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涌的千禧校舍
那天在東涌逸東邨遊走穿梭,於逸東街迴旋處遠處看到前方有兩座仿如弧形街角樓的建築物。兩座建築物的外型顏色差不多一模一樣,遠看似是一對,但近看竟是兩間不同的學校,左邊是救世軍林拔中紀念學校,右邊是教聯會黃楚標學校。差不多一模一樣的外觀,配上不同的校徽與名稱,加上建築物中間的蝴蝶藝術雕塑品,形成一個差點點就完全左右對稱的街景。
其實這種校舍設計叫「千禧」或「Y2K」校舍正式名稱為「(2000 年設計模式」),是教育署及建築署於 1997 年底至 2005 年推出的新款標準校舍設計,亦是香港最後一款標準校舍設計。
千禧校舍的上一代為「靈活式校舍」,於 1990 年至 2001 年間落成。靈活式校舍可以在較早落成的富東邨內找到。富東邨於 1997 年落成,是東涌新市鎮內首個公共屋邨,以配合赤鱲角國際機場的發展,為在機場工作的人口提供住宅和各項社區配套。靈活式校舍的特色是中、小學校舍設計較為統一,可因應中、小學學額需求,以低成本改建互換,以便應付當時東涌新市鎮人口結構的改變。
到了千禧世代來臨,科技急速發展與普及,同時,香港正邁向知識型、高增值的經濟體系,教育環境和質素因而更受關注。政府因應需求,對教育事項投放更多資源,全面提升各級學校的設施,並推出新型的千禧校舍。
相比起前幾代的校舍設計,例如 1950 年代簡陋的天台學校,以至上一代的靈活式校舍,千禧校舍已不只是一個純粹要滿足膨脹學生人口、以最經濟的方式擠出來的空間,而是開始考慮到中、小學的不同需要。在設計上,中、小學校舍不再統一,而是分別為「L」型和「U」型的建築,校舍亦有更大的可用面積,改善了老師的休息和工作環境,更增設了語言室、電腦室和多媒體教學設施等,以提高學生的資訊科技教育和語文能力。此外,政府更有史以來首次允許辦學團體參與校舍設計,希望校舍能真正切合學生的學習需求。
然而,由於標準校舍設計始終仍是一種由上而下、有諸多局限的設計,所以自 2005 年起已被廢除。而後,辦學團體開始可以主導校舍的設計,千禧校舍的設計亦變得更有自由度和獨特性。
標準千禧校舍的設計雖已過時,倒模式的外貌也不怎樣出眾,但其實建築物樸素裝潢的背後,亦反映著一種時代性的設計思維。這意外的建築美感,不但點綴了看似日常不過的屋邨風景,更見證了香港人口需求的變遷和新市鎮發展史的座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