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物的深水埗欽州街 51 至 53 號戰前唐樓,外牆日前搭起棚架,引起關注業主是否準備清拆這幢香港少數保存得較為完整的第三代戰前唐樓。《立場》記者今早 (4 日)前往查看,有居民表示,相信搭設棚架是恆常維修,未有收到任何遷拆通知。

《立場》記者今早所見,唐樓地面位置有數根鐵柱支撐著騎樓,惟隱約可見三層露台的通花磚已消失。唐樓由今年 5 月離世的「舖王」鄧成波持有,翻查資料,屋宇署早於 2017 年 12 月已批出欽州街 51 至 53 號的建築圖則,獲准發展 1 幢 25 層高的商住大廈,總樓面約 2.16 萬方呎。

資料顯示,欽州街 51 至 53 號唐樓興建於 1932 年,為兩幢相連的樓宇,樓高 4  層,屬典型的下舖上居結構。樓宇採用新古典風格興建,在每戶的「大騎樓」外牆上,有兩條柱以愛奧尼(Ionic Order)柱式設計,屋頂上還有一個三角楣飾的設計,集古希臘和羅馬的建築元素於一身。據記者觀察,延伸出路面的騎樓,中間部分明顯向下傾斜,現時依賴三根鐵柱支撐,附近牆身亦見有裂痕。

工人:清除商舖內僭建物

有居民表示,地面的支撐鐵柱已出現數個月,但外牆的棚架則在最近幾天才搭起,估計是恆常檢查,未有收到任何清拆通知。而根據棚架張貼的「建築地盤安全規例」顯示,棚架開始施工日期為 8 月 30 日。記者在場觀察期間,地面的右邊鋪位內有工人工作,他表示自己由業主聘用,透露早前屋宇署向業主發通告指地面兩間商舖內有僭建物,必須清拆,現已進行近一個月。工人又解釋,外牆不時有石屎剝落,或會擊傷途人,估計棚架是用作恆常維修。

唐樓門口兩龍柱子以愛奧尼柱式設計,保存尚算完好。

香港現存保存完整騎樓的戰前唐樓屈指可數,評為一級建築物的更為罕有,位於深水埗 51 至 53 號的這幢單幢式唐樓,每層露台設有柱廊,別具特色,可惜現時露台的通花磚已經消失。另一特色要數屋頂的山牆刻有 1932 的年份,惟隨歲月漸去,石屎剝落亦難以看清數字。門口大閘雖已見鐵銹漬,但仍不失其古典格局的韻味,鐵閘兩旁有愛奧尼柱支撐,頂部半月形的樓梯通風口亦罕有未被遮蓋,而該處橙白色的油漆明顯較新簇,似後來加工油上。

法例並未規定評級為歷史建築的建築物不可拆卸,而歷史建築分為三級,一級最高,定義是「具特別重要價值而可能的話須盡一切努力予以保存的建築物」,未知政府有沒有盡一切努力保存這幢珍貴唐樓。

露台的通花磚已經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