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修式的破壞
深水埗欽州街一級歷史建築的維修惹來關注,這幢被古諮會形容為罕見的歷史建築,建於 1932 年,為九龍半島與雷生春為僅兩幢的一級歷史建築唐樓建築。羅馬式的直柱,華麗的大門,樓層間彩色磚塊圖案,通花的窗框,令其在唐樓之中鶴立雞群,堪稱本地唐樓的代表作。
今天,考察唐樓的內部,雖然部份單位已經改變為劏房,但重要的裝飾構建,包括窗框、彩磚地板,仍然保留。
有居民表示一個月前已有維修的工程,而當中有部份磚瓦被破壞,建築物外牆已圍上竹棚,樓宇內告示寫着「外牆工程進行中」。有關工程的破壞去到什麼程度呢?暫時仍未能得知,從內部觀看外牆,部份露台的石屎欄杆,被嚴重破壞,支持石屎的鋼條,不少已露出暴露在空氣之中,任由風吹雨打,令建築物的結構受損。
近年這幢美麗的唐樓進行多次改動,之前改建做劏房,加上鋁窗,圍封部份露台,令建築物的外貌大不如前,也加重建築的負擔。上年尾,大廈外牆張貼申請改建酒吧的資訊,其後沒有酒吧,最後變成散貨場,近日這也做不住,結果全幢大廈維修。
大維修往往令歷史建築的價值大減,早前深水埗汝州街 271 號轉角唐樓,維修後,外牆貼滿瓷磚,變成不倫不類,建築價值大減。
目前古蹟保育制度,停留在半世紀前,絲毫沒有寸進,對獲得最高評級、一級的歷史建築,這類型大維修,政府仍然無能為力,或者是有心無力,愛理不理,任由古蹟在工程中面對破壞,完全是無視歷史的行徑。改革歷史制度,刻不容緩,不然更多古蹟將在歷史和地產巨輪前,無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