影級別。《冷戰光影》讓我們得知香港電影審查制度一直沒有固定的準則,但所謂「親中遠台」的方針亦其來有自。回顧當今國安法實施下,我們亦可以預見,以後的電影審查制度仍存在大量灰色地帶。
田園書屋: 瞿旋《武訓大傳》
說到禁片,不得不提七十年前被冠以「新中國第一禁片」的電影《武訓傳》,當時中共剛剛奪取政權不久,百廢待舉,最高領導人毛澤東卻在此時發起了一場大批判運動,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將影片定性為「毒草」。他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題為《應當重視〈武訓傳〉的討論》的社論,嚴厲批評了對武訓及電影《武訓傳》的讚揚。令這部當時甚受歡迎的電影遭到舉國批判,成為中共治下的首部禁片。一部本為普通影片因為一場政治運動變得不再普通,批判前後持續了一年多,給電影藝術創作的發展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並徹底改變了整個中國電影史。據統計,1950年,拍攝的國產劇情片29部,而1951年僅有1部。另外,全國將近3/4的國產電影都是私營企業拍的。當時主張公私合營,但私營電影企業不願意,批判《武訓傳》後,全都乖乖就範了。
《武訓傳》遭遇的變遷是中國大半個世紀以來思想文化領域內變化的一個縮影,它的影響在後來已經超出了影片本身,意識形態領域乃至全社會震動了幾十年,影響了幾代人。人們不難發現當年這場全國性大批判運動的真實用意,其實並非僅僅針對電影界、教育界和文化界,它同時亦為其後來一場場的政治運動做鋪墊。批判《武訓傳》是名,進行知識份子思想改造才是實。
九年前,《武訓傳》正式發行正版DVD,此舉被不少人視為「解禁」的標誌。而作家瞿旋歷時3年完成的長篇小说《武训大传》巳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瞿旋表示,之所以為武訓作「大傳」,因為受到其精神的感動與感召,武訓在苦苦尋找的是社會變化的文化基因,我本能地感覺到他擔得起這個「大」字!
若干年後,香港的文化界和電影界會不會也來「撥亂反正」,說上述這番話呢?
貳叄書房:薩德侯爵《索多瑪120天》
《索多瑪120天》被喻為十大禁片之首,被網友稱為人類史上最變態的一部電影。這次要介紹的,就是它的原著小說,由薩德侯爵書寫的《索多瑪120天》。這本書非常「重口味」,講述四位有錢人為了滿足私慾,將一班人帶去人跡罕至之地度過一百二十日非常恐怖、荒淫的日子。內容不乏斷手斷腳、食糞、亂倫、人獸……
作者是一位非常具有爭議性的暢銷書作家,一生犯下多種惡行,強姦、雞姦、毒殺妓女等等。佢的著作在19至20世紀被審查、列為禁書,在2017年才被法國政府肯定其作品為「國寶」。他一生大部分的時光都係監獄之中度過,而這本書也是在監獄完成的。
薩德的作品雖然充滿住殘忍、犯罪、性等等情節,但都有不少經典之作。他的作品以反思人性黑暗為主,背後也有一套哲學理念,「如果大自然有意讓人生下來就端莊,那她就不會讓人生下來便赤身露體。」
解憂舊書店:梁良《看不到的電影:百年來禁片大觀》
現今社會環境,題材不合政府的電影受阻撓是預料之中。除了中國内地,世界各地皆有電影或因政治、宗教、道德等問題,有些還是意想不到的原因,未能在當地上畫。台灣資深影評人在報章專欄撰寫自1915年以來中外被禁電影的故事,介紹了近二百部禁片,後來結集成書—《看不到的電影》。這可是上世紀百年禁片史,透過各地電檢能了解文化和思想差異,作者認為透過討論禁片,可以歸納出一部世界社會史。他還在附錄告訴讀者哪裡買禁片。當然現在要看禁片很容易,所為禁片只是未能在戲院內播放而已,人們看電影的習慣已改變,政府禁上畫只是間接為電影宣傳。順帶一提,公共圖書館沒有進這本書,也是看不到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