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優雅的陪伴 903 DJ Colin 告別電台 — 廣東歌是我們最好的語言
「你好,我係 Colin。終於嚟到最後一晚。」DJ Colin(麥濠麟)決定告別電台,last day 就選在 9 月 3 日。在節目裡倒數了十日,終於來到此刻,他坐在幽暗錄音間,雙手熟練地在控制面板推上按下,分享最後一次的廣東歌單,忐忑像交出一份精心準備的畢業作品。
如同過去二千多個晚上,音符和歌聲透過大氣電波,乘着夜間涼風搖晃的頻率,滑過深沉海港,越過昏黃路燈,穿過樹葉的間隙,飄進路上奔馳的汽車車廂、溫習的學生房間、努力加班的工廈辦公室,或是盤旋在臨睡前,映着柔和落地燈的床邊,融進長夜的空氣裡。
「做電台一直以來嘅角色,都係陪伴。」這是 Colin 在做了節目好幾年後的體悟,從一開始只想推廣廣東歌的純粹,到後來發現,與聽眾日日年年的相伴中,時光交織結疊進彼此生命中,聽眾見證他的十年蛻變,他也陪伴了一些人的成長。
尤其這兩年,城裡人每日經歷離散,事物人情面目全非,渴切地想在公共媒介中找到共鳴。Colin 嘗試透過每日的選歌、編排、講稿,回應每日的社會情緒,如同極夜寒天裡堆一方溫暖篝火,「同 camping 一樣,堆個火、大家飲下嘢 chill 下,圍個爐暖咗一晚先,之後嘅事之後再算啦。」
放手 找人生不同形狀
Colin 今年 33 歲,大學畢業加入商業二台叱咤 903,至今剛好滿十年。2013 年開始主持個人音樂節目《廣東爆谷》,初時是深夜 1 至 2 時,後來時間表幾番變動,變成平日晚上 9 至 11 時,他也主持了快八年。
他說以前會幻想自己是水,生活是容器,即使在固定的地方,仍可凝結、蒸發或流動成不同的形態。直至三年前,他 30 歲。那年叱咤頒獎禮的主題是「為明日回憶」,他坐在台下,聽着自細喜歡的 DJ 林海峰在台上說,「來緊係叱咤三十周年,30 歲會是怎樣的?是計劃將來,還是緬懷過去?」Colin 感到,這番話不止在說叱咤,也像在說他自己。
從畢業到而立之年,停留在電台像是已很久了,停滯的狀態很安全,每日堅持做節目、鑽研廣東歌,堅持得已成為習慣,他開始害怕習慣會成為懶惰,隱隱感到想有些改變。
於是,他回到浸會大學用兩年時間讀傳理系碩士,到今年初畢業。同時,他的個人音樂計劃「明日之廣東歌」也在去年疫情肆虐時開始實行,將廣東歌的正史野史,整合成 365 日樂壇的當年今日,先是經營專頁,每日在 FB 和 IG 發文,羅列這一天的歷年大小事,例如 1999 年 4 月 30 日,梅艷芳在紅館舉行演唱會,同日 Mirror 成員姜濤出世;1992 年 6 月 1 日鄭伊健推出首張個人專輯《不要哭了》,五年後同一日,Eric Kwok 才第一次踏入錄音室做混音。錯落的時空,經整理排列,形成既有趣又豐富的樂壇編年史。
到今年六月,他更將「明日之廣東歌」變成實體展覽,又推出限量 903 本實體書,排版、印刷、構思內容,由 Colin 一手包辦,推出即大受歡迎,開賣僅十五分鐘已被全數預購。剛過去的夏天,除了完成個人音樂計劃,Colin 還為歌手黃妍的新專輯《九道痕跡》負責影像創作,為黃妍、Supper Moment 的演唱會編排歌單。
