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禁煙爭議看香港的深層次矛盾
雖然這樣說有點政治不正確,但是中央應當明白,香港的管治問題在某程度而言,其實是物先腐然後蟲生。說出這樣的話,並無否定境外勢力的存在和滲透之意,亦無意為勾結境外勢力的人漂白,而是大家必須實事求是,承認蒼蠅不釘無縫的蛋,即使把蒼蠅拍死了,蛋殼上的縫隙還是依舊存在。
是故,中央認為香港在長遠而言,必須解決深層次矛盾,思路上誰是絕對正確,只是若然把深層次矛盾的所有根源,純粹歸咎於所謂土地問題、貧富差距拉大,又或者是社會流動性降低,便會忽略了部分民怨之所以積累,更有可能是源於「不患寡而患不均」,即是社會資源或財富分配不公的問題。
用大陸的政治術語來說,那便是:經濟基礎雖是深層次矛盾出現的決定力,但也不能忽視上層建築所產生的反作用力。說得直白一點,部分主要官員和建制派的表現,跟非建制派的支持率成反比例。若是人們覺得,建制派只懂為某些既得利益階層服務,而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和管治思維,又讓人們覺得,他們向某些既得利益階層傾斜的話,在野非建制派便會不斷壯大。
以近期立法禁止電子煙和加熱煙的爭議為例,教育界和醫學界是主張全禁,而政府早期的立場亦是一樣,但是之後食衛局的立場,便開始變得模棱兩可,甚至一度「放風」疑似轉軚,到了近日才再企硬支持全禁。這一立場左搖右擺的過程背後,是否意味着有人差點成功被遊說呢?答案大家心知肚明。
另一方面,立法會在非建制派「總辭」之前,政府所提出的法案,建制派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支持。如今,立法會已因「總辭」而再沒非建制派,政府現時決定立法全面禁止電子煙與加熱煙,照道理應該再無阻力。如此一來,是次禁煙爭議的有趣之處,自然是本應一致支持政府立法的建制派,竟然有人提出異議。
更加有趣的是,如果那些提出異議的建制派,是主張禁煙便應全禁,連傳統香煙也不例外,又或者是不論電子煙還是加熱煙,都一律反對禁止的話,邏輯上還是可以同情地理解。然而,現在那些人的主張,竟然是不反對禁止電子煙,但是反對禁止加熱煙,而提出這種主張的建制派,都是工商界背景之時,箇中原因為何,便似乎是大有文章了!
畢竟,大家若有留意整個禁電子煙和加熱煙的立法爭議過程,便會發現社會似乎出現一種輿論走向:先是強調電子煙跟加熱煙不能混為一談,然後強調兩者應該分開處理,而在同一時間,我們只曾聽到有人反對禁止加熱煙,卻是未曾聽過有人為電子煙說話。面對這一現象,若說這一切輿論背後,並沒任何人「帶風向」,大家又願意相信否?
說到這裡,我們不妨說一個客觀事實。俗稱電子煙的電子霧化器(VAPE) ,生產商數目眾多,尚未形成某個生產商單一獨大的格局。反之,俗稱加熱煙的加熱不燃燒裝置(iQos) ,是由全球最大煙草公司發明,並擁有生產專利。在此情況之下,為何反對禁止加熱煙的聲音不絕於耳,但卻甚少聽到有人為電子煙說好話,便是一件自然不過的事了!
最後但是必須澄清的是,本文無意評析禁止電子煙及加熱煙的利弊,而是希望藉此指出一個道理:資本在政治層面的滲透,似乎並不會因為選舉改制的消失。假若在選舉改制後,便以為能夠高枕無憂,任由資本在政治層面無序地滲透,建制派則繼續依然故我,只懂照顧既得利益階層的利益,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勢必長期難以獲得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