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不出聲 — 舞台劇《石牆後的彩虹》觀後感
【撰文:麥子;編輯:Emily、Beth】
《G 點電視》台長按:撰文義工為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碩士研究生,熱愛繪畫、舞台劇、電影及文學,曾任 G 點電視十周年微電影《早餐》編劇、香港藝術中心「文化按摩師」藝術計劃學員及藝文記者。義工曾提出這篇涉及負評同路人的觀後感會否不太適合以 G 點名義刊出,但看過文章後,完全感受到義工對藝文創作及同志運動的熱誠,反倒很希望給 《石牆後的彩虹》的團隊看到,深信藝術創作及社會運動都能承載受眾的正反意見。
一套舞台劇,有兩種情況可以令一個觀眾在完場後「講不出聲」:一是作品實在太好,震撼得令人說不出話;二是作品太不理想,令人萬般無言,不知應該從何批評起。不幸的是,我在七月尾看的《石牆後的彩虹》,正屬於後者。沉澱了一些日子,我總算梳理了自己對該劇感到失望的緣由。
探索同志運動源起 野心太大劇情零碎
以著名 1969 年美國石牆事件為藍本,《石牆後的彩虹》重新演繹了這件被視為美國當地、乃至全球同志運動起源的關鍵事件。作為一套建基於真實歷史的舞台劇,編劇選擇以講述多個獨立人物故事的形式呈現當時同志社群的眾生相。然而,除了「第一次與愛人去同志酒吧卻意外被捕」的 Matthew 支綫有比較多場口、詳細交代其故事的情節發展外,其他人物故事多是以一幕帶過,如已婚警官透露自己同志身份、神父悼念被虐殺的同志等,頗有走馬看花之感。在這人物眾多的戲劇設定之下,編劇其實無法兼顧所有人物形象之構成,而戲劇情節也變得鬆散破碎,實為野心太大之過。
沉浸模式新鮮 對白過於說教
其次,劇中充斥著的口號說教式對白使人興味索然。的確,藝術和政治從來密不可分,歷史上也不乏劇作家以其作品傳遞政治訊息的例子,但高下便在於其表現手法的獨特性,而這亦是個人認為政治宣傳和藝術作品的界限分別所在。就《石牆後的彩虹》而言,當製作團隊選擇以沉浸式劇場形式、即在一間同志酒吧而非傳統劇院上演此舞台劇時,其戲劇呈現模式確實有其創新之處(一開始我亦是被這點吸引而決定買票觀看);但遺憾的是,該劇的對白卻是以最陳腔濫調、直白說教的方式表達其平權訊息,例如人物在對話過程中突然說出 “love is love”,以及劇中多次引用聖經金句等。而在最後一幕,演員更是邀請觀眾加入一場遊行,揮動手中彩虹旗和高叫爭取平權的口號。置身於遊行隊伍中,我不禁想道,當下觀看的劇和從前參加的遊行、平日看到的政治宣傳文字有甚麼分別?如果沒有分別,這部劇的藝術意義究竟何在?因此,相較於團隊所希望達到的沉浸式劇場效果,作為觀眾的我,思緒最後卻從舞台劇抽離開去。
石牆刻畫較片面 情節針對性不足
最後,回到《石牆後的彩虹》的一大重點 — 對石牆事件的刻畫,全劇對此的描述和探討又比較片面、不深入。為免自己因缺乏對此事件的認識而無法完全掌握舞台劇的内容,我在觀劇前一晚特意上網閲讀了關於石牆事件的歷史資料。然而,結果是我多慮了。在一開始,舞台劇嘗試重演石牆事件的爆發,即當年警察突擊石牆酒吧、警民之間發生衝突、警方拘捕大量同志的過程。但隨著情節發展,舞台劇卻把重點放在劇中虛構人物的個人故事之上,而非石牆事件的往後發展,即之後持續數晚的示威、同志如何抗爭、成立爭取同志權益政治組織的經過等。不能否認,劇中的人物故事情節多少反映了同志在那個年代所受到的歧視打壓,但對於探討石牆事件此歷史本身終究缺乏針對性,尤其是悼念在 90 年代同志虐殺事件中逝世的 Matthew Shepard 一幕,更是與石牆事件相距甚遠。
反思運用歷史方式 容讓作品自己說話
固然,舞台劇取材自石牆事件,並不等於編劇一定要以此為主題,詳細講述它的發展 — 劇作的最終呈現便反映了編劇僅視石牆事件為一個開端、故事背景而已,這又或許解釋了其劇名為《石牆後的彩虹》的原因。但正因為編劇選擇了此種運用歷史的方式,舞台劇後面又變得與其他講述同志在任何年代、地方被欺壓的故事的戲劇作品沒有很大分別,無法彰顯它當初決定以此歷史事件為切入點,探討同志平權議題的特殊意義,更遑論進一步討論因石牆事件而爆發的由下而上社會運動能帶給今天世界的啓示。諷刺的是,在舞台劇結束後,製作團隊又向觀眾播放了一段介紹石牆事件經過的紀錄片。比起舞台劇本身,那段紀錄片反而令我對這段歷史有更多認識和思考。
人們常說:「讓作品自己說話。」然而這次,從情節安排,到人物和對白設計,《石牆後的彩虹》誠然無法理想地向觀眾說出它想表達的話來。因此,作為觀眾的我當下看罷啞口無言、講不出聲也是情有可原吧。
原刊於《G 點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