他不斷發掘嘗試新事物的機會,過程中愈來愈覺得,人生不止一條路。今年七月,岑寧兒出了新歌《風的形狀》,陳詠謙填的詞,他聽了好多遍,「為了找人生/不同形狀/未知的/放手去擁抱一趟」。風來了,平靜的水面泛起浪濤,在綿密起伏的節奏裡儲存足夠能量後, 他決定離開現狀,辭去工作了十年的 DJ 工作,隨風起航,「係咪可以吹到更多唔同地方,再搵下自己可以變成乜嘢形狀?」
最優雅的距離:互相陪伴,卻互不認識
回想十年前,Colin 拉着他的大學老師、資深 DJ 黃志淙衫尾,走入商台,只覺「幾好玩、幾有型」。初時在志淙的節目幫手,抄抄歌名,後來開始在晨早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當「步兵」,只是為林海峰等主持買早餐,他已興奮得整晚睡不着。慢慢有機會為節目製作 segment,約一年後「開咪」做節目,他覺得電台的獨立工作模式很吸引,從踏入商台兼職第一日,他已立志將來要在電台工作。
2013 年,他開始主持音樂節目《廣東爆谷》,顧名思義,播放 Canton-pop。那時社會有人批評廣東歌詞不達意,今非昔比,一場「填詞人文盲論」掀起熱議,Colin 接下節目之初,只是想多推廣廣東歌,讀文化研究出身的他於是閱讀很多研究歌詞的本土論著,藉着爬梳資料,「惡補」七十至九十年代的歌曲,盡量在節目中混搭經典金曲和派台新歌,「令到啲舊歌,新嘅朋友可以聽到;舊嘅朋友聽完一啲新嘅歌,覺得其實都 ok,係一種咁嘅純粹。」
開始時,他會把整理過的資料在節目中分享,後來發現這方法太「硬」,聽眾不易接受。後來他思考,如何把廣東歌自然地融入到每日的生活裡,在研究了歌曲和歌詞後,結合當刻社會的氣氛和情緒,再透過鋪排與歌曲之間的講稿串連,嘗試與當下社會連結,「我平時度一個 music show,揀完歌,中間諗講啲乜;唔講的,首歌詞會講。我諗嘢的模式已經係咁,明廣東歌或者聽廣東歌的人,就一定會搵到呢啲蛛絲馬跡,其實廣東歌真係最好的語言。」
用他的話說,是找到自己「嗰陣味」,「睇大家睇得最多嘅嘢,之後有咩感覺,需要乜嘢歌去紓緩嗰種感覺,可能就係嗰晚我會揀嘅歌。」
從一開始的純粹,日日年年堅持下來,就成為與聽眾之間的一種陪伴。他常說,電台和聽眾之間,是一種優雅的距離,互相陪伴卻互不相識,「每一日我做好啲,令你聽日繼續聽,咪有嗰個陪伴囉,係年月累積返嚟。個世界無㗎喇,有幾多 channel 你會聽十年?」
只不過,錄音室不是實體店,幾乎沒有人氣可言,DJ 與聽眾像是長期處於一種「神交」狀態,直至他宣布辭職後,私訊和留言像雪片般飛來,「電台嘅音樂節目係講一種 magic,當嗰一日揀啱嘅歌,個聽眾咁啱嗰一刻需要,就會覺得 click 中咗,但係你唔會知。到離職嘅時候,我先知原來,『都有人聽㗎喎。」
聽眾:多謝佢陪咗我好多 moment
「陪伴,的確是這兩個字。」從事公關的 Winnie 自言是《廣東爆谷》的「忠粉」,追聽了六年。上月底 Colin 在 Facebook 宣布辭職,她感到難以置信。9 月 3 日晚上九時,她準時在家中收聽節目,時鐘滴答滴答逐秒倒數,她聽到初代主題曲,C AllStar 的《夜幕天星》,那是當節目還在深夜一時播出時,她在上一份工作深夜下班,獨自回家的日子,乘車到銅鑼灣轉小巴回荃灣,然後再走廿多分鐘的路,身心俱疲,只能在那一小時的車程和路程上放空,隨着 Colin 的聲音和選播的歌,像聽着故事壯膽,「嗰啲凌晨 moment,有個人陪住你返屋企。」
