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鋪焚化爐海底電纜 環保署放寬限制 准於江豚活躍期施工
石鼓洲焚化爐項目中的海底電纜工程即將推展,項目在 2012 年獲批的環境許可證列明,施工期須避開江豚在 12 月至 5 月的活躍期,但有關注團體翻查資料,發現環保署去年批准承辦商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中電)刪除許可證有關施工期的限制。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海豚學會)、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等環保團體憂慮,施工會影響江豚的繁殖期,危害被列為「易危」物種的江豚。
中電表示,已徵詢專業環保顧問的意見,指舖設電纜期間,工程所產生的低頻率聲音不會對江豚產生顯著影響。
環評原禁江豚活躍期施工 環保署去年准刪限制
政府正在石鼓洲興建焚化爐,由中電負責舖設石鼓洲至大嶼山南面長沙的海底電纜。海豚學會副會長麥希汶強調,大嶼山南、近石鼓洲的水域為江豚的重要棲息地,每年的上半年是江豚的活躍期和繁殖期,又引述海洋專家的統計指, 12 至 5 月在大嶼山南面水域每日平均達 68 條江豚出沒,而 6 至 11 月每日則只有 10 條,工程理應避免在 12 至 5 月進行。
「坪洲填海關注組」翻查資料,石鼓洲焚化爐工程在 2012 年 1 月獲批的環評報告亦列明,每年 12 月至翌年 5 月是江豚出沒高峰期,應避免具噪音干擾的施工。但環保署去年 5 月批准中電申請,更改環境許可證內容,剔除了相關限制,換言之,中電可在江豚出沒高峰期舖設海底電纜。海豚學會等環保團體擔心,施工將令本來已為「易危」物種的江豚搬離棲息地。
中電:江豚對高頻聲浪較敏感 船隻不會構成顯著影響
離島區議員郭平就事件在昨(13 日)區議會會議提出質詢,要求中電和相關部門交代更改環境許可證的原因,但只有漁護署派員回應事件,中電和環保署均沒有代表出席。
中電書面回覆區議會查詢指,基於為減低對附近的生態環境影響,中電將電纜登岸位置,由天然石灘改至長沙沙灘,但新的位置位於泳灘範圍內,因應康文署要求要避開泳季施工,所以中電只能於 11 月至 3 月施工,施工期與江豚出沒高峰期的 12 月至 5 月有部分時間重疊。
中電指非常關注事件,為此徵詢專業環保顧問的意見,又參考了不少研究資料,經審慎考慮後,認為工程影響相對輕微。中電表示,工程船隻運行只會在水底產生低頻率的聲音,而江豚只對高頻率聲浪較為敏感,因此不會構成顯著影響,又指鋪設海底電纜工程期亦不長,鋪設工程只須兩個月,工程規模小,不多於 5 艘工程船,計劃在 11 月優先、盡快完成接近石鼓洲海域的鋪設海底電纜工作。
中電指會制訂緩解措施,包括在工作區域 250 米半徑範圍內設立「觀察區」,若區內發現江豚,工程將暫停 30 分鐘,限制工程船隻的航行範圍、路線及速度。中電預計於 2023 年年底展開,2024 年年初完成。
環保署:認同噪音不會對江豚造成影響
環保署書面回覆區議會以及《立場》查詢時指,中電已就申請提供進一步資料,確認與鋪設海底電纜相關的施工噪聲,因此鋪設海底電纜時所產生的噪聲不會對江豚構成影響。署方按《環評條例》 的要求審核有關申請,並在徵詢相關當局意見後,認同鋪設電纜時所產生的噪聲不會對江豚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批准相關改動。又指雖然更改環境許可證的申請過程不設公眾諮詢,公眾仍可到《環評條例》網頁獲得環境許可證相關資料。
對於環保團體關注船隻帶來噪音,漁護署海洋護理主任麥耀明認為,本身海面也有不少船隻,主要應該關注的是工程的噪音,而舖設海底電纜工程用的是手提噴注方式,即是用機器噴開海床,放電纜下去讓它自然沉降,並用海床的泥掩蓋,所產生的嘈聲頻率為 0.02 至 1 千赫茲,對江豚的影響是可接受。
對於船隻對江豚影響不大一說,WWF 鯨豚保育項目經理吳嘉怡則反駁指,江豚的聽覺範圍大約是 22.5 至 142 千赫茲,因此來自工程船、頻率為 20 至 25 千赫茲的噪音,將在江豚聽覺範圍內。