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 VS 懷緬 香港藝術家作品赴英展出反思殖民主義
去年多國爆發 Black Lives Matter 浪潮,有示威者在街頭拉倒殖民主義者雕像,引起西方自我批判其殖民主義歷史。另一邊廂,今日的香港人對「殖民」二字,無疑有很不一樣的情感與想像──包括懷念。兩種「殖民」態度會碰撞出甚麼火花?最近一個在英國 Powell-Cotton Museum 舉行、展出香港藝術家尹麗娟與劉逸偉作品的展覽,就製造了這樣的討論機會。
雖然展覽在英國舉行,但疫情關係,全部內容均放上網,香港觀眾亦可參觀。
Black Lives Matter 掀起批判殖民主義浪潮
展覽的背景,可追溯到去年 5 月,黑人弗洛伊德 (George Floyd) 被白人警員 Derek Chauvin 跪頸致死一事。當時事件觸發歐美多地的 Black Lives Matter 示威。在多個國家,社運人士遊行集會表達訴求之餘,亦將一些被指曾涉種族歧視或實行殖民主義的偉人雕推倒、毀壞。
如在英國 Bristol,一座 17 世紀奴隸商人 Edward Colston 的雕像就被扔進河道。Edward Colston 雖是一名英國商人、國會議員和慈善家,但同時也是一名奴隸商人,曾將逾 10 萬名非洲人賣到美國及加勒比海。過去一直有人要求移除雕像,未果。在今次它被丟入水前,網上已有聯署要求拆像,超過 11,000 人聯署。又有民眾於倫敦國會廣場,在首相邱吉爾銅像下的名字噴漆,寫上「曾是種族主義者」,又在其腹部綁上抗爭標語。行動者指邱吉爾曾歧視印度人,及對 1943 年印度大饑荒見死不救。
Black Lives Matter 令博物館欲解殖
這便是 Black Lives Matter 的浪潮對 Powell-Cotton Museum 造成影響。
這座位於英國根德郡 (Kent) 濱海比爾琴頓 (Birchington-on-Sea) 的博物館,本是展示探險家 Percy Powerll-Cotton 及其家族藏品的地方。這些藏品包括動物標本、世界各地包括中國的古董等。博物館所在地 Quex House 歷史則可追溯至 15 世紀初期。
背負著深厚的英國歷史背景,Powell-Cotton Museum 去年公開宣布﹕「我們認識到我們的藏品蘊含著種族歧視與殖民鎮壓,我們希望為過去的行為道歉,亦知道只是道歉不足夠。」因此,該博物館發起名為「重新想像這博物館 (Re-imagining the museum)」的計劃,以「為我們的博物館解殖,及重新展示其藏品。」
今次名為 No Interdependent Origins 的展覽,就是解殖過程的一環。
這也是 Powell-Cotton Museum 首次與當代藝術家合作。展覽由英國藝術單位 The Ceramic House 與 Powell-Cotton Museum 合辦,由策展人 Kay Aplin 與 Joseph Young 策劃。所有內容均可在 The Ceramic House 網上觀看(網站及實體博物館開放日期詳見文末)。
展覽中,香港藝術家尹麗娟與劉逸偉,分別與英國聲音藝術家 Emily Peasgood 及 Dan Thompson 合力創作。本來計劃包括藝術家駐場,但因疫情,尹麗娟與劉逸偉只能在香港遙距參與,而 Peasgood 與 Thompson 則為二人在當地收集物料、影像與錄像,並自行創作其作品。
尹麗娟燒製《彩色香港》陶書
尹麗娟與 Emily Peasgood 的作品名為 Vanished History,藝術家將香港歷史及歷史照片研究者高添強著作《彩色香港 1940s-1960s》、《彩色香港 1970s-1980s》,及圖片集《香港走過的道路》,每頁抹上泥漿,經過燒製,紙張化作灰,泥漿燒成陶,變成一本沒有字的「陶書」。
尹麗娟過去已有燒製「陶書」的作品,如去年於香港藝廊 Touch Ceramics 展覽「她們在香港做陶」展出的作品 Fragile History,當時燒製的書目為 2003 年與 2008 年的《黃頁》。不過在今次展覽,策展人將陶書放在 Quex House 的一個圖書館,令她的陶書與 Quex House 內真實的古書對話,產生強烈的場域特定性 (site-specificity)。
