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來源:Chris A. Tweten @ Unsplash

【文:李宇銘博士(中醫師、「大醫道」及「橘井流芳中醫診所」創辦人)】

人們對素食有不少誤解,例如認為素食「濕重」和「寒涼」。由於這些好像是中醫的術語,所以有必要澄清一下。

食物的寒熱不等於身體的寒熱

第一個要澄清的概念:食物的寒熱屬性,不一定「吃得多」之後,就會令你的身體變成那樣。就是說,吃得多寒涼食物,身體不一定就會寒涼。身體的偏寒偏熱體質,飲食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因素。除此之外,情志、生活習慣、先天體質、四時氣候、生活環境等等,都有影響,我們不能將身體的寒熱偏頗簡單「怪罪」於食物。

另一方面,很多時候吃素的人體質偏於寒涼,其實本身是因為他們吃素之前就偏於寒涼,因此就算吃平和的食物,身體都會偏於寒涼。素食亦是如此,有些人在轉向素食的時候,身體本身已經處於疾病的狀態,希望以素食來調養自己,於是吃素的時候出現問題,就跟許多因素有關了。

還有,也不見得吃肉的人身體就不會寒涼。從臨床一般觀察,假如一個病人體質寒涼,中醫不可能直接歸咎於「素食」,而是跟上述各種因素有關。

素食非寒涼,寒熱分程度

進一步說,素食比較「濕重」和寒涼這種說法,其實中醫是沒有這種理論的。

先說素食「寒涼」。素食的食物的確有比較寒涼的,例如蔬菜之中,苦瓜、西芹是相對寒涼一點的;水果之中的西瓜、雪梨是比較寒的。但是素食也有溫熱的食物啊,例如不少調味料如生薑、辣椒;又或者水果如荔枝、龍眼都是,大家都知道啊。而且應該說,大部分素食都是比較平和的,就是不熱不寒,寒熱平衡,是最適合我們平常天天食用的。我們怎樣可以「一支竹竿打一船人」,只是有少部分素食寒涼,就說「全部素食」都寒涼呢?

另外,我們要有一個概念:寒涼溫熱是有程度之分的。假設以一條線來比喻,0 分是最寒,1 分是最熱,中間的 0.5 分是寒熱平衡的話:

0 —— 0.5 —— 1

大部分食物其實都是在中間 0.5,即是稱得上食物、能夠給我們每天吃的,一般都是比較平和、寒熱平衡的。即使有一些寒熱的偏性,也不會太過極端,例如大約在 0.7 熱或者 0.3 寒的程度。假如是到了 0 寒或 1 熱,這肯定不可以叫作食物,而是藥物。這是中醫對於寒熱的理解。

中醫裏沒有「濕重」食物

關於「濕重」,中醫本身其實並沒有這種術語。不過中醫有時會說「濕氣較重」、「寒濕、濕熱較重」等。但是要注意的是,「濕氣較重」一般是指體質狀況或者疾病的診斷,而不是指食物的屬性。

一般來說,認為素食「濕重」,是指素食比較寒涼,而中醫認為寒涼容易「留濕」,就好像結冰那樣,有寒氣就會讓身體的水分凝結成濕氣。的確,體質較濕的人不宜多吃寒涼食品,但素食不一定寒涼,這點上面已經說過。而且,更準確地說,其實寒熱偏性比較極端的食品,普通人都不宜多吃,正常飲食應該多吃平性的食物。

除了寒涼食物容易「留濕」之外,油膩煎炸的食物也容易留濕,還有一些粘滯的食物也容易留濕,例如糯米、一些蕨菜、一些魚類等。廣義來說,粘滯其實是指難以消化的食物,因此容易傷脾胃,容易留濕。

還有沒有甚麼食物本身是比較「濕」的呢?也有,一般是指生長在陰暗潮濕環境的食物,主要是菌類(菰)。中國人傳統上多吃曬乾了的冬菇,就是希望以陽光去除濕氣,確是有些智慧。所以體質偏濕的人適宜少吃菌類。除此之外,直接是屬於「濕」的食物,其實不多。

芒果濕熱?

舉例說,有人認為「芒果」比較濕熱,但其實芒果並不濕熱,而是健脾益氣,沒有「濕」的問題。但是為甚麼有人認為它濕熱呢?這需要用醫理去理解。因為芒果補氣,稍為偏於溫性,假如體質本身有濕或者濕熱的人吃了補氣的藥物或者食物,就會容易化熱,產生濕熱。所以吃芒果之後濕熱,不是芒果本身的問題,而是體質本身不適合,千萬別怪罪芒果了。

其實其他食物也是如此。例如剛才說香菇比較濕,但是假如體質本身比較「乾」燥、缺乏滋潤的人,多吃「濕」的食物是沒有問題的。中醫認為各種食物藥物都有其特性,用得對的話就對身體好,用得不對就有害,所謂水能覆舟亦能載舟,就是如此。

 

原刊於不吃動物的人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