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圓角與大騎樓
上星期有關中環街市一文,多謝讀者點出中環街市屬摩登流線型 (Streamline Moderne) 的一類設計。筆者上建築歷史科時是遠古時代,老師解説也忘得一乾二淨,好在高手在民間從傍指正。但最慶幸的,是年青一輩對本地歷史還有感興趣,而且還會用心考究, 力求事實。
回説摩登流線型的設計,這風格在三十年代流行興起,除了建築物外,還廣泛地應用在日常生活用品及交通工具上,例如飛機、火車、汽車、輪船,甚至家居電器均常見有這種流線造型。在香港,戰前及戰後初期有不少住宅洋房採用圓角作為建築特徵,加上連貫跨房的大騎樓,成為很突出的時代標記。印象中跑馬地藍塘道還有兩三幢保持得不錯,絶對值得保留。
三十年代香港建築師以外籍人士主導,厘份 (Arthur Robert Fenton Raven) 是戰前已經十分出名的英籍建築師,他名字今天已很少見到,但他參與完成的項目卻是相當經典,例如和芝加哥 Shuttuck and Hussey 合作的必列者士街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會所 ,和倫敦 Arthur John May 合作灣仔三角循道教堂,以及司徒拔道的景賢里。而厘份於戰前設計的洋房及住宅均充滿這些流線造型,例如在九龍塘金巴倫道的一幢小屋就很能反映這手法,平面圖可見房間佈局及建築體積十分緊湊,主要使用半圓形露台及簷蓬作為特色。另一幢在灣仔連道的四層洋房也同樣有着小圓角大騎樓。有趣的是,露台卻非原摩登流線建築物的特徵,反而在香港熱帶氣候地方,因為需要適應本地天氣關係及生活方式,建築師強化了騎樓的大小和形狀,同時配上不同材料及欄杆設計,建築體量和虛實感從而也顯得多變豐富。五十年代,小圓角與大騎樓設計仍然經常隱隱出現,到了六十年代,這種畧帶前衞的造法已被工整規矩的線條取代,建築設計卻又少了些舒雅感覺。
厘份在戰前算很活躍,曾和不同人士合夥開設事務所。但因為是敵方平民,香港淪陷後被日軍關進赤柱監獄集中營,那時他已經63歲。戰後雖然復出,但工作量已不多。厘份在 1965年去逝,並和太太安葬在跑馬地墳場。他的女兒 Wynne Ward 於2017年以百歲高齡離逝,南華早報在她生前有一份報導,當中也有提及厘份及她年輕時在香港的生活點滴。
延伸閱讀:
Photo Source: Hong Kong and South China Builder, Gwulo
補充一下:
赤柱集中營主要監禁英美澳籍平民,當中包括很多專業人士例如教授,老師,醫生,工程師,銀行家等等。建築界也有不少被收入營內。兩位年紀較大的:刧臣 (James Smith Gibson,74歲)和希士倫 (Ernest Manning Hazeland, 72歲) 均捱不過艱難生活, 在營內逝世。
本文得林師兄確認厘份的資料。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