尹麗娟在展覽網頁形容,她在其「陶書」作品與博物館收藏物件、書寫及解讀歷史有共通點。她又指,自己在港英時代長大,1997 年後香港的政治與文化都有改變。她並說,2014 年對香港是很關鍵的一年。在這一年,許多香港人爭取民主,讓她「產生一種強烈的懷舊感 (nostalgia)。」《彩色香港 1940s-1960s》與《彩色香港 1970s-1980s》正是她在雨傘運動期間遇上的書,當時的香港讓她想念,並形容當《香港走過的道路》的書頁被陶泥一頁一頁覆蓋,觀眾就如看到「我們的歷史一片一片消失」。
Emily Peasgood 則展出 3 部錄音作品,探討四名與 Powell-Cotton Museum 有關的女性故事,她們分別是 Hannah Powell-Cotton (1881-1964) 及其三名女兒 Diana (1908-1986), Mary (1910-1998) 及 Antoinette 'Tony' (1913-1997)。Peasgood 表示,這些女性在博物館中被「消失」,因為其歷史地位不受重視。
劉逸偉拍攝「崩壞的終審法院」
劉逸偉的作品 Mute Tumult of Memories,則以香港 4 樣與英國統治有關的物件為題﹕終審法院、和平紀念碑、英式皇冠郵筒及天星小輪。他為每件物件製造兩件陶雕塑,一件以厚重的釉覆蓋,令細節變模糊,放在展廳展出;另一件則未經燒製,直接放入水缸,雕塑在水中崩壞。藝術家全程拍攝,快鏡讓觀眾見證,再倒播使雕塑「復原」。
劉指,陶泥及釉的特徵與變化有一種隱喻性的意義,反映他對這些物件的記憶,及他對香港近年變化的批判觀點。
Dan Thompson 的聲音及文字作品 Ancient Water 啟發自劉逸偉的作品,探索與水相關的歷史,當中有提及香港殖民時代的背景。
策展人﹕為突顯香港藝術家作品 推翻原先意念
兩位策展人接受《立場新聞》訪問時表示,展覽緣起自 The Ceramic House 的念頭。二人本來想做與中國風 (Chinoiserie) 物品有關的展覽,故聯絡英國多家相關博物館,後得到 Powell-Cotton Museum 的回應,終洽成今次計劃。
2019 年,二人開始計劃這個展覽,並向認識的香港凱倫偉伯畫廊 (Karin Weber Gallery) 尋求意見。畫廊遂向他們推介當時其代理的藝術家尹麗娟與劉逸偉。
策展過程中,Kay Aplin 與 Joseph Young 沒有對藝術家設太多框架,任由他們創作。最終二人交出的成品,都以香港人的角度回應了英國殖民時代。Kay Aplin 指,儘管他們沒有要求藝術家探索香港現時政治狀況,但很高興尹麗娟和劉逸偉以此方向創作。「他們的作品一方面緊扣博物館館藏解殖的主題,另一方面反映他們現時的生存狀況。」
策展人認為,二人最終交出的作品比預想還要優秀,亦因希望突出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內容,策展人甚至推翻原來計劃,放棄在展覽加入中國風物品的內容。
有趣的是,當博物館本身嘗試反思英國殖民史,並進行自我批判,在一些人看來,兩位香港藝術家的作品卻隱約傳達一種對殖民時期的懷舊 (nostalgia) 之情。問到作為英國人的策展人對此有何看法 ?二人回答得非常小心,坦言自己認識很少,並非殖民主義的專家,只覺得藝術家的介入很有意思。
然而 Young 說﹕「他們並非在攻擊殖民主義,而是在處理消失的感覺。某程度上,你可以將作品視為消除香港殖民系統,也可以在今日的香港政治氣候中,消除今日的香港。」他亦提到現在的 BNO 移民潮,「就是因為有過殖民管治時期,所以英國才會為人們(香港人)提供一條不一樣的路...這些事情都是交織在一起的,非常難解。」
NO INTERDEPENDENT ORIGINS
地點﹕英國 Powell-Cotton Museum (Quex Park, Birchington, Kent CT7 0BH)
展期﹕8 月 24 日至 10 月 31 日(僅下列時間開放予公眾參觀)
8 月 24 日、27 日;9 月 14 日-17 日、19 日
展覽網站﹕https://www.theceramichouse.co.uk/interbeing-no-interdependent-origins/
*展覽是另一更大項目 Interbeing 一部份,此項目為英國與華人藝術家合作的陶瓷 X 聲音藝術企劃。Interbeing 其他活動,還包括與其他中國陶藝家合作的展覽,以及錄像放映會等,詳情參閱展覽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