到最後一晚節目的最後一首歌,at17 版本的《給十年後的我》,Winnie 邊聽邊忍不住落淚,因為大家知道,盧凱彤已不在了,而 Colin 過去幾年,都會在盧凱彤忌日製作特輯。
「希望我哋大家十年之後,仍然都會對自己做緊嘅嘢,有呢種心跳嘅感覺。大家好好保重。」Colin 最後一句話落下尾音,節目在散場曲《Good Night City》中結束,她感到不捨,同時心裡像突然空了一塊地方。下星期一,晚上 9 至 11 時,她說,不會再聽電台了。
Winnie 本來就很喜愛聽廣東歌,更感到與 Colin 的品味很相投。她能感到這 DJ 在歌曲編排之間的心思,「係一種心靈感應,佢唔會講到好明個立場,會從歌去話畀你聽個諗法,echo 嗰日發生嘅事。」她舉例,最近何韻詩演唱會場地被取消,那晚的節目有一節先播周國賢的《失散時光》,接周國賢為何韻詩作曲的《滿地可》,再接梅艶芳的《夕陽之歌》,那是梅艶芳人生最後一個演唱會,以一襲白色婚紗在舞台上唱的最後一首歌,寓意自己嫁給舞台,矢志不渝。Colin 當晚在歌曲之後說,「每個人總會將自己人生奉獻畀某一樣嘢,而從來都唔會後悔。」Winnie 猜想,他說的正是何韻詩,也正在走師傅梅艶芳的路。
「多謝佢為廣東歌帶來好多養分,希望佢之後的十年都係,在不同地方發光發亮,做很喜歡的事。」
「當世界末日,我仍會聽廣東歌」
《廣東爆谷》的節目簡介,有這一句,「只要有廣東歌,就不會有世界末日!」問 Colin 是否至小已偏愛廣東歌,卻不盡然。他說,年少時只覺得廣東歌「易入口」,不過仍只是消遣為主,因為千禧年代的廣東歌,仍是情歌為主,而且大多都很沉溺,把人的情緒困住,找不到出口,「我覺得好膩,沉溺得來冇一個出口俾人,就算聽情歌,聽《痛愛》定《落花流水》,我偏向聽落花流水,我係鍾意搵出口嘅人。」
Colin 說自己主持音樂節目,不想把情歌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更想找一些社會、民生為主題的歌,但直到他主持節目初期,市面上少有這類型,所以他有時都會多播舊歌,「再接觸返,又發現,同宜家呢個世代都幾 sync 到。」
聽 Colin 的節目,不難發現他的選歌總是嘗試呼應社會情緒,近月香港出現移民潮,離別、聚散的歌在他的節目中也多了。Colin 認為,音樂節目要在愈是動蕩的日子,才愈顯得其重要,像是要圍一個爐,不止是陪伴他人,也為溫暖自己,「大家暖暖哋過埋呢一晚先,我亦做唔到啲乜,我點幫你解決其他問題呢?堆個火、大家飲下嘢 chill 下,之後嘅事之後再算啦。」
多年來不時出現「樂壇已死」的討論,但 Mirror 現象持續掀起熱潮,很多演唱會都是一票難求。作為推廣廣東歌多年的傳媒人,Colin 對此反而感到擔心,他說,廣東歌承載的集體情緒愈來愈多,「擔心有一日會唔會無咗呀,廣東歌盛載既嘢太多喇,尤其是依家,有咩會保證每一日仍然會存在嘅啫,好多嘢都唔擔保㗎嘛。」
以前擔心廣東歌無人聽,現在擔心廣東歌太多人聽,「個危機轉向咗另外一啲地方 … 囉。」他就此打住,沒有言明。
Colin 笑言,節目《廣東爆谷》的開始和完結都是在危機之中,就算有廣東歌,末日感仍在,問他如果多年後再改寫節目簡介,會怎樣寫?他苦思良久道,「當有世界末日,我仍然聽緊廣東歌。」
文 / 丁喬
訪 / 阿果、丁喬
攝 / Matthew Mak、Ramsey 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