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棄貓:關於父親,我想說的事》(背景圖片來源:Chromatograph @ Unsplash)

「一滴雨水,也有一滴雨水的心思。有一滴雨水的歷史,有將其傳承下去的一滴水的義務。我們應該不要忘記。」這是《棄貓:關於父親,我想說的事》裏,很觸動我的一段話。

記憶的傷痕又在刺痛。不,其實這兩年來,當每一天看新聞報道,用心把所有事情聽進去,都會有一種連帶的痛楚。沉鬱的心情無法紓緩時,我愛看書。一個人在作家的文字裏抓住現實中不曾屬於自己的重心,試圖在潛意識中成為自己的依靠。希望能在裏頭得到一點平靜,又或者可以從一個扭曲的世界,暫時到達書本裏的安全地帶。

於是又重看了村上春樹去年的作品《棄貓:關於父親,我想說的事》。一百多頁,清脆精巧,以村上春樹自傳短篇散文,搭配台灣插畫家高妍的畫作而成。借兒時與父親棄貓的共同經歷,開始抓住那道記憶的繩子,繼續挖更深。回想父親的歷史,思索對於此刻的「我」之間的融合與連結。村上春樹的父親年輕時很有魅力,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愛好文學,卻在學生時代被召喚當兵。經歷戰爭,親眼目睹殘害殺人的事,靈魂在動盪的日子裏只能被赤裸鞭撻;因為有所堅持,才會猛然掙扎。村上春樹的父親也有不能輕易提起過去的時候。往後,他以自己一套方式繼續生活。認真讀書,依舊創作俳句,成為教師,每天早晨閉眼念經,是他對自己要求的「日課」……讀父親寫的詩句時,村上感到他埋藏在裏面坦白的心情。文字也許是亂世中能讓村上父親歇息的地方。

這篇作品是村上春樹獨有的私人經驗,讀起來卻隱隱感覺似曾熟悉。也許是關於記憶、故事和事實傳承這回事?村上春樹憑敏銳的觸覺和觀察力,將父親的經歷對自己成長,甚或存在的影響,以梳理思緒的步法寫成文章。他的感悟以小見大,說穿了個人對於歷史,以及歷史對於個人的意義。他將每一個人比喻為大雨中無數雨滴的其中一滴,因此說了開首那段關於雨水的話。奇怪的是,讀到這裡,我想起了吉野源三郎寫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裏,小哥白尼在看到下雨時,也說著人是小小水分子之類的說話。人是世上的分子,時漲時退。所謂歷史洪流,其實也離不開人群,離不開每一個擁有獨立思考的生命體,離不開現在。因為歷史圖鑑,正是以一塊又一塊個人日常生活的風景合拼而成,而每一塊都有連結的部分。生命影響生命,很老套吧?可是傳承就是這麼一回事:「歷史並不是過去的事情。那會在意識的內側,或無意識的內側,化為有溫度有生命的血液,不容分說流向下一個世代。」包括時代中的的痛與堅持,快樂與悲壯,都會一滴不留,流傳下去。

或許有關這個時代的記憶,就像那隻曾被遺棄的貓。在你不察覺的時候,牠便很爭氣地跑回原地,靜待你開門後吃驚的模樣。一種會流動的,多麼有韌力的記憶和意識,怎麼可能憑歪理與強權就能毁掉呢?眾人的記憶啊,請你一定要持續頑強地影響著每一位依然活著的人。

 

原刊於作者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