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帶路提供圖片

絕跡的鐵滑梯、搖搖板和鞦韆

近日,筆者跟一位最近搬到深水埗的禾輋邨舊街坊談及兒時到公園遊玩的趣事。她憶述公園是她跟朋友們放學後流連忘返的「蒲點」,可以瀡鐵製高滑梯,玩有離心力的搖搖板和盪鞦韆,那些刺激好玩的遊樂設施,如今提起,也使人雀躍。筆者之後閑逛禾輋邨和瀝源邨,觀察到邨內公園規模細小,玩樂設施分佈多處,但竟不見筆者喜愛的鞦韆,令人詫異。可見這些兒時印記中的玩物已隨著歲月流逝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吸引力略遜一籌,以安全為最大考量的遊樂設施及活動組件。

缺乏刺激感,未能盡興

現時本地的遊樂設施以塑膠物料為主,規模和趣味性欠奉,如不高於兩米的塑膠滑梯,雖則安全又易於保養,卻未能給予玩家具刺激感的體能和感官體驗,即便有多色彩繽紛,玩法單調乏味的矮小玩樂設施並不能打造一個讓孩子「放電」的空間。其實,如要遊樂場「盡情」發揮其公共空間的功能,理應多從設計物料、刺激感、自由度和發揮創意力等因素入手,從而鼓勵小朋友社交和個人活動的發展。

非意向設計的遊玩公共空間

遊走於這兩條舊邨期間,筆者透過沙田街坊的分享和社區觀察,亦留意到該區的公共空間無形中有很多非意向設計 Non-intentional design(NID),這是由 Uta Brandes 和 Michael Erlhoff 提出的概念,意指用家對設計產物的日常重新設計。我們並不會創造新的設計,而是把本來作為某特定用途的東西,自創新奇有趣的使用方式或玩法,例如以往邨內各處都可以成為遊玩場地,小孩在井字型公屋走廊玩伏匿匿,街坊善用邨內的空地打羽毛球,團體在平臺舉辦大小活動和嘉年華,各自運用創意,增加可遊玩的公共空間。又例如小孩在公園玩追逐遊戲,攀爬跑跳,「上捉上下捉下,有隔牆無穿針」,滑梯組件的各個部份,神奇地成為這些集體遊戲的不同區域和障礙物,可見大家都會發揮創意,去突破過往的使用或玩樂習慣,製造更符合自身需要的另類有趣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