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方案未提及港府角色 林鄭稱「有參與畀意見」 劉銳紹料北京對港無足夠信心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先後發出有關橫琴和前海的規劃文件,當中橫琴合作區將由粵澳兩地政府合作管理;惟前海則由廣東省和深圳市領導,未有提及香港政府角色。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 (7 日) 表示,香港有就前海方案參與意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則形容前海與香港是「錯位發展」。惟時事評論員認為,澳門在粵澳合作上一直扮演配合角色,所以內地願意在橫琴實行共管,但相信主導權仍在廣東;反觀香港和廣東省長久都處於競爭關係,過往亦有「牙齒印」,所以寧可利用香港實力,但不給予較大政策權力。
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後於周日(5日)和周一(6日)公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及《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在行會會議前主動提及,香港政府就中央公佈的前海方案「有參與畀意見」,至今有超過 11,500 間香港企業落戶前海,並設有青年創業基地,中央亦為香港專業人士進入前海提供優惠措施。
她形容,前海擴展後為香港提供更大腹地,為香港專業服務提供者帶來更多機遇,亦為香港經濟提供更大動力。她指,香港政府會更積極、進取、主動去參與前海建設方案。她又提到,港珠澳大橋亦拉近香港和橫琴的距離,橫琴合作區同為香港帶來機遇,呼籲專業人士和青年認識兩個合作區對香港的好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則指,前海與香港是「錯位發展」,本港在金融業上仍有優勢,但要在全球競爭上保持領先。
橫琴方案:倡粵澳共管
惟中央在橫琴和前海的規劃文件,就香港和澳門政府參與的描述有很大分別。中央在有關橫琴文件中提到,橫琴島的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和橫琴口岸澳門管轄區獲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澳門政府管理,島上其他地方為「粵澳雙方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區域」。
文件又指,橫琴會由粵澳雙方聯合組建合作區管理委員會,由廣東省省長和澳門特首共同擔任主任;管理委員會下設的執行委員會主要負責人亦由澳門政府委派,廣東省和珠海市則派人參加。合作區亦上升為廣東省管理。而合作區組織實施上由粵澳雙方履行主體責任,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統籌協調。
反觀有關前海的文件,宣佈會將前海合作區總面積由 14.92 平方公里擴展至 120.56 平方公里,並強調「落實地方主體責任」,由廣東省和深圳市加強組織領導,並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指導推動方案,並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強統籌協調和指導評估,全文未有提及香港政府的角色。
分析:橫琴主導權在粵 對港控制信心不足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接受《立場》訪問時指,澳門在粵澳合作上一直扮演配合角色,未出現過拗撬,所以內地亦願意實行橫琴合作區粵澳共管,但相信主導權仍在廣東,澳門參與對廣東省和珠海市政府不會有任何影響,但澳門可享受機遇。
至於前海文件中未提及香港政府角色,劉銳紹認為,前海是要吸納香港的「建設力量」、資金和國際關係等優勢,加速發展,同時用兩地關係去抗衡外地變局,包括中外鬥爭、國際環境等。他相信,北京當局評估過香港的國際關係,寧可利用香港實力,但不給予較大政策權力,可見內地對掌握香港的「全面管治權」未有足夠信心。
他又謂,香港和廣東省長久都處於競爭關係,過往合作形成的「牙齒印」,如港珠澳大橋的單雙 Y 方案、河套區等,至今未完全消失。他相信,要待內地認為可百分百控制到香港,才有足夠信心,這些「牙齒印」才會消失。而橫琴的粵澳合作,亦會成為對